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县的素席
河北雄县,古称瓦桥,是北宋杨六郎镇守的著名三关之一,也是现在国家正在规划建设的雄安新区三县之一,地处白洋淀之滨,比邻京津。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孕育了许多传统美食,素席就是其中之一。素席是我们小时候家乡操办红白喜事时待客的席面,最早是大户人家的专利,后来“飞入寻常百姓家”。
素席当然以素为主,实际是面席,主要是焖子、面菜两种面食变换花样。焖子是用面粉、淀粉、粉条做作的,制作时先将粉条用水泡软,和一定比例的面粉、淀粉和在一起,和面时加入花椒面、食盐调味。将上述食材反复搋揉,待面团揉熟后,醒一段时间,压成大概不到两公分厚的面片,上屉蒸熟,出锅后一面刷糖色(酱油、老抽代替也可,主要是为了色好看),备用。面菜类似煎饼,是用面粉制作的,制作时先将面粉调成稀糊状,加食盐、花椒粉,醒一会儿,让面粉稀释均匀,上了劲,然后把面糊用勺沦入锅(或饼铛)内,用面板或铲子刮均匀,面片熟后出锅,稍凉后卷卷儿或折叠,在表面刷糖色(或酱油、老抽),备用。待焖子、面菜充分冷却后,改刀,将其切成条状、块状,菱形等,面菜卷儿还可横切成一公分左右的小卷儿,一份一份装碗,装碗时刷色的一面朝下,复蒸,蒸透即可出锅。同时吊高汤,高汤一般用醋、酱油、食盐、开水吊制,吊好后,备用。将复蒸透的焖子、面菜倒碗,头朝下扣在另一碗里,这样刷色的一面朝上,美观,看上去形似红烧肉,有“望梅止渴”式的生津解馋作用。然后浇上吊好的高汤,撒上香菜沫、胡萝卜片,淋上香油,既增色,又提味。至此一碗碗焖子、面菜大功告成。一般一桌素席,按不同行状,有四碗焖子、四碗面菜,这是素席的主角。一桌上好的素席,高汤要酸香可口,焖子要劲道弹牙,面菜吸汁而不烂。另外还得配上四碟小菜,如凉拌豆芽、素什锦、虎皮豆腐、素丸子等等,还是素字当头。当然,素席少不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虾米白菜,虾米白菜熬的时间一定要长,小火慢熬,白菜熬烂,虾米的味道都溶在汤里,出锅时点上少许香油,赶热喝,虽用料简单,但味道很美,海味里的极品呀!主食一般都是馒头,那时家家日子都比较艰难,很少吃净面馒头,都吃“驴打滚”的馒头,就是蒸馒头时在白面里掺上些玉米面,根据每家的情况,驴打滚馒头有三七、四六、五五(指玉米面和白面的配比)等几种,为了让馒头更白更好看,人们往往会准备些白玉米面掺进去。
素席实际上就是对面食的精工细作,因为程序复杂,所以谁家有红事了,村里来帮忙的厨师们头一天就开始忙活了,先把焖子、面菜的半成品做出来,备用,第二天再复蒸,深加工。如果是白事,就只有出殡的那天才有素席,头两天得准备。一桌桌素席摆放在院落里,色香味俱全,围着一圈圈大人孩子吃得热火朝天,任凭谁见到都会垂涎欲滴的。那时我们这些孩子们总盼着谁家的儿子该娶媳妇了,谁家闺女该出娉了,谁家得了孙子、孙女了,这绝对是好消息,因为又可以大饱口福,吃个胃饱肚圆了。那时老家有个说法,叫“坐一次席(我家乡跟随份子赴宴叫“坐席”)饱一个集”,那时县里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吃一顿饱三五天,当然是夸张,但素席的魅力可见一斑。
后来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有肉形而无肉味的素席似乎满足不了人们的食欲了,于是有人在素席席面上加了两碗红烧肉,以满足清淡已久的人们对肉食的渴望,并美其名曰“素席加肉碗”。再后来,素席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代之而来的是改成了大鱼大肉、生猛海鲜的酒席。
这些年人们一是吃腻了大鱼大肉、生猛海鲜,一是开始注重养生,提倡少油少盐,吃素,不知不觉素席又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走到县城大街上还能看到经营素席的饭店,吸引了不少怀旧的食客和对地方小吃情有独钟的游客、客商。传统饮食文化在传承,素席也开始成了家乡的一张饮食名片。
不负美食!约好了,等着你,朋友来了有素席!
本文作者周永战,授权公众号雄安新区热点发布本文。本文配图为网络图片,如果大家有雄安三县传统食品、物品、风景图片,可以发给我们。欢迎更多作者将抒写家乡的文章投稿到我们的公众平台。投稿邮箱:1702786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