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墙摄影师侯波:给毛主席拍照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17年11月,著名的红墙摄影师、毛泽东第一任专职摄影师侯波在京逝世。她与传统意义上人们对于摄影师的印象不同,她身材瘦小、温润如玉,在25岁的花样年华就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重要时刻,开启了摄影生涯。
人们羡慕侯波的一生能与伟人同行,与历史同行。毛泽东生前公开发表的700多幅照片中,仅侯波一人拍摄的就达400多幅。侯波的名字和毛泽东以及他的影像连在一起。侯波曾说:“他决定了中国的命运,也决定了我的命运。”
文字编辑:王文婧
侯波追忆中南海十二年
我常被人问起为什么能长时间在领袖身边工作?我想是因为我守规矩,对工作认真。虽然我技术不是最好的,但是我肯学习。
工作在中南海,我一家也就搬进中南海,住在勤政殿进门不远的一间20平米左右的房子里。每天除了值班、执行任务,我哪里都不去,就守着电话,守着我的相机。人和摄影器材都时刻保持着一声令下立即行动的状态。晚上睡着了,只要外面有人跑动的声音传来,我就知道有事了,得赶紧爬起来,提起相机就往外面跑。我的摄影包永远准备得好好的,白天黑夜就在我的手边。
毛主席主意一定,是谁也劝不住的,他有的时候会突然提出到哪里去看看,周围的保卫人员都迅速动作起来。因为我的准备做得好,他的任何突然行动,我都不会措手不及。大概从1953年开始,毛主席在各地视察的时间远远多于他住在中南海的时间,他怕打扰地方,很多时间都住在列车上。他会带两只大箱子,里面几乎都是书。我也是两个箱子,分别装着摄影器材和生活用具,有时候我还要在列车上冲洗照片。
我的箱子很重,里面什么都有,我出门就有很多同志帮我拿。主席身边的同志对我帮助都很大,我只是按按快门。拍了这么多的照片,可以说也有其他同志的功劳。
我在中南海呆了12年,呆的朋友都没了。徐肖冰经过特批我还能见到,因为不允许和外人接触,朋友我几乎都看不到了。那个时候,我到哪里,走多久,不要说家人不知道,我自己都不清楚。
▲ 侯波、徐肖冰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徐肖冰、侯波摄影回顾展”上。
我当时给领导人拍的照片都是资料档案,严格保存。根本没想过这些照片可以以个人名义公开发表,我也不知道这些照片将来有什么用途。我只知道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要绝对保密,我拍的照片也绝对保密。所以不管是领袖的重要活动还是生活照,我全认真登记保存在保险柜里。我除了好好照相,什么也不多问不多想。
那时我的两个孩子虽然也住在中南海,但他们上的都是全日制幼儿园或学校。就是回来也很少能见到父母亲。
在中南海工作,我时时处在紧张中,虽然和毛主席及其他领导都渐渐熟悉了,但脑袋冒汗,手脚冰凉是经常的。刚开始中南海摄影科就我一个人,我总担心拍不好或者漏掉什么重要的画面。
毛主席是个情绪化的人,喜怒哀乐全写在脸上。我照相前要观察他情绪如何,尤其给他拍摄单人照的时候。他情绪不好的时候,我是万万不能拿起相机的。
▲ 毛主席在地方视察农业生产
▲ 1957年,毛泽东在飞机上工作。
▲ 1959年,毛泽东在韶山老家与众人游泳。
后来我摸出了些规律,如果毛主席晚上没休息好,看上去就气呼呼的。不用拿相机,主席就会冲我发火。我又不能到他办公室观察他的情绪,只能通过他身边的同志提醒。
我拍摄时尽量不让主席感觉到我的存在。他和群众在一起,我就在众多卫士中、在欢呼的群众中,钻来钻去找角度。他一个人时,我就在他身边静悄悄拍摄。又要不打搅领导工作又要把照片拍摄下来,我想了不少办法也吃了不少苦头。
▲ 1957年,毛泽东在安徽钢厂与工人们交谈。
▲ 1959年,毛泽东和亚非拉青年在一起。
我一直想拍一张毛泽东看书的照片。一次,毛泽东的侍卫长李银桥告诉我说老人家休息得很好,正在书房看书呢。等我拿着相机过去时,就听见毛主席拍着桌子,对一个将军大声叫道:“有下一次,你就不要来见我。”我扭头就跑,还没等我走掉,毛主席就冲我吼起来:“干什么,没看见我有客人吗?”
▲ 1954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云在中南海紫光阁。
▲ 1960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彭真、陈毅、邓小平聚精会神地看一本古书。
就连周总理性格这么好的人也因为照相和我着急过呢。有一次,毛主席和周恩来参加一个座谈会,人们围着主席说话握手,我个子低总找不到角度,举着相机半天按不下快门。周总理见我一直没拍,就严厉地说:“侯波,你怎么还不快拍?等一会这样的场面就没了。”总理这么一说,我更慌了,最后实在没办法,在人群中胡乱拍了几张。那天晚上,正好有舞会。周总理主动邀请我跳舞,对我说:“小侯,今天我向你道歉,你拍照的时候我对你态度不好。当时人那么多拍照确实有困难。”
▲ 侯波镜头下的周恩来
▲ 1954年9月,毛泽东、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不过和主席待久了,知道他也是个爱开玩笑的人。有一次主席视察到河南,棉花丰收,主席很高兴。我想站在棉花垛上,拍一张周围都是棉花、主席喜气洋洋的照片,可是我一上去就陷进去了,爬的越高,陷的越深。棉花最后把我全淹住了。主席发现了就说:“侯波掉进去了,你们看看她去。”几个人七手八脚把我拉出来,满身满头都是棉花。主席开玩笑说:“这不是个雪人吗?”
主席第一次横渡长江的时候,我就在一条小船上面拍照。看着游泳队伍走远了,我就和划船老头说你快划,快划。主席上岸以后我的衣服全是湿的。主席就问:“你为什么不下水呀?”我说我不会,我要下水的话就沉底了。主席跟我讲:“你多喝几口长江的水就会了”。
拍摄趣闻
1957年11月,毛泽东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前往苏联访问。16日至19日,六十四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团会议通过了《莫斯科宣言》与《和平宣言》。在《宣言》签字仪式上,各国记者特别多,侯波个子矮小,前面的人一站起来,她连主席台上人的脑袋都看不见了,正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法国共产党代表站起来向她招手,想让她从桌下钻过去,不料让旁边一个苏联记者抢先一步。
侯波再也等不及了,她借法国朋友的一臂之力直接跳到了桌子上,对准正在签字的毛泽东快速按下了快门。侯波这一跳,连主席台上的赫鲁晓夫都惊动了,他看到是一位拍照的记者,反而笑了笑,露出赞赏的神情。
▲ 1957年,毛泽东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苏联。
▲ 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向中国留学生发表讲话。
多少年过去了,毛泽东当时的翻译还对徐肖冰说,“你家侯波真厉害,当着那么多人,她竟敢跳上桌子去拍照,连赫鲁晓夫都佩服她的敬业精神。”
1958年,毛泽东到长沙后执意去湘江游泳,不会游泳的侯波只能端着相机守候在岸边,岸边有个很隐蔽的粪坑,只顾看取景框的侯波,一不小心就掉进了里面,还没来得及洗干净,她看到毛泽东上了岸,又紧跟在他的身后,拍下了这张别具特色的《毛泽东与顽童》。
照片里的毛泽东赤着脚的双腿沾满了淤泥,身着宽松的长袍,正与村里一个小顽童逗乐,像极了一位偶尔在儿孙面前露出笑容的威严祖父,这张照片也被一度被神化为毛泽东重回“凡间”的代表作。
▲ 1958年,毛泽东畅游长江。
▲ 1958年,毛泽东畅游湘江后在农家门口与小孩逗趣。
在侯波一生所拍摄的作品中,《毛泽东回韶山》堪称经典之作。照片中,毛泽东佩戴红领巾同一群少先队员站在一起。这张被臧克家称为“纸片上仿佛听出声音”的照片,曾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后被选入了小学课本。值得一提的是,这张照片还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依偎在毛主席左右的女孩彭淑清与男孩蒋含宇在十二年后结为夫妻。多年后,蒋含宇说,“可以说,红娘就是给我们拍下这张照片的摄影师侯波。”
▲ 1959年,毛泽东和韶山中学的师生们。
1986年9月,徐肖冰、侯波摄影展《伟大的历史纪录》开幕,这是二人的作品第一次与普通观众见面。后来,这些摄影作品还分别到上海、杭州、桐乡、广州、汕头等地进行巡回展出。侯波说,“中国有许多优秀的摄影师,由于历史的偏爱,我才能成为这样一个幸运者。而在这个过程中吃的苦和我们得到的荣誉相比,真是不值一提,一切来之不易。”
参考文献:
陈小波:《见证历史的女摄影家侯波辞世 生前口述:一切来之不易》
潘山:《侯波:镜头里的红色传奇》
推荐阅读
08-13 南瓜
08-10 繁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