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 | 2019IFLA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一等奖获奖学生专访

SIZE STUDIO 思泽设计 2021-09-20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19年第56届IFLA世界大会(IFLA World Congress)于2019年9月18—20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此次大会由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InternationalFede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主办,由挪威景观设计师协会(NLA)承办。



“Balance of Situation: Landscape Design Strategies, Urban Intensive Transition Areas”喜获 Common Ground 一等奖!


SIZE STUDIO 很荣幸在一等奖团队回国后立刻

针对本次竞赛进行了专访


团队介绍

蒋汉阳

南京林业大学硕士


周铭杰

南京林业大学硕士


魏中冕

南京林业大学硕士


竞赛命题回顾

项目场地为6000平方米,拟在该场地设计一个Grønvold公园。场地现状包括一个历史悠久的农舍和一些小的绿地地块。19世纪时,该场地曾被作为火柴工厂使用。现在的发展规划包括将在该地建造一个新的小学以及在公园周边建设混合用途的社区。


比赛的挑战在于如何阐释“共同的基础”的概念,为将要建设的Grønvold公园定义一个新身份,以作为连接Hovinbyen区域大转型背景下的可持续性桥梁。


作品展示


场地介绍部分

项目位于挪威奥斯陆市中心霍文本转型区,通过对拟建的Grønvold公园设计解读对“共同点”的理解。


霍文本属于城市密集区,由于工业化发展带来对气候的负面影响和人口增长的趋势,对城市转型和创建更好的人居环境带来阻力。


从规划的角度上看,整改区域内街道结构和交通方式,增加住宅和商店等城市综合体,弱化道路,围合广场提供市民更多的休闲活动空间;转型区填充绿地公园提升场地活力。针对场地区位的特殊性和奥斯陆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背景来看,我们发现现代发展趋势背后的工业区和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有较大的隔阂,并和挪威传统的农居生活也背道而驰。所以我们以都市农业为出发点,结合工业化城市印迹和传统的农居生活,提出形成平衡且美好的人居环境的憧憬并赋予到景观设计。场地内农舍由原先的绿地翻新为菜田结合无土化种植,形成更新颖的种植,采摘,科普,休闲的活动空间,加强城市地区特色并激发城市活力。场地内部传承原有的场地肌理并利用景观设计的方式来唤醒人们对城市历史的记忆。


我们相信在这种平衡的模式下对场地的拟建,可以引发世界各地城市转型区改建的思考,共建更美好的人居环境。


想法部分

我们团队在做竞赛时,搜集了关于奥斯陆这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文化、历史、工业以及一些协议,比如像奥斯陆协议,禁车令等相关信息,并设想城市密集转型区到底要从哪个方面来着手,到最后我们想到一个人类发展进程上普遍的现象,就是工业与农业的矛盾,我们如果能够将农业和工业平衡好,就能创造一个可持续的、适宜人们居住的地方。在提到平衡这个词之前,我们想到了中国一个古代的图,叫做太极图,它这个图形是对称的,也是一种平衡的体现。


采访内容

设计初始·总概问题

Q1

当初是为什么想要参加这次IFLA竞赛呢?团队是如何搭建起来的?

A: 竞赛官方在三月八号下的文件,但是当天我们拿到一手资料是公众号上,我们第一眼看到的这个场地,6000㎡,这也是第一次ifla官方提供场地,这也省去了我们找场地这个问题。而且小场地的设计我们也比较喜欢去做,当时我们校外的朋友也鼓励我们参加,这应该是最大的动力了。

在团队组成上我们两个男生是室友,我和魏同学是同门的关系,因为当时魏同学也没有项目就一起参加竞赛了。


Q2

我们也知道IFLA竞赛是三月份就推出了本年度的主题,那我们团队是何时开始着手的呢?每个阶段又花费了多少时间呢?

A:我们从三月底到四月一号正是开始着手,最开始官方给的时间限制到5月8号、后来给的日期是5月20号,我们中间也有忙其他项目,最后的时间比较集中来做这个比赛。主要跟着官网的时间来,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充裕。主要是前期对方案的讨论我们纠结了很久,最终的方案在五一放假后才确定下来。


Q3

参赛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小插曲或者遇到的困难,有没有什么难忘的回忆?

A:最难忘的应该是出方案阶段,画草图方案的时候,我们都是随着官方给的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方案推敲的时候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4月5号左右准备方案,五一劳动节过后方案才敲定,比较确定的方案出了四套、五套,劳动节过后又改了一版。五一的时候,决定出去走走,我们去了上海参观了一些公园,最后回来确认了最终稿。比赛期间我们每个人还有一些项目,导师也有布置一些工作,我们只有在比赛最后时间比较集中。做方案的时候把草图纸都画没了,熬了很多夜。20号交图,5月18号魏同学还要出差(笑╮(╯▽╰)╭),最后要交图的时候,我们当天回来又通了一个宵。最后交图交钱也比较坎坷,最后文件倒了很多版本才上传上去,o(*≧▽≦)ツ


获奖后到奥斯陆的过程也很困难,因为举办方在颁奖礼前20天左右通知我们,我们才开始办签证,最后是在上飞机前刚刚才拿到签证(笑)。


反正就是坎坷重重,哈哈~也没有学长学姐帮忙,除了方案设计不是第一次,其他都是第一次。


我们主要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去的参加这个比赛的,因为这个奖比较重,所以我们也就是特别重视。


过程草图


主题层面·设计层面

Q1

对于这个主题“common ground”大家是如何构思和破题的?

A:在主题的确立上我们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轮讨论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提的主题是共享,我们在深入分析场地后,觉得共享承担不了这个问题,现状的交通也特别重要,共享这个主题有点单薄。


第二轮重点放在农舍上,试着从农舍切入点会不会好一点,而且奥斯陆有这样的文化,周末大家喜欢到农舍放松,所以我们决定从“农舍”出发。


第三轮我们觉得“农舍”这个概念,别的团队也能想到。所以最后我们想到了工业密集转型去和农业结合,才有了“平衡点“”的概念。在工业如此密集的地区,保有历史悠久的农舍,提出形成平衡且美好的人居环境的憧憬并赋予到景观设计。


过程中的某一稿


Q2

对于作品的主题“Balance of Situation”,可以跟我们聊聊大家为什么确立这样一个主题吗?

A:在资料收集后,我们了解到当地有禁车令等条件限制,最后我们选择从农业和工业的矛盾上切入。我们就想到了一个中国元素——“两仪”(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为阴阳),由太极中的“对称”最后推倒出我们主题词“平衡”“Balance”。这也彰显了我们对于农业与工业这个问题矛盾的态度。


Q3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场地实际情况十分复杂(面积小、空间多样、交通形式多样、),在设计时大家是如何梳理逻辑的呢?

A:交通农舍,场地周边环境等条件是竞赛官方4月8号之前提供的,后期竞赛官方又提供了拟改造的方案和霍文本区的规划,我们的设计思路也更加明确了。由于周边的交通和道路比较复杂,人比较少。我们首先解决了交通和路线的问题,包括:骑行者(场地内不能通车)如何通行,兼顾场地周围火柴厂、小学、中学。总的来说我们是根据官方文件逐个击破场地存在的问题。


Q4

对于场地中的历史保留建筑如何和其他元素有机融合的?

A:农舍的融合就是为来往的人保留一些文化性的城市记忆。将建筑和绿地结合,唯一的方法就是运用景观小品。农舍前我们做了一些无土化可食景观的设计,更好利用下这个场地,农舍前的环境特别好,我们的设计也就是想把人群聚集在前面的场地中。


现场


Q5

此次方案中自己最满意的点或者说觉得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A:我们的方案整体的布局形式构图比较不错,我们尝试了很多做法(斑块的、规则的...),最后确定了极简风。虽然从平面上看是直线,实际现场有很多空间变化。官方说我们的落地性比较强,周边现状考虑的比较多。

现场


Q7

能为我们具体解读一下作品排版的逻辑吗?

A:第一张主要是宏观背景:远景、总规、历史各种信息,宏观背景,加上解决策略。

比如最下方的由黑白到绿色,表达我们这个方案的愿景。

第二张是微观的:平面、场地的小分析以及设计策略等。


Q8

那你们参赛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主要是什么?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A:时间上都不是什么问题,最大的困难就是搜集资料和推方案阶段。翻墙找资料,做的时候找一些论文,一些类似的案例。排版也是一个困难,由于场地面积的不同,所以以前的图纸很难借鉴,最后我们决定第一张宏观介绍,第二张才是我们的平面。排版因为场地的限制很难达到酷炫,所以我们的重点是工业区的转型,达到更多的绿地,绿地的转型,总的来说就是回归解决问题。


体验·收获

Q1

这次比赛大家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最大的收获是获得了一等奖;

做竞赛之后,在学习和推敲方案上有一定的理解,手绘软件水平都有一定提升。

拿奖后,我们回奥斯陆,真正看到场地,再看我们的方案,跟其他团队的一起交流,在跟葡萄牙的团队探讨后,我们了解到国外“以人为本”的方式,虽然他们的图比较简约,但其实他们付出的一点不少。


国外的设计是一个角度贯彻到底的;国内是由多角度的分析,最终选择一个切入点的。对比我们国家,他们纯粹的解决一些问题。虽然表现也很重要,但对于设计来说解决方案和推敲设计更加重要。此次到奥斯陆我们遇见的人都非常善良,我们也大开眼界,觉得还需要更多的去学习,清楚的认识了自己的定位。


在奥斯陆


Q2

你们认为这次竞赛和以往参加的竞赛最大的不同在于何处?

A:第一个不同是奖项上来说,奖项级别特别高,有很大知名度。比赛提交作品后,我们也是抱着学习的心态的,我们特别想知道别人(第一)是如何解决场地的。没想到自己拿了第一~


我们也从别的团队中学到了很多,我们之前就是了解国内团队多一点,是中国人的思维相互的对比,此次IFLA我们看到其他国家景观设计学生的思维,有了一个对比。


此次在挪威我们也参加了小型讲座,关于讨论问题的解决方式是哪些,对于问题的讨论更深入。获奖后的心情我们也是想赶快拿到签证、到奥斯陆想跟别的团队讨论,以希望能得到到更多的经验和学习。


Q3

给学弟学妹们提一点建议吧?

A:做竞赛的时候一定要找一点靠谱的队友,竞赛能够完成一定感谢队友。队友要一起吃苦,一起面对困难,负起彼此的责任,还需要调节队员的情绪,互相安慰、互相负责。


“你见过凌晨1234点的南京吗?”(笑),会有一些情绪、会有一些心态崩溃。最后还觉得要把方案做好。


对于竞赛多看图,多画图,对于这个专业一定要热爱,是热爱支撑着我们。多多找机会去参与竞赛,从参与中也会学习,虽然可能学校事情比较多(论文、项目)。参加竞赛对于思维的训练,对做项目做设计都有很大帮助。


感谢我们的老师和各种朋友们的支持,离不开他们的帮助。也希望学弟学妹多参加这样的竞赛,一定要相信自己,敢于尝试敢于去做。


专家评语


这个设计获奖的原因是它的设计表达清晰并且非常完善,定义出了多样性的空间形态。它可以分阶段建造的。对于不同的人群,如居民、骑自行车的人或其他人,“Common Ground”都是方便到达的。该项目解决了多种边界问题,并将其延伸至场地之外以包含一部分周边文脉。同时,设计考虑到了场地原有农场的功能,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从总平的设计上可以看出,多样的空间和使用方式被高效地联系起来。评审组委会认为,整个设计的图纸表达非常出色,对于多样空间的清晰而明确的设计让场地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声明

本文版权归思泽设计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思泽设计



设计之路 

精准保航

▲长按关注我们

设计研究/设计沙龙/境外游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