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宽容”电影版:人都死了,孩子还小;大过年的,都不容易。
《地久天长》综合分数:约5.7分
刘三解(前凤凰网历史频道主编,《影》等7期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6分;
“王小帅作为匠人的工作完成的很出色,在‘复刻时代’方面,影片相当多的细节还原极为精准,这方面它是近年国产片里最好的。”
鲁韵子(资深媒体人;《宠儿》等3期嘉宾):6分;
“片中出现的所有孩子全是男孩,围绕失独的台词也大多强调这是‘一家的独苗’。影片其实是用‘断了香火’作为它的控诉材料,这背后的保守价值观细思极恐。”
波米:5分;“影片先把两次丧子的‘凶手’写成同一家人,再放大那次纯粹的意外,最后以亲情层面的和解作结;而对计划生育的批判,是在国家鼓励二胎的当下语境里完成的。”
(音频后期制作:Siyuan/波米;编辑排版:效愚)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节目时长:2小时24分半;
开场曲目:《友谊天长地久》(Auld Lang Syne,沈小岑国语版);
第18秒-第2分钟:嘉宾介绍;
第2分钟-8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8分半-9分半: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9分半-第12分钟:嘉宾“刘三解”先谈《地久天长》“优点”,嘉宾“鲁韵子”和波米谈“不足”(涉及剧透):
1、嘉宾“鲁韵子”强调史诗气质绝不是靠片长堆砌出来的;她认为相比主角的原谅,导演的原谅才是问题,尤其对计生主任一家的后期描写令她极为不适,影片应改名为《我是如何害了幼时玩伴并成为人生赢家的》;另外,导演在女性刻画层面一如既往的肤浅,“红唇+红裙”永远是男人欲望的符号,而影片也有着“中国家庭最注重传宗接代”的价值观;
2、嘉宾“刘三解”觉得鲁韵子说的大部分问题恰恰是目前年轻人对历史了解不深所致,他认为影片出色的地方就是精准还原了那个历史时空下的人物和道具;他强调,从那个年代和体制过来的人,出现所谓的“原谅行为”非常合理:你认为不正常是你的问题。而在这些话题上,主播之间产生了几轮激烈交锋;
3、波米觉得影片是以现实主义外衣包装了一个狗血的戏剧内核,对比《活着》等片之后,他认为本片几乎没有建立有效的批判;而影片在形式上算是“经典电影镜头大拼盘”,背后是主创电影语言原创能力的问题;
(以下广告,由微信平台自动插入,我们编辑文章时看不到内容,每位读者看到的也并不相同)1小时27分钟-1小时56分半:交换意见,刘三解谈影片“缺点”,鲁韵子和波米谈“亮点”(涉及剧透):
1、鲁韵子认为影片在服化道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像“酒瓶”这类道具的更换,都显示出导演较为注重年代细节,波米也肯定了本片的一些细节亮点;而鲁韵子也觉得,两位主演的表演确实足够出色;
2、刘三解最后谈缺点时提到了“部分台词过于书面语”的问题,也对数十年间人物状态没有差异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1小时56分半-尾声:外延环节:浅谈王小帅其它作品,重点提及相似题材影片《左右》和他以艺术顾问身份参与的《下海》(涉及剧透);
尾声曲目:《不想长大》(S.H.E/Mozart);
影片《地久天长》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PG-13级;
片尾是否有彩蛋:长字幕结束无彩蛋;
内地是否有2D版:本片为2D电影;
院线版是否存在删减:至少与柏林版有两处明显区别:1、下岗念名字段落“激愤工人不满领导冲上台”的细节被删;2、为主角颁发计划生育先进表彰会段落被删,其中包括一群小学生唱少先队队歌;
内地是否有IMAX版:无;
内地是否有全景声版(Dolby Atmos):无;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秋菊打官司》(1992)
《冬春的日子》(1994)
《活着》(1994)
《情书》(岩井俊二版,1995)
《鬼子来了》(2000)
《十七岁的单车》(2001)
《左右》(2007)
《四月三周两天》(2007)
《密阳》(2007)
《步履不停》(2008)
《预产期》(2010)
《爱的替身》(2012)
《如父如子》(2013)
《国际市场》(2014)
《下海》(2017)
《芳华》(2017)
《暴雪将至》(2017)
《嘉年华》(2017)
《困兽》(短片,2018)
《哈纳莱伊湾》(2018)
《老师·好》(2019)
2019年第69届柏林电影节相关节目
《过春天》(入围新生代青年单元)
安卓用户下载音频方法如下:
1、点击本文最下方"阅读原文";
2、点击右上角;
3、在跳出菜单中选择“在浏览器打开”,如出现“正在跳转”请忽略;
苹果用户下载音频方法如下:
1、"阅读原文";
2、点击右上角“•••”,点击“复制链接”;
3、打开“nPlayer”或“VLC”App;
4、在App浏览器或“下载内容”处粘贴刚才复制的链接,就会提示“下载”的选项;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或微店APP端搜索“反派影评”进入“反派影评微店”,后浪泛电影类书籍持续热销,所有书籍均为官方全新正品,出版社48小时内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