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院士风范,光风霁月 | 院士捐款捐的不是金钱而是精神

2017-10-24 小纳君 百纳知识

开篇思考:假如你有880万元存款,却身染重病、来日无多,剩下的时光你会怎么度过?


近日,87岁的中科院院士卢永根选择将880万元积蓄全部捐出,无偿献给教育事业,作为“最后的贡献”一事刷爆了朋友圈。



与他的“倾尽所有”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卢永根家中摆设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破旧的木沙发,老式电视,铁架子床锈迹斑斑;去过他家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家徒四壁”的印象。


这种“贫穷”与“富有”的对比,几乎成了这一辈老科学家的共同特点。正如有媒体评价的那样:在这些老科学家眼里,财物重于泰山,一粥一饭、一丝一缕都不敢浪费;财物也轻于鸿毛,当他人、社会有需要时,他们可以不计得失、倾囊相赠。这种对物质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折射出老科学家们高尚的精神价值追求。


其实,这样的“院士风范”我们并不少见。92岁的崔昆院士一件衬衫穿30多年,却累计捐款400余万元,甚至将自家的轿车都捐出去;93岁的黄旭华院士55年没进过理发店,全靠夫人在家“帮忙”;已故的徐祖耀院士,起居室狭小不堪,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而他却累计捐出500余万元……在这些老科学家眼里,财物重于泰山,一粥一饭、一丝一缕都不敢浪费;财物也轻于鸿毛,当他人、社会有需要时,他们可以不计得失、倾囊相赠。


这些可爱、可敬的人,为什么频频打动人心?因为人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痴”的力量。因为“痴”,他们对科研以身相许、兢兢业业。就像卢永根为了水稻研究,年过七旬依然翻山越岭,寻找珍贵的稻种;印遇龙院士平时身着冲锋衣、脚蹬运动鞋,以备随时进猪栏工作;赵淳生院士为了研究超声电机,三餐不定时,有时烧一锅粥和菜,吃上一周……“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他们痴心于工作、痴情于事业,也因此能在各自的领域建下不朽的功业。


卢永根(中)在水稻试验地指导博士研究生


同样因为“痴”字,他们往往心无杂念,淡泊名利,科研中不务虚名、沉心实干,生活中低调简单、朴实无华。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一言一行好像都跟周围格格不入,有的节约到“穷酸”,有的朴实到“邋遢”,他们崇尚吃苦,强调奉献,不追求生活上的奢华,不攀比物质上的享受……而这些背后,都离不开信念的力量。他们是真正拥有高尚情操、崇高信仰的人,也因此,即便朴实无华,也能光芒四射,并带给人灵魂的震撼。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对于卢永根这样的暖心故事,一位微博网友的评论写得好:真的,社会上不缺这800多万元捐款,更缺的是像您这样的人。


在如今这样一个“物质至上”的社会中,这种对精神价值和境界的追求越来越弥足珍贵,对于社会大众如此,对科学共同体来说更是如此。


相比于很多其他行业,“清贫”“坐冷板凳”是大多数科学家要面临的境遇。尤其对一线城市的青年科学家来说,生活的重压更是不言而喻。


但反观卢永根这一辈老科学家,他们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在极其简陋的物质条件当中度过的。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在生活条件的困苦和工作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同样也作出了非常卓越,甚至是影响世界的科学成就。


由此观之,丰富的物质并不是科学家们追求真理、向往崇高精神的充分条件。

“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如果这样一种仰望星空的精神成为所有科学家的共同信仰,继而成为知识群体和社会大众的共同信仰,我们的民族才能在新时代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小编:八月未央

来源:新华社、凤凰网等平台

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bainazhishi@163.com

▼点击查看百纳历史干货

赌博or读博 | 一个工科女博士的辛酸求职经历及经验谈 | 审稿杀手的心里话 | 与研究生谈撰写论文 |  如何选研究题目? | 42所高校列入"双一流"建设 |  学历真的不重要吗? | 颜宁:女性科学家在哪里 |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北京博士10年租房记 | 诗歌折射的西南联大岁月

《百纳知识》由百纳公益组织创办和运营,

由子斯月、王成禹、赵序茅3位博士担任主编,

廉富镯担任执行主编,

60余位本硕博和青年老师参与公益运营。

科研是一场美丽的冒险,

《百纳》愿做大家冒险路程中最真诚的陪伴者。

点击“阅读原文”体验一次不一样的百纳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