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短视频里,靠「油腻」谋生的人

塔门 塔门 2022-04-11



「油腻」的风向变了。

放在以往,社会上对油腻的观感并不佳。无论是一个人戴指头粗的大金链子、盘包浆手串、大面积纹龙虎豹纹,团购貂皮、 Kenzo 短袖和 Calvin Klein 裤衩子;

或者是把「拍一拍」当成拍拖,不断问你「周末有没有空出来一起玩呀」;

cosplay 黄晓明、周一围、杨烁、陈思诚「油田四子」的蹦跶动作和表情,挂上 150 度开角的微笑,滔滔不绝地唠着世界政治近代史美国阴谋并夹杂着不断深入的黄色笑话;

开口就是「你还是年纪太小,等过了 25/28/30 岁你就懂了」的爹味说教,都像嗦白酒的味道一样下头。

油腻男已经被打入审美底层,人人得而骂之。邪魅一笑如黄晓明也在积极退油。
 
但如今,油腻风不但没有灭绝,反而在短视频界火了。



短视频界,正在兴起的「油腻」江湖

在短视频界,随着孙笑川、药水哥、郭老师、冬泳怪鸽等一众土味博主的流行逐渐式微后,鬼畜区迎来了短暂的空窗期。人们需要「电子榨菜」来过瘾解馋,怎么办?「油腻」这就占领了鬼畜区,成为了新一批「赛博小丑」的流量密码。

 
在抖音里搜索「油腻」,系统默认补全的是: 油腻男蒸馏水 105 度、油腻男、油腻男网红、油腻男网红油腻男网红鬼鲛,都指向了一个叫「田一名爱唱歌」的抖音账号。并伴随大量模仿田一名的油腻挑战、油腻联动,和油腻二次创作。
 
起初,这场爆火对于「田一名爱唱歌」来说完全在意料之外。他不是不想火:这个 35 岁的江苏青年从 3 年前开始梦想成为下一个薛之谦,连写带唱了 《别走好吗》《多幸运遇到你》等 6 首情歌。不过他和大多数十八线原创音乐人一样无人问津。直到翻唱「热爱 105℃ 的你」,他火了,并非因为他唱得多好,而是因为他看着太油腻。
 
每一个铿锵有力的甩手指人动作,都彰显着他呼之欲出的雄性荷尔蒙。油腻美学细致到每一个表情管理,一连串的挑眉、咬嘴唇、勾手指动作,让你想往屏幕上喷点威猛先生。伴随着「热爱 105 °C的你」,滴滴清纯的蒸馏水,与他无处安放的舌头,尽数舔舐在了你的脸上。


但这只是「热爱 105℃ 的你」梗的起点。随即,田一名的脸顶着新名字「大庆油田」,成了一种新型病毒,在短视频界指数式地蔓延。
 
先是「歌词怎么油,你怎么填」运动,让 b 站青年率先整起了活。他们为这首歌做了多支精装 MV,你能看见用夹子音嬉笑怒骂 giegie 的谢顶大叔,也能看见乡村大舞台上肛门夹鸡蛋的野生刘华强。
 
人民群众的狂欢远没有停止。抖音网友开始了一场模仿田一名争霸赛,赛事又名「大庆油田比油合拍挑战」,就跟水泊梁山似的,一时间,短视频界层出不穷的油味 copy 运动。
 

我在抖音「大庆油田一名歌手」的 tag 底下,大概刷了 200 多个视频,论人群,有王者峡谷里蹉跎岁月的小学生,拼下午茶、拼丝袜、拼车的名媛名流,光膀子抄起油瓶就撕扯一嗓的雄性生物;论风格,有欧美哥特系,日系涩谷系,中式亚逼系;论表演形式,有记录片,剧情片,先锋式影片。
 
人类的本质不一定是复读机,但一定是有样学样。制造一个「大庆油田」通常有这几步骤:发胶不能省,凌乱加硬发才是重点;眼神由下往上,辅以缓慢裂开的嘴角;出门溜街踩点定格,像蔡徐坤打空气篮球一样;让所有清爽的纯爱情歌,都沾上点陈年顽油。
 
这些油腻不堪,点击量却不低的视频一步步侵占了观众的大脑片区,让人不禁反复地在想,为什么油腻,也能被竞相模仿?从「被唾弃」,到「被拱起」,油腻经历了什么?



为什么「油腻」能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在每秒都产出海量内容的短视频界,田一名版「热爱 105℃ 的你」能被抖音网友选出来二创和玩梗并不是意外。
 
在偶然走红后,田一名没有置顶因为油腻而火的「代表作」来引流,而是将原视频删除,紧接着发布了一条「快来和我一起合拍吧」、「看你填的词能不能比我更“油”」。
 

短视频里的娱乐逻辑,是直白又夸张地模仿「被主流反对的审美」,越是鄙视链底层,越有娱乐和喜剧效果。社会行为学把发笑的原理归结为「优越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霍布斯都可以为这个理论站台。你笑话人家,是因为人家不如你,有了优越感,就开心。

为了让你有优越感,抖音博主们见天儿把自己往低了贬,你能看到大量类似「跟标准普通话相对的郭老师搞怪口音」、「心疼giegie的做作绿茶语录」、「土味油腻的美有姬印象教学」的视频。


对这种「负面审美」越是遮遮掩掩,越容易被反感,比如小鲜肉式扮酷耍帅容易显得油而不自知,但主动自嘲自己就是「戏精本精、抬杠能手、油腻之源大庆油田」,就能免于被他人质疑、嘲讽和攻击,反而显得安全。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微博这样的图文媒介里,读者对「油腻」仍然主要是批判和嘲讽,而到了短视频,只要通过三个步骤,就能像早期「吐槽大会」那样,把负面印象「洗白」:

1.本人出境自嘲,在油腻之前,先承认自己正在油腻,阻断观众的油腻批评;

2.重新制造一套规则标准,比如宣告这是表演、比赛,规则就从判断这是不是值得批判的油腻,变成了比比谁能更油腻;

3.形成小群层认同。比如联合互动,呼吁观众和其他博主模仿,让别人也参与油腻。
 
至于为什么是「油腻」在短视频上火起来。达尔文还曾经提出过一个生物学基因与文化基因/模因(meme)之间的类比。
 
他认为,并不是生物通过基因繁殖,而是基因通过生物进行繁殖一样。文化基因在人与人之间的传递不是通过复制,而是模仿,得以生存的文化基因不是那些「更好」的,而是更「适应」传播的。
 
也就是说,当你在看视频的时候,并不是你传播了抖音里的搞笑油腻视频,而是搞笑油腻视频借助你实现了自我复制。因为那些最容易推到你眼前的搞笑视频,都是最容易让你转发和模仿的(就算你不转发,你的脑海里也会不由自主地不断单曲循环):它们通常有足够明显的「黑点」,带有道德或情绪色彩强烈、简短、表情口音或肢体动作简单且夸张、容易模仿。
 
因为这些特质,田一名的油腻视频引发的抖音「大庆油田比油合拍挑战」、B站整活区「不油腻挑战」的二创行动,也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曝光度。
 

对于这些二次创造的 up 主们来说,这也是掌握了新时代对冲型创作的特点,讲究的是一菜多吃,越火的视频大众认知度就越高,就越值得蹭热度,短视频界的马太效应也格外明显,「火的越火、凉的越凉」。



「油腻」作为短视频的一个缩影,正在把观众带到哪里?

即便腾讯副总裁批低智洗脑短视频「像猪食」的言论仍有争议,但短视频可能是内容生产领域里产生「观众奴」最明显的媒介了:因为没有流量就无法生存,内容生产者的考虑不得不从「如何产出高质量内容吸引观众」,到把重心转移到「如何控制画面/标题/文案让它被某个算法推荐至更多人的页面」里。

你在看视频的时候,全程没有被强迫、没有被伤害,但你要看什么的选择权是被算法和 meme 机制垄断的。
 
据 DT 财经《 6 月流行词报告》,6 月被提及频率排名前 20 的热词中,「想你的液、我命油我不油天、宝、心疼 giegie、热爱 105℃ 的你」均上了榜,这些热词的原本出处绝对谈不上有趣,相反,「心疼 giegie」「热爱 105℃ 的你」的原版视频让不少人产生了油然而生的不适感,王思聪事件则引发了「性骚扰和 PUA」的大规模讨论。
 
但是,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语境下,「想你的液」所衍生出的表情包被广泛用于形容舔狗,「热爱 105℃ 的你」则被「大庆油田」的官方抖音玩起了梗。
 

再举个几个例子,辽宁朝阳冬泳怪鸽那句「遇到困难不要怕,加油,奥利给」也曾被官媒引用,但很少有人说得清它的真正含义,不过这似乎并不重要,它简短、有力、自带一种激励之意,朗朗上口;
 
网剧《隐秘的角落》里的爬山梗是犯罪相关梗,但因为这起谋杀案纯属杜撰,玩梗和调侃并没有引起明显的反感,「一起爬山吗」的剧照还被做成表情包在社交媒体疯狂转发,演员秦昊在各大综艺节目中也接二连三提到了爬山梗;
 
但是,在杭州杀妻案发生后,演化出的「化粪池警告」,林生斌事件后的「迷信梗」,则赤裸裸地展现了在流行文化中衍生造梗这一行为的负面性,即「万物皆可玩梗」会消解许多有待讨论的问题的严肃性,纯粹成了一个人吃饱喝足后的娱乐性消费。
 

对于眼下这个短视频风靡、移动终端触手可及的时代,《娱乐至死》一书的作者波兹曼早有预见,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令人恐惧的不是所有严肃话题都以娱乐的形式在公共话语空间狂舞,而是娱乐本身就成了严肃话题的一部分。」
 
娱乐在消解严肃话语体系的同时,始终无法建构起一套有价值的认识论。因此,我们只是为了娱乐而娱乐。当世界难得地安静下来时,打开微博没有热搜,打开 b 站没有新鲜的鬼畜视频,打开微信对话框没有梗图,焦虑和无力感就会如同鼠疫般蔓延在人群中。更值得担心的,不是我们的生活被所谓的「垃圾信息」沾满,而是如今的我们,已经离不开这些「垃圾信息」了。
 

只有当下一次「娱乐狂欢」降临,人群才会告别墓地般的安静。娱乐狂欢,可能由短视频界的油腻 copy 运动引起,也可能由一宗恶性犯罪事件引起。
 
而这种不断翻新的笑点循环已经成为当代一种稳定的机制。


作   者 | 沈   慧
编   辑 | 王朝靖
插   图 | 网   络
题   图|ins @fauxtableaux



 谈谈

关于短视频,你厌烦过哪些「流行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