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强国复兴有我”主题访谈活动(十六) || 从军工学员到学校副校长——访哈尔滨工程大学肖荣端
强国复兴有我
“讲好老同志故事”访谈活动
前言
为充分发挥我部离退休干部优势和作用,积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离退休干部局在我部老同志中开展了“强国复兴有我”主题访谈活动。老同志们以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围绕党史党建、改革发展、兴趣爱好、工作经历等,讲理想信念、讲改革发展史、讲幸福生活、讲离退休干部工作,展示了我部离退休干部的良好形象。
我们将通过“工信银龄之声”公众号和《老干部之友》杂志陆续刊登,敬请关注。
从军工学员到学校副校长
——访哈尔滨工程大学肖荣端
来自古今名校
1956年7月,肖荣端毕业于成都四中,即现在的成都石室中学。“石室”是成立于西汉景帝木(约公元前141年)的一所官办学校,虽历经两千多年历史,几易校名,但校址始终没有变动。该校名师济济,培养了郭沫若等一批著名人物。肖荣端回忆说,被哈军工录取时,宝成铁路尚未修通。1956年8月4日,哈军工录取的50名成都学生,乘坐成渝列车到重庆,与录取的50名重庆同学汇合,乘轮船沿长江东下在汉口换乘军列,1956年8月14日赶到了哈尔滨。当时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初建,文庙街尚未封闭。老百姓的马车可以直通东边校园外的橡胶厂,几名战士在大门口横杆值守,老乡的马车通过时战士摇起横杆让马车通行。一年预科结业后进行了考试,他顺利升入本科。填报本科志愿前,各系各专业实验室全部开放参观。空军工程系航空兵器专业实验室的自动炮塔,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他便填报了这个专业,且如愿以偿。1960年前后,军工贯彻“尖端集中、常规分散”方针进行了分建。这年5月1日,专科政委通知肖荣端:“留校任教,到新四系参加东五导弹突防设备研制
到电子工程系报到后,肖荣端分在微波工程专业,承担微波机械与工艺课程。当时专业也是初建,除了课程名称外几乎一无所有。于是他下到西安、南京的雷达工厂阅读和收集了大量素材、资料,又去文庙图书馆查阅各种期刊,历时三年编写出课程讲义,1964年暑期带微波专业首批学生,去南京雷达工厂实习,之后回校开课,做课程设计。后来电子工程系专业调整,微波工程专业与电子对抗专业合并。在此期间,他参加了计算机系441-B系的研制,熟悉了电子设备制造中不可或缺的设备机械结构设计,取得了令人惊奇的效果。在电子对抗专业期间,他还有幸参加了“东风五号”导弹突防设备之一“818-3”的研制。这钟“阻塞式杂波干扰机”在导弹飞临目标上空时投放,可以有效掩护导弹突破敌方无线电防御。“阻塞式杂波干扰机”在高空从弹体内随机投放,故要求末极天线辐射无方向性,整体从电源到干扰机、馈线、天线,必须密封,且耐过载,这对整机结构提出了许多严格要求。当时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哈尔滨工程大学正在搬迁长沙。仪器设备、实验设施分散,工作条件很差。测试天线方向性时没有实验转台,只有在军工小树林里找了一片空地,将弹体模型用绳子绑好挂在树上,再用绳子牵着旋转定向,测试天线的方向性。在加工和装配正式样机时,更是小心翼翼地在长沙完成。坐飞机亲自送到七机部一院14所,进行了全部例行试验。在长沙,肖荣端参加了几个科研项目,均是完成整机的结构设计。1978年,以长沙工学院为基础组成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学院留守处即将解散。但由于人才急缺,肖荣端又被留在了国防科大,参加了我国高校第一个微波暗室的建设。1981年,从长沙国防科大转业回到哈尔滨。获得建国七十周年纪念章
行前,系政委曾为肖荣端回到船院写了一封推荐信。因长沙回来的人较多,教师、干部都有,领导让他先找个地方,以后再说。于是,他于1982—1984年到了航空部627所。在那里,他参加了“用光导纤维实现的风洞流场彩色图形显示技术”研究,获航空工业部1984年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因此,建国七十周年时,肖荣端获得了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纪念章奖励。1984年,因学院需要,他从627所回到哈船院电子工程系804教研室,工作踏实、认真负责,1985年任电子工程系科研副主任,1987年任系主任。1988年“七五”科技立项中,电子工程系取得仅次于水声工程系的科研经费第二名的好成绩。1989年4月,六机部下文任命肖荣端为船舶工程学院副院长。入党六十余年,他始终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初心不改,力争为革命的事业,为党的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哈尔滨工程大学离退休处 供稿)
本期主编:单峥
本期责任编辑:韩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