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三十八集:收养小红军

陕西先锋 2021-11-12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明智、知史担责。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陕西省委组织部、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陕西网、陕西人民艺术剧院精心制作了《红色陕西》系列音频,为您讲述发生在陕西鲜为人知的经典党史故事。今天带来第三十八集:收养小红军。

  陕西洛南县灵官庙有一户普普通通的人家,男主人叫周志明。平日里,他靠着外出挑盐送货,维持生计。他的妻子和母亲、妹妹都在家种地务农,农闲时摆个小摊点,贴补家用。一家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1934年12月,红二十五军长征进入陕西,抵达洛南县灵官庙一带。红军所到之处,带领当地百姓打土豪,分钱粮,建立苏维埃,一派新景象。当地群众喜上眉梢。回想起以往被官绅兵匪盘剥压榨,日子贫穷困顿,颠沛流离,周志明不由得对红军产生出一种亲近感,他认定红军就是穷人的队伍,是为穷人打天下的军队,有了他们,穷人的好日子就有盼头了。


  红二十五军大部队转移后,有三个大约十三、四岁的红军小战士,在灵官庙附近掉了队。这几个衣着破烂、走路一瘸一拐的孩子,白天咬着牙挣扎着出外讨饭,晚上挤在一间勉强可以遮风挡雨的破草屋里睡觉。


  看见小红军战士每天挨饿受冻,周志明很是放心不下。他和母亲、妻子商量着怎样救助这些可怜的孩子。出于对国民党当局搜查风声的担心,周志明一时难下决心。


  一天,其中的一个小战士跛着双脚来到周志明家讨要,看着衣衫破烂、满脸污渍的孩子,周志明心中一阵酸楚。他见四下无人,急忙悄悄把孩子拉进屋里。周志明的母亲将一碗热饭递到跟前,孩子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两个腮帮子高高鼓起。此时此刻,周志明胸中浓浓的父爱之情油然而生,他微微一笑,柔声问道:“你是哪儿人,怎么到这儿来的?”孩子警惕地抬头看了周志明一眼,没有吭声,继续埋头吃饭。周志明也没有追问。他仔细打量着小战士,发现他的双脚又红又肿,多处溃烂化脓,疮口高肿,脓包黄亮。周志明心中分外疼惜,连忙让妻子菊兰烧了开水,两人一起仔细地帮小战士热敷患处,排脓上药。


  渐渐地,小战士的目光由戒惧变得温和起来。他看着这对用心照顾自己的夫妇,感受到了亲人般的关爱,小战士心中最柔软的那根弦被拨动了。他告诉周志明,他姓陈,叫旺子,外号大头。因从小死了爹娘,没法活下去,参加了红军,从湖北经河南来到陕西。同他一起的两个小伙伴和他一样,脚走烂了,掉了队,也在外面讨饭。稚嫩的声音中流露出淡淡的凄楚,同时也似乎有着一丝怯怯的期待。看着孩子那单纯而希冀的目光,想起他们的遭遇,周志明不再迟疑,毅然作出决定:他要收养这些孩子!


  周志明同两位好心的街邻祝三珍、李长满商议之后,决定各自收养一个小红军。


  再次拥有了一个家的孩子们,连日来因身陷困境而产生的恐惧、迷茫和痛苦都一扫而光,开心的笑容重新绽开在他们稚嫩的脸上。


  周志明和妻子菊兰公开把旺子收为养子,取名周喜娃。对于这个养子,周志明有着比对其他家庭成员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这不但是因为旺子的懂事和招人喜爱,更因为在这个孩子的身上,寄托着他对亲人红军的敬重和思念。


  时间一长,街坊四邻和亲友们都知道周家收养了一个红军小战士,而且周氏夫妇对他视如己出,感情深厚。


  消息很快传到了国民党洛南县灵官庙民团团长祝三义的耳朵里。他传讯周志明:“听说你收养了红军娃子?不怕坐牢杀头吗?”周志明呵呵笑道:“什么红军、白军的,不过是一个要饭的小娃,在我家吃住几天。再说,十来岁的娃娃能当红军吗?”就这样暂时巧妙应付了过去。


  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1935年12月17日,周志明把旺子悄悄送到了商洛镇石庙湾的妻妹家。不久之后,有好消息传来:红二十五军主力来到洛南,小红军终于平安归队。


  周志明一家遥望着红军远去的方向,深情地祝愿他们的“儿子”一路顺利,一生平安!


  这个饱含军民鱼水之情和人间真爱的故事,传为一段佳话,为人们久久称颂。

总导演:李宣

导   演:李俊强

朗读者:李磊

录   音:马润森

对   白:李磊、宜斐


热文精选

张广智在宝鸡调研时强调:落实责任 精心组织 扎实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

当心“新冠疫苗预约”骗局,这份指南请收好


下面写留言,一起交流互动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