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不去太白,真的就晚了 | 猫头鹰游记

2016-09-11 张一鸣 科学猫头鹰

太白山在陕西省西南部,从西安市区驾车,约4个小时可以到达。我们的计划是前一天晚上住进山下的小镇,第二天一早开拔登山。
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开得飞快,冷风拂面,一身夏装的我们提前进入了深秋。
虽然是陕西境内,但这里已经接近四川,当地的司机师傅告诉我们:“顺着进山的路一直往前开,就是成都。”当年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在这个地方,诸葛亮六出祁山也是这个地方。
太白山是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的主峰,秦岭也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最高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是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
山路险远,太白山保留了大片的原始森林,其资源丰富,气象万千,山色绝美,很为人文和自然爱好者们所推崇。此次我们一行13人组队前往,包括猫头鹰部分成员和几位西安网友。
我们的队长是登山功力高强且稳重周到的@风石长安,一位地道的关中汉子。他身材高大壮硕,脸上总是挂着朴实开朗的笑容。我们在他的带领下,用了三天时间完成了南-南路线的穿越。
一路上烈日急雨、森林野花、竹树狭路、高山湖水、巨衫残桩、落日云海、乱石陡坡,令人惊叹自然的伟力。
有时行走在最原始的森林小路上,手脚并用地艰难攀爬,仿佛穿越了数百万年,和我们的猿人先祖携手同游。



不寻常的景色总要有点不寻常的辛苦,最难走的是下雨湿滑的石海路。每个人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黄鹤之飞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何况拙手笨脚的人类。这时候只求别“地崩山摧壮士死”,只羡慕那些能够在乱石中健步如飞的太白山羚牛。
在科学上,爬山这类运动被叫做“良性受虐”。当我们的身体处在应激状态,感到疲乏和疼痛时,体内会大量分泌一种类似于吗啡的物质——内啡肽——来镇痛。爬山开始的时候是最困难的。
当你看到令人心旷神怡、悠然忘机的美丽风景,以及艰苦目标的达成,大脑的奖赏中心会产生多巴胺,让我们感到愉悦。这种正反馈机制会鼓励我们多进行爬山运动。   当队伍爬升到3,000米以上时,几乎所有人都出现了微弱的高原反应:头疼,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老驴友方玄昌说:“在这种情况下,心肺功能会得到迅速提升,锻炼效果非常好。” 
登山的强度比较容易控制,持续时间较长,因此非常适合减肥。登山能够完全地放松身心,摆脱不良情绪,提升心境,培养友情,体验意志的胜利,心理益处也极明显。



伴随着海拔的上升,植被也在持续变化。从耸立的巨杉到矮矮的松树,最后只剩满眼的高山草甸。
这让我想起了伊丽莎白·科尔伯特在《大灭绝时代:一部反常的自然史》一书中讲到的,随着全球气候的迅速变暖,这些高山植被会整体往山上迁移,最终上天无路而灭绝。
到达高海拔地区时,我们还发现,有些山峰完全是由一块块的碎石组成的。



“这是太白山较高海拔区域寒冷气候下的产物”,同行的地质学博士谢坤说。

这些区域的气温往往容易在零度上下波动,因此水会反复的冻结与融化。水在融化时会渗入到未破碎岩石的裂隙中,这些裂隙往往是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当水在裂隙中冻结时,会撑大岩石的裂隙。天长日久,整个的岩体最终涨裂为一块块的碎石。”



等到傍晚扎营的时候,太阳很快落下,气温已由秋入冬。
第一天是初冬,第二天就是深冬。好在这两天风都不大,但第一天晚上下了小雨,让人清冷入骨。


终于看到了猎猎迎风的旗帜在山巅飘扬。其实我想的是:真理不在山顶,而在路途;悟道不是仙人,而是自我。乱石如海,山雨如沐,但挡不住精神不堕、心火不熄的求索者。



最后一顿早饭,大家还吃到了特意准备的转基因大米粥。山高有科学,天寒见道义。

下山的路出乎意料地艰难,以至于上山时还是意气风发的“林教头”,下山时脸上的表情就像“刺配沧州城”了。


医学教授王晨光告诉大家,下山时的难处和危险在于,每走一步,膝盖都要承受五、六百斤的冲击;一定要走缓一点,用登山杖做支撑。
出山时将近晚上八点,山中已是一片幽黑。最后在霪雨霏霏的林中,连过13座独木桥,真是让人提心吊胆。好在最后一座吊桥走过,山门如期出现,终于回到人类社会了。
我们此行所有的垃圾都在离开前焚烧干净或者带下山。此前有报道说,四天三夜穿越太白,捡回两百公斤垃圾。这片美丽的原始森林能坚持到几时?

再不去太白山,真的就晚了。


(本文摄影来自@风石长安等多位网友)


张一鸣,猫头鹰编辑

预告:猫头鹰将在不久的未来组织类似科学之旅活动,欢迎大家关注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科学猫头鹰”汇聚国内外医学健康领域的权威人士,打造平台、去伪存真,为公众提供便捷而准确的健康信息和知识,同时致力于科学精神的传播和普及。“猫头鹰科技”集实业、媒体及出版物的经营于一体,为公众的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长按二维码关注“科学猫头鹰”

科学成就健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