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重磅!不顾中国反对,美国通过特朗普税改方案

2017-12-03 中产先生 北美全知道

最近,坏消息一波接一波。北京时间周六下午14:50左右,上任快一年的特朗普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首场胜利,经过艰难而漫长的辩论之后,美国共和党税改法案获参议院足够票数通过。中国国税总局官员曾表示:美国减税缺乏大国担当,仅仅考虑自己,美国磨刀霍霍,中国如何接招呢?

美国税改对中国的影响:

如果说此前美联储「悍然不顾大国利益,轻率开启加息缩表」就已经是对刺激经济只靠印钞的国家伤口撒盐的话,那么川普政府本次大手笔减税,就相当于亲手扯下了伤口还在汩汩流血的那些国家最后一层遮羞布,从而将后者置于众目睽睽下裸奔之窘境。


道理很简单,美联储加息缩表吸引资本外流,左支右绌的资本管制局面下,减税将直接引动产业流向北美。将企业连根拔走,这招儿无疑比通过贸易收回美元更绝。当被牧羊人剪急了羊毛的羊群冲出围栏之际,仅靠牧羊犬和羊鞭能阻止住乱蹄纷踏的羊群吗?姑且不必理会本家羊群的敢怒不敢言,外来的羊群你总不能来硬的不让走吧?更何况人家的牧羊犬比你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绕弯子,就如同美联储加息必须跟随一样,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把企业税从35%降到20%后,除了计划经济体朝鲜,只要是市场经济国家除了跟进几乎别无选择。别国都在降税就你不降,产业就会自动打包袱开溜,而降税大战又由不得不应战。


从全球资本市场角度来看,从美联储加息缩表到川普政府大幅减税,无疑都为美元上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市场对美元、以及美元身后的美国经济增长势必越来越乐观,这也是8月份以来美元和美债重新受到全球资本青睐的主要原因。


反观口是心非的经济体,口口声声号召国民持有自己印刷的纸币,却让国库拼命购入美元和美债资产。减税方面,只想天高三尺、浑然不顾企业死活,好话说尽却都是此消彼长的结构性减税,民企得到的实惠少得可怜。当美国加息缩表和降税三箭齐发时,自作聪明的遮羞布注定将被扯得支离破碎。裸奔的警报已经拉响。


抛开那些人云亦云的爱这爱那无厘头逻辑,税收大战对于民企和小老百姓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利好,前者可以降低成本,后者可以减少购买附加支出。神仙们打架打得越热闹,老百姓们得到的实惠才会越多,又有什么理由不全力支持呢?


时光追溯到五个月前的4月26日,白宫公布税改方案原则,两天后就有高大上媒体色厉内荏的批评美国开打税务战,谁说的忘记了,只记得原话大意是‘川普税改将导致无力搞税收竞争的出口导向型国家直接受损’不妨围观下这段经典幽默。


中国可能会如何应对?


为了对冲特朗普“税改”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政府或将步美国政府后尘,同样采取降低税率,减免税收的政策措施。

 

众所周知,中国现行企业税费处于高位。按道理,企业税费存在下行空间。但是中国“大政府”体系下,行政成本极其之高,政府所需要的财政预算,也长期处于高位。

 

如果降低企业税费,政府将不得不从其他渠道增加财政收入。

 

当前,中央严控地方政府增量债务增加,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发债借钱的模式,将受到很大限制。

 

PPP,是前景美好,但实行较难,力度增加更难的政策。社会资本多是精明,他们只流向能带来最大收益的地方,而当前能采用PPP模式带来高收益的项目,数量可能较为有限。


土地出让金,这永远是地方政府最喜爱的方式。

 

鉴于特朗普税改面临的问题之一是要实现大规模减税,需要筹集资金,弥补减税带来的财政损失,避免扩大赤字。而在税改方案取得的广泛共识中,为弥补减税造成的赤字,可供选择的方案包括:对房屋抵押贷款利息抵扣施加上限,取消个人的州税和地方税抵扣。

 

在中国,则可能演化为开征房产税。

 

中国巨额天量的存量房地产价值,是地方政府源源不断的税源,地方政府没理由看着这块肥肉不下口。

 

至于信息披露,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扰,在中国这个变通的社会里,总有办法解决。尤其是政策制定者,一定会利用政策漏洞,来避免为自己大量的持有的房产交税,或者少交税,至于普通民众,投资者,投机者,则是最完美的掠夺对象。

 

特朗普“减税”的核心杀伤力,正在于企业外逃-经济下滑-企业税收下滑-个人税收增长(甚至房产税)的反应链条。


附:中美比较显示我国税费负担较重


美国和中国分别是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各自的税费负担对双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很大,开展中美税负比较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以间接税为主的税收体制注定企业部门税费负担本来就较重,特朗普执政后力求推出大规模减税措施,可能进一步推升中国企业部门相对生产成本。


1.中国减税力度不及美国


近几年我国采取了很多减税降费措施。4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了6项减税举措,预计2017年将减轻各类市场主体税负3800多亿元,加上一季度已经出台的多项降费措施减负2000亿元,今年合计就可以实现全年减税降费5800亿元。减税降费取得一定成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增速逐渐下降,2015年财政收入增长5.8%,低于GDP增速1.1个百分点,是上世纪90年初以来首次低于GDP增速。2016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5.96万亿元,同比增速进一步下降至4.5%,连续2年低于GDP增速。2016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1.44%,是1995年以来首次下降。年初以来经济明显回暖、企业活力增强,与近几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负不无关系。


虽然近几年我国减税降费取得一定成效,但相较于美国的减税计划,我们目前的税改力度和幅度仍显不足。除了营改增以外,其余的税改措施进展非常缓慢,从具体内容来看,今年2月企业所得税法10年来首次修正,提供了更多税收优惠,但最为核心的企业所得税率并未下降,仍然是25%。各界期待已久的个税改革未列入2017年立法计划,财产税、遗产税等调节能力更强的个税更是遥遥无期。当前是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消费税改革迎来窗口期,但消费税改革缓慢,已经成为制约消费增长、导致消费外流的原因之一。从最近的改革动向来看,下一步消费税改革不但不会减税,可能还会加税。


2.中国宏观税负高于美国


宏观税负有不同的衡量口径,如果只算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中国为18.5%左右,似乎并不算高。由于我国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是非税收入,实际数值将远超于此。中国税收没有社保税,社保是以缴费的形式。美国宏观税负包含社保税,如果剔除社保税计算,美国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在19%左右,与中国不相上下。


按照IMF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财政部公布了广义财政收入口径下财政收入总额,包括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之外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以及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015年中国广义财政收入口径下财政收入总额为19848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9.33%。2016年美国相同口径下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6.36%,中国略高于美国。


2015年全国实际缴入国库的土地出让收入为33657.73亿元,如果考虑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扩大广义财政口径,2015年总的广义财政收入为23.21万亿,占GDP的比重为34.3%。按照此口径,中国宏观税负不但高于美国,也高于OECD平均宏观税负。


3.中国企业税费名目繁杂、负担重


虽然从宏观角度看中国总体税负与其他国家相比并不算重,比美国搞不了多少,但中国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决定了绝大部分的税收都来源于企业,总税收收入中企业缴纳部分达到90%左右,这是造成企业税费负担偏重的重要原因。


从主要税种来看,中国涉及企业税费目录超过10种,其中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3种占比较大。根据2016年的税收数据,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分别占总税收的比重为22.1%、31.2%、8.8%,合计占比达到62.2%。美国税制体系中间接税所占的比例很小,企业税负主要是公司税(类似于企业所得税)1种,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为16%。


从企业税费来看,除了缴纳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税收之外,中国的企业还要在此基础上缴纳约13%的附加税费,包括约7%的城市维护建设费、5%的教育附加费和1%的防洪费等。根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企业的总税率(企业纳税总额与政府收费占企业利润的比例)远远高于美国的总税率。2016年中国企业总税率为68%,在全球190个经济体里税负排第12位;美国企业的总税率是44%。


除了税费负担以外,国内制造业还面临劳动力、土地价格上涨,产能、资源约束。企业成本不断上涨,投资效率持续降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经超过形成真实资本总额的47%,也就是接近一半的投资支出难以形成资本。2016年民间投资出现断崖式下滑,民间投资中接近45%是制造业投资,表明制造业增长压力很大。


4.中国个税结构简单粗放


由于税制的差异,美国个人税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很大,大部分年份占比在45%-50%。中国个人税贡献很小,占比在6%-8%。虽然从税收总量上来看美国的个税负担高于中国,但是美国居民享受的社会福利远远好于中国,意味着个税的返还力度很大。美国在确定应税所得时规定了许多详细的所得扣除项目,主要包括商业扣除和个人扣除,例如纳税人的子女抚养、65岁以上老年人赡养、伤残人员抵免等等都可列为抵扣项目。综合考虑社会福利效应,中国的个税负担未必低于美国。


除了社会福利效应以外,美国个税结构很丰富,具有很强的“均贫富”作用,而中国的个税结构过于单一。美国开征的个人税种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财产赠与税等。中国开征的个人税种主要是个人所得税,没有资本利得税,也没有开征财产税、遗产税、财产赠与税等税种。相较而言,中国的个人所得税主要针对工薪阶层的工薪所得进行严格征税,针对富人的投资所得税、房产税、遗产税、财产赠与税等缺失,制度漏损比较大。对于广大工薪阶层而言,中国的个税负担显著高于美国。


5.中国非税收入远超美国


虽然近几年加大清理各类收费的力度,由于收费主体多元化严重现象,难以有效约束,非税收性收入快速增长。即便经济增速逐渐下降,各年度的非税收入增速都在2位数,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逐年上涨,2016年达到18.3%。非税收入主要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他收入,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是中国企业和个人感觉税负较重的重要原因。


美国的非税收入主要是各类收费,包括行政性收费、机场、公园等公共设施使用费等,并且非税收入都要纳入预算管理。非税收入在美国财政收入中的占比较低,各年度较为平稳,在略低于5%的水平,比重比中国的1/3还低。


刀锋渐近,希望国家积极应对。


来源:中产先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