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和鹰爪翻子拳的渊源

雄媒社 2021-04-1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雄新社 Author 天高云淡

正月初三,去昝岗镇李林庄村给老姨拜年,路过陈子正故居时,看到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我若有所思。


节前看微信,我知道腊月二十三,是李林庄村第一届武术文化节。那天,村里开展了隆重的纪念活动,还为陈子正雕像揭幕。


关于陈子正和鹰爪翻子拳,我考证过。翻子拳是中华武术宝库中一个历史悠久的拳种,清末在河北一带广泛流行。民国时期,武术名家,我县李林庄村陈子正采集少林拳、翻子拳、岳氏散手、鹰爪擒拿法之精华创建了鹰爪翻子拳,被人誉为“鹰爪王”。2008年,鹰爪翻子拳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县教育局又将其引入全县中小学校园。


说起鹰爪翻子拳,跟我还有一段很深的渊源呢。


我是袁庄的,西距李林庄仅500米之遥。我们那一带跟李林庄从来不叫李林庄,而是叫小庄儿。李林庄为什么叫小庄儿?是先有的李林庄还是先有的小庄儿?史无记载,也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只是知道,当时孤庄头公社有南三村的说法,南三村中李林庄村最小。


我十来岁的时候,村里很多少年儿童都去小庄儿拜师练习武术,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的老师是陈子正的侄子陈国庆,当时六十多岁,武艺高强,是当时陈子正徒弟中的武中翘楚。陈老师家距现在的陈子正故居仅一墙之隔。


我们学习武术,主要是利用晚上的时间,就在陈国庆老师家的院子里。那时候,练习武术不收学费,只是收些煤油费,每月三毛钱,作为晚上点煤油灯照明的费用。


起初,陈老师教我们基本功,踢腿、压腿,击拳、弓步、马步。陈老师先做示范,我们练的时候,陈老师就在我们中间转悠,指导、纠正我们的姿势。


练武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寒风刺骨,弓步、马步练得汗流浃背。压腿的时候,循序渐进,在脚后跟下垫砖,一块、两块,直到脚尖够到脑袋。劈叉,慢慢练,边练边往下压腿,最后横叉、竖叉都能劈了。


因为很艰辛,有些人坚持不住打了退堂鼓。我天生愚钝,悟性差,但我咬紧牙关,勤学苦练,坚持不懈。


有时去得早,等人的时候,也去过陈老师的屋子。记得,屋子里挂着一幅中堂画,墙上挂着剑和三节棍等,简简单单,干干净净。


我练习武术的时间不长,也就是两年的时间。记得总共学了三套拳,分别叫做《攻立拳》、《大战》和《五虎拳》,没有练习过刀枪棍棒。


那时候,晚上学习,早上温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晚上再请教陈老师。陈老师很慈祥,对我们的问题总是耐心地示范、指导、解释。


粉碎“四人帮”后,学校的教育渐渐步入了正轨,为了更好的学习文化,我中断了习武岁月。


练习武术,强壮了我的体魄,磨炼了我的意志,对于我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后来,虽然不练习武术了,但我还是关注着小庄儿,关注着小庄儿的五虎会,每年办会,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大队部,我都要去看热闹。


那个时候,只知道是练习武术,不知道陈子正,也不知道鹰爪翻子拳。今天看来,我们当时练得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跟陈子正、跟霍元甲还有一定的渊源。虽然那几套拳后来都就着粥喝了,现在什么都想不起来了,但不论怎么说,我也曾经是鹰爪翻子拳的弟子吧。


现在,鹰爪翻子拳已经成为雄安历史文化遗存的一部分,也是雄县人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


想到这,我感到很自豪。


雄新社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运营:雄新社

作者:天高云淡

推荐阅读


投稿邮箱:1702786888@qq.com 雄新社欢迎下列稿件:新闻评论、事件剖析、风土人情、乡村传说故事等。赞赏直达作者微信帐户,作品将在雄新社、雄媒社及各大网站全网发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