查看原文
其他

主编记:“双一流”能否回答“钱学森之问”?

2017-05-20 副主编张敏等 百纳知识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双一流”建设,能否解决“钱学森之问”?

去年5月20日百纳创建算起,百纳知识陪大家度过了365天。


在百纳知识一周岁的今天,出于社会责任感和对科学界的期望,在“双一流”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百纳知识重新思考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并提出当前科学发展存在的三个大问题。


在三年以及更久之前,中国科学界的学术状态还略显尴尬,屡屡被国外同行轻视。由于国家对科研成果的重视,学术风气稍有好转,国际风评也有渐好之势。近期面对“双一流高校”建设,众多高校开始大批量引进海内外博士,提高自身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身价,但引进之后的青椒究竟做些什么、如何提供支撑、学术前景怎样,却不一定在各大高校的考虑范围之内。当前一些出名的科研之星仍然以国外培养的博士为主,所以,即使科研经费充足,大陆学术界仍然面临着“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尴尬境况。当然,中国科学界需要时间,内地的科学发展要经历一个过程。然而如果给中国二十年,内地高校是否就真的能依靠自身实力跻身国际行列,是否就能依靠自己培养杰出人才?


实际上,当前的高等教育环境有三个潜在的大问题亟待解决,它们可能影响“双一流”建设的真实效果。

1

潜在问题一:社会和高校创新力有形无实

从社会层面,“大众创新,全民创业”开启了国人的创业时代,一时间各界纷纷响应。当然资金数额可观、行动最为敏捷的自然是资本创投界。从滴滴打车到共享单车(甚至又出现了共享充电宝)、从电子商务到物联网、从线上结合线下到大数据。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出现特别令人耳目一新的技术革新。其中,VR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噱头,但已有衰弭之势,国人发觉的最有商业价值的相关应用,本质上并非高端技术创新,更不用说大批量cosplay国外技术。无人驾驶领域在国内起航,却明显被国外创业公司狠狠甩在了后面。国产芯片开始有所发力,但其定位让人不禁一笑。纵观整个社会创新形势,过于浮于表面,技术创新乏力。红红火火的势头下,实际技术和经济产出泡沫感十足。更多地不过是向银行贷款,刺激了大家的感官,创造了一批快富者,却加速了实业的浮躁和衰退。


高校创新几乎与社会创新异曲同工。在今年4月份发布的2017年中国最具创新力高校百强中,前20高校与中国高校的各种排行榜几乎完全一致,Top3仍然稳稳占据创新高校Top3。创新高校的评判标准是:科研能力、创新潜能、学术水平、平台建设。原始数据来自科技经费总额,人均科技经费、国家科技奖获奖数目、发明专利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量、中国专利奖获奖数目、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世界前1%学科数目、国际顶级期刊论文数量、自然指数、高层次人才数量、重点学科数量、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数目等。可以看出,原始数据来源中,除了专利,几乎清一色科研指标。这难道不是中国高校科研实力排行榜?与创新有何关系?


无独有偶,国内牵头的另一创新排名标准相似,即在2016年7月份进行的“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由“大学评价国际委员会”发布,该委员会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和高等教育研究所牵头,联合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美、英、澳等国的机构。此次排名主要依据是创新实力、创新活力和创新影响力。具体指标有诺贝尔奖人数、教师数、人均科研经费、Nature+Science论文数、专利数、当年培养博士数、本地指数(大学队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等。与前一种评审标准不同的是,增加了“本地指数”,但其自身定位的创新活力与创新影响力仅仅在本地指数有直接体现,而且这种本地指数包含了多少政府拨款,尚未可知。根据后一项排名,前一百名没有一所内地大学。这两项排名都是中国发起,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从评判细节上来看,都可以看作是科研排名或者综合排名。


这里必须提出几个疑问,中国的大学本质上还是最重视本科教育的,为什么本科教育成果均未纳入创新力排行?如果高层次人才数目、教师数目、培养博士数目也是创新力的核心指标,是不是大批量引进教师,大量培养博士就可以提高创新排名?创新究竟是不是由社会应用性和贡献性决定?为何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内地大学,却不重视本科就业率排名、本科毕业生满意度排名等,而转为极看重综合排名、科研排名?还有诸多问题,智者见智。


再来看路透社最新发布的世界创新力Top100大学的评判标准,主要关注学术论文和专利申请,分别代表基础研究实力和对于科学发现的保护和商业化所做的努力。Top10中只有两所不是美国大学,北京大学位列第70位。内地大学从论文数量和专利数量的角度很有优势,但从商业化的角度具有劣势。但该项排名起码将基础研究实力和科学发现及商业化作为创新的主要标准,相比有点荒谬的教师数量、博士生数量、重点学科数量等等,具有更高的合理性。


美国定期进行以学生项目创新作为评判标准的大学排名,在2016年的Top 10创新排名中,只有4所与其科研或综合国际排名一致,这4所学校是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杜克大学、哈佛大学。第一名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国内排名并列129位,创新成果是研究难民营、军事营地和其他类型的社区。第4名是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县分校,国内排名并列156位,第六名是东北大学,国内排名并列47位。美国公立加私立大学总共有超过4000所,在国外排名200以内,可能就已经是实力不弱。但国内高校都加起来,数目也十分可观。如果内地同样举行按照项目评审的大学排名,不知那些综合排名100以后的学校能否有一席之地。


综上所述,中国内地的社会创新乏力、浮于表面。高校创新评判标准过多,真正涉及创新的内容占比远低于次要因素。在本科教育尚不能与美国本科教育相提并论的情况下,却实施各项排名以综合排名或科研排名为主的研究教育导向。虽然也偶有本科教育评估情况,却难以激起浪花。在“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诸多高校到底是在中国式创新排名中采用一团乱麻式的“综合”标准,还是在剥茧抽丝、有针对性的发展高等教育?内地高校到底有没有捋清到底创新是什么、哪种创新形式更适合自己?从开始划分“211”“985”开始,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参与到综合性高校建设,让很多特色学校开始一蹶不振。然而就业却是以学科为导向的,并不是高校设置了一些专业,其学生就业率就高。如今双一流建设开始注重学科建设,近期一些学校开始撤掉一些校内鸡肋专业,确实有利于高等教育良性发展。但目前仍然没有看出高等教育的自省能力,“双一流”建设没有提出如何分别对待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如何分别有效引导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择业方向,如何建立行之有效且及时的教育纠错机制,这些可能恰恰是能否孕育真正创新力的关键。从1950年以来,内地高校经历了大约5次洗牌,我们正在迎来第6次,虽然不敢妄言当前高校不惜一切纳才是否合理,但仅采用漂亮的数据挤进排名,不挖掘内在的、真正的属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力,一流大学又一流在哪里?

2

潜在问题二:人文社科的长期没落

如果说当前中国社会明显重理工,轻文,一定不会有人反驳。重理工轻文使我国快速发展了一段时间,但弊端也已经显露无疑。最直观的,从下表中的国家面上基金项目通过结果来看,除了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人文社科研究的资助力度几乎远低于理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虽然是以自然学科为主,但并非纯粹资助自然科学项目,涉及数理科学部、化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地球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信息科学部、管理科学部、医学科学部。其中管理科学部为人文社科提供了一个申请渠道,但相比其他学科,管理科学部的资助额度是五位数(以万为单位),其他则都是6位数,批准项目数目从未超过1000,远低于其他任何科学部。从资助率的角度,管理科学部仅略高于3%,数理科学部的资助率在其他所有科学部中一直处于最低,但也是管理科学部的2.8倍左右。


表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金额

表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率


虽然教育部每年批准资助大量人文社科基金,但中国还有其他科技部、能源部、工信部、航天部等等部门,可以提供更多资金用于理工方面的研究。我国对人文社科的轻视程度可见一斑。笔者(理工科)曾听一位工科院校Top3以内的教授说道:中国的道德水平处于史上最低。笔者不敢妄论,但理工科人也十分需要人文社科营造的良好环境,对良好的社会风气也有很深的执念,如果人文社科彻底没落,对社会道德和风气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笔者在硕士期间选过一位萧乾先生的学生的课,由于经费短缺,这位老师(隐去姓名)在研究过程中(印象中近十年),自筹经费拍摄了老舍之死的调查取证过程。在看过了很多采访片段之后,我发现老舍的死因愈加模糊,因为当时还活着的老人年龄都很大了,但他们给出的信息互相矛盾,却又都信誓旦旦的保证自己说法是可靠的。实际上,事情过去那么久,到底老人是否还能记清当时的过程尚且存疑,更不能排除其中一些人有沽名之嫌。因此,最后这位老师得出一个结论:永远存有怀疑精神,眼见耳听也不一定为实,甚至要怀疑自己。理工科研究更侧重让数据事实告诉你客观性和可靠性,虽然也会增强我们的怀疑精神,但不会像人文社科那样用丰富的事实告诉我们,而恰恰是这些丰富的事实会让人印象深刻。人类社会早期和中期发展过程中,最出名的以哲学圣贤为主,因为首先改变人的思想,才能推动技术的进步。笔者十分怀疑,如今是否还有人文社科的老师有那么强的精神力去做学问。笔者本科时选了人文系主任的课,当时这位老师无意中透漏校长驳回了她引进高端人才的申请,并告知重点是理工科专业,这应该是当前众多综合院校的隐痛,学科多而杂,却不精。如果当前社会道德堪忧,创新乏力,一定与人文社科联系紧密。理工科生可能会沾沾自喜,对于自己选择了一个能够赚钱甚至发财的方向而感到欣慰。可是代代相传之后呢?


人文社科几乎决定了一个国家的道德走向,能够提供学者安心进行人文社科研究的环境,社会的浮躁之气也能得到有效的抑制,技术创新亦会从浮于表面回归真实。高等教育的实质成果与当前人文社科的发展是否密切相关,时间会告诉我们。

3

潜在问题三: “中国科学史”光环被丢弃

如今科学界几乎完全被西方统治,美国是老大,中国由于人多得以能上桌吃饭。在这种环境下,高校的科研体系日益西化,所有的职称评定改革也开始照搬美欧模式。在职称评定过程中,SCI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几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SCI不过是西方发明的一个学术社交网络,中国要进去,就要遵循别人的规则。虽然国际化有不可否认的优势,但中国学术界就真的不值一提吗?中国的学术标准就真的无用吗?我们古老的四大发明,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字的发明、工具的发明在世界任何的角落都能够占得住脚。中国在科学方面被超越也不过是清朝以来的事,那么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科学的光辉就真的一点都没用了吗?如果是这样,为什么韩国屡屡将我们的节日拿去申遗?除了上面提到的人文社科的衰落,教授们即使意识到也是孤身乏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社会自我认知的失落。


可能很多理工科人都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最经典的详述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大部头专著是由一个英籍科学史家撰写,再由国人翻译成中文的。这与当时国内科研情况相关,我们也无法诟病。但到现在,笔者还听到别人首先推荐这本书,深感不解,难道本土没有更好的替代品?有的。在1992年左右开始撰写,历经18年完成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分为28卷,每卷可独立成书。此著作凝结了大量学者的心血,但目前影响力似乎尚未超越前者。笔者在硕士期间在图书馆藏书内,看到书架一个长栏,全是关于西方科学发展过程中某一学科或者某一项技术的发展史,比如读过无线电的发展史,才知道原来无线电的第一发明人另有其人,这些全部是薄本,却并未见有关国内的相似著作,这样的事情,如果不是对我国科学的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是没有人会去做的。当然如果没有长久的经费支持,也是很难做到的。可是不知多少研究生在研究生涯中有过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机会。当前科学从业人员在自我认知上的摇摆,中西结合的状态,让我们无法对自身的教育产生自信,笔者不止一次听到过“这里又不是国外”、“国外回来个人就能把你代替”,本土博士遇到海归博士都有种被动的低头状态。


如果将中国科学史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发展体系,对中国科学发展史的自我认知更加强烈,中国科学界对于学术的理解和对自身的要求会有所不同,或许会开拓一种不同的科学体系,对“双一流”建设会有实质性的帮助。

百纳期待在“双一流”建设的路上,上述三个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也期待科学从业者能够克服当前的浮躁,助力高等教育,在创新与树人的道路上走得坚实,营造更健康的人文环境。也期待经过“双一流”的洗礼,中国高校能够用自己的体制培养出令世界信服的人才,改善通过引进大量海外人才争取世界级排名的现状。


百纳作为一个科学信息平台,希望在提供正能量的同时,也能告诉科学人我们的忧虑。作为一个以传播科学信息为主的平台,百纳知识团队经历了创立之初的期待、受认可时的喜悦、被否定时的自我调整等阶段,整个团队的付出与坚持,让我们走过了一周年。虽然我们在科学界可能仅产生了微不足道的一丝涟漪,但我们会跟随中国科学发展的步伐,以积极正面的姿态继续参与到这个过程。至此一周年之际,百纳知识团队期待与大家一起见证更好的未来。

小编:可可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bainazhishi@163.com

▼点击查看百纳历史干货

西游记,其实讲的是一个年轻的科研人员的成长经历

SCI论文的那些事@说说期刊的排名和检索

SCI论文的那些事@投稿的流程(上)

SCI论文的那些事@投稿的流程(下)

SCI论文的绘图@让你的论文插图逼格够高?

SCI论文署名的事儿@说说导师学生师兄之间的署名

SCI论文的那些事@说说我首次投稿的囧事

SCI论文的那些事@说说首次修改稿是怎样的过程?

《百纳知识》由百纳公益组织创办和运营,

由子斯月、王成禹、赵序茅3位博士担任主编,

60余位本硕博和青年老师参与公益运营。

科研是一场美丽的冒险,

《百纳》愿做大家冒险路程中最真诚的陪伴者。

点击“阅读原文”体验一次不一样的百纳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