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建一流是好的,我们为谁创一流?

2017-06-27 曹广福 百纳知识

能出一批一流大学当然是好事,一流的标准一直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用不着我在这里啰嗦,我关心的问题是:“我们为谁创一流?”

在中国,一流的中学生去了北大清华,在北大清华,一流的大学生去了哪里?在985高校,一流的大学生又去了哪里?啥叫一流大学?一流大学最核心的指标应该是什么?中学引以为自豪的是有多少学生去了北大清华等名校,待到一本、二本的概念不复存在,那些名中学之间PK的指标大概就是进著名高等学府的百分比了。中学这么比无可厚非,能进名校说明学生考得不赖,有学校、教师一份功劳,也是在为国家创建一流大学贡献一份力量。

大学该PK什么呢?无非两个考量的东西,教学与科研。这两个东西对于高校来说是密切相关的,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培养不出高水平的人才。啥叫高水平的教师?曾风靡一种说法,课上得好,受学生欢迎就是高水平的教师。也许出于某种原因,现在有了教学型教授一说。大学所谓的教学型教授是个近乎荒唐的说法,如果没有研究经验的积累,真的能上好一门课吗?学生认为好就一定是好吗?或者说学生一时认为的好就是真的好吗?学生对教学的认识常常是基于表层的,因为学生缺少对所学课程的深刻了解,他们只能通过教师的仪表、表达以及对内容的理解程度做一个感性的评价,他今天认为这个教师讲得好,也许若干年之后,当他走向社会,将来需要用他曾经学过的东西解决问题时突然发现曾经的感觉错了。一个教师,尤其是大学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学识,没有一定的研究经验积累,我真的无法相信他能成为一个高水平的教师。

至于科研,本文不打算做详细阐述,大学虽然被人描述为象牙塔,但如果大学真的关起门来做象牙塔,恐怕对于一个国家不是个好事。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不可能完全依靠一两个科学研究机构,大学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做科学也好、做技术也罢,除了一些基础性学科,如果仅仅停留在论文与一纸专利阶段恐怕是不可能振兴国家的。最近孤魂转发了一个帖子,谈到中国高铁的问题,其中说到高铁的心脏—牵引系统,核心技术人家既不转让也不打算降价。我们可以把与飞机、高铁制造等离我们日常生活比较远的帖子看成一种污蔑,但我们日常生活中每日必用的东西总可以看得到吧?电脑的CPU有我们的自主知识产权吗?电脑的操作系统有我们自己的吗?如果从日常生活到高尖端产品的核心技术都不是我们自己的,还谈什么高科技?

一个国家的科技研发终究还是要靠人才来做,如果我们最优秀的人才都漂洋过海了,我们大学的水平越高,意味着我们为人家培养的人才水平越高。最近看到过一个帖子,不知道是否准确,要核实并不是个难事,只要有关部门愿意做很容易就能做到,他比人口普查要容易得多。这个帖子大意是说,在美国读书的优秀人才(当然也包括中国)学成后90%都留在了美国,我曾在过去的博文中提到过,北大的本科生出国率大概在30%-40%,说这些人是全国各个中学的精英不算过分。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科学技术的未来本应该寄托在这些人身上,可他们借着北大清华等高校良好的平台最终远涉重洋一去不返了。如果一个国家的一流大学是这样一种状态,这样的一流大学于国家有多大意义?

创建一流大学当然是好的,也是必须的,但如果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这样的一流大学不是真正的一流,或者一流的人才纷纷出国了,这样的大学即使是一流的也是在替他人做嫁衣。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1062496.html 

小编:子如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bainazhishi@163.com

▼点击查看百纳历史干货

女博士的求职困难,其他因素远大于性别歧视 百纳博士硕士谈高考 赌博or读博 | 你为什么要努力?最接地气的回答 | “双一流”能否回答“钱学森之问 | 穷人孩子要不要读研读博 | 《自然》封面今刊发考古学重大发现 | 中国野鸡大学大曝光! | 高考结束如何科学规划做好志愿前准备工作? | 一个工科女博士的辛酸求职经历及经验谈 | 科技如何打破生物与机械的次元壁? | 2017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 Science Bulletin实现IF突破,国产CNS全面崛起 | AlphaGo棋局欣赏 | 为什么大学生的精神很疲惫 | 六个物理学的前沿研究 | 浅谈英文科研写作 | 语音诊断遗传疾病,人工智能带来医疗新突破|我的名校同学们

《百纳知识》由百纳公益组织创办和运营,

由子斯月、王成禹、赵序茅3位博士担任主编,

廉富镯担任执行主编,

60余位本硕博和青年老师参与公益运营。

科研是一场美丽的冒险,

《百纳》愿做大家冒险路程中最真诚的陪伴者。

点击“阅读原文”体验一次不一样的百纳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