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连宣|叶浅予:《中华民族大团结》是我比较满意的作品


“(1949年以后)我自己认为值得一提的作品,是1953年画的《中华民族大团结》,那是为表达全国大解放政治情感的形象化;其次是1959年接受历史博物馆的任务,以民间年画形式画了《北平和平解放》,以纪念全国解放十周年……”


编辑:廿廿鹿



 叶浅予在示范


叶浅予(1907-1995),原名叶纶绮,浙江桐庐人。中学时自修绘画。1927年到上海以绘广告和书籍插图为生,并开始漫画创作,主要作品有《王先生》和《小陈留京外史》。1938年在武汉政治部三厅美术科工作。成立并领导抗日漫画宣传队。1947年起执教于北平艺专。1954年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后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这一时期比较有名的作品有《中华民族大团结》《北平和平解放》等。


 叶浅予 《王先生》 漫画


叶浅予分别于1952年、1953年,各创作了一幅《中华民族大团结》。1953年,创作的工笔重彩中国画《中华民族大团结》是为了响应“新年画创作运动”的号召而创作的新年献礼,完成后以年画的的形式大量发行。1953年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画幅高141cm,整幅画共有41个少数民族人物形象。从服饰上,我们能够清晰地确定这些人物中有北方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族、藏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哈萨克族等,南方少数民族有彝族、苗族、瑶族、侗族等。


叶浅予 《婆罗门闲话图》 1943年


这幅画一问世,立即被印制成无数年画,人们争相购买。“民族大团结”的理念也渐渐深入人心。《中华民族大团结》是新中国第一幅记录和表达各民族关系的中国画作品,由一位具有影响力的画家创作,使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幅画中,毛主席居于画面正中间,周恩来在其旁,各族群众围绕周围,一起举杯祝酒庆贺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画历史上,如此描绘领袖和群众人物的关系,还是第一次。


叶浅予 《中华民族大团结》 1953年


一代大家张仃这样评价:叶浅予这幅画,在当时,对于国画的推陈出新,有它的重要意义,而且也是作者在创作上的一个里程碑;除了题材巨大,人物众多,在风格上,与传统绘画也一脉相承。从构图、设色、勾线、空白背景等等。技法上作品以单线勾勒和色彩平铺为主,线条工谨,色调鲜艳沉稳,带有传统年画的感觉。作品以政治和文艺主张的鲜明性成为当时新年画风格的代表。


叶浅予 《中国人民大团结线描稿》


“浅予的人物画,在这幅画之前(《中华民族大团结》),小品居多,一个人或两三个人的场面,常常是一些舞蹈的抒情题材,所以也有人说:‘叶浅予的人物画题材有局限,只能画长袖善舞。’”固然读者可以要求一个老画家,不但能创作抒情小品,而且能创作更多的史诗式的巨作。但是对画家来说,这是需要一定过程的,没有画好肖像,就不会画好群像;没有许许多多长袖善舞的小品,也不可能达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巨制。"


推荐阅读

开学季|艺术大师的大学,梦想启航的地方

09-05  南瓜

开学第一堂艺术课 了解一下习近平亲自回信的八位央美老教授

09-03  王文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