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艺术作品中的中国古代四大女英雄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人民艺术家特别推出“丰碑”专辑,与读者一起品读艺术经典中浓墨重彩的中华英雄形象。
作者:南瓜
华夏儿女多豪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涌现了无数男英雄,也有不少巾帼英雄在历史的烽烟中,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们在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背景中脱颖而出,用实力向大家证明,谁说女子不如男!铮铮铁骨,寸寸柔肠,在她们身上合二为一。她们是中国英雄史上的一座丰碑。
代父从军花木兰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诗句出自被人们千年传唱的《木兰诗》。《木兰诗》从问世起,关于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便被大量的戏曲、影视作品进行演绎。木兰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 1956年电影《花木兰》宣传海报
事实上,自20世纪初,花木兰就被搬上了银幕,如1927年,“民新”影片公司推出的《花木兰从军》和“天一”影片公司拍摄的《木兰从军》;1939年,上海“华成”影片公司出品的《木兰从军》;1956年,豫剧大师常香玉为募集资金支持“抗美援朝”战争,演绎的豫剧电影版《花木兰》。
▲ 2009年电影《花木兰》剧照
对有幸踏上“90后”小船的小编来说,印象最深的当属2009年拍摄的电影《花木兰》。影片围绕花木兰代替年迈父亲从军的故事进行展开,通过木兰在军营的生活与上战场杀敌的经历,呈现出一位具有爱恨情仇,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的“真实木兰”。影片的整体色调是冷的,木兰的形象是带有感伤、悲怆色彩的,这种表现手段与看起来不是“太圆满”的结局相呼应。弱化儿女情长强化大爱无疆的爱国主题。
携夫共战沙场樊梨花
樊梨花,大唐贞观年间人,同属中国古代四大巾帼女英雄之一。因与丈夫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而家喻户晓。其传奇故事被电影、电视剧、歌舞戏剧等多次演绎,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 1968年电影《樊梨花》剧照
《三请樊梨花》被编成多类剧种,较为著名的当属秦腔《三请樊梨花》。剧情主要讲述樊梨花丈夫薛丁山,在与其发生矛盾后,三请樊梨花出兵的故事。该剧种塑造了一位才貌双全、英雄善战的巾帼英雄形象,表现了樊梨花以国为重、不计私怨的胸怀和气度。
▲ 1983年电影《樊梨花》剧照
在1968与1983年拍摄的电影《樊梨花》,都以戏曲的形式进行呈现。主要讲述樊梨花的“事业”与“爱情”,通过抗敌路上的坎坷与感情路上的波折,展现樊梨花的传奇人生。
▲ 2001年电视剧《大唐女将樊梨花》宣传海报
在2011年上映的电视剧《大唐女将樊梨花》,在剧情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突破与想象。剧中的樊梨花是被母狼养大的狼女,通过一段神秘梦境与薛丁山相遇后,促成了两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结缘,一起为大唐的国泰民安而奋斗。
杨门女将穆桂英
穆桂英是杨门女将中的一员,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第一人。年纪轻轻,就战绩卓越,其形象多被表现在众多艺术作品中。
1959年,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梅兰芳通过京剧《穆桂英挂帅》,来表达庆祝之情。京剧《穆桂英挂帅》根据传统豫剧改编而来,把穆桂英这位人过中年、率军杀敌的巾帼英雄形象塑造了出来,充分赞扬了杨家一门以国家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高尚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操。
▲ 梅兰芳《穆桂英挂帅》剧照
在2001年,电影《杨门女将之穆桂英挂帅》上映了。影片主要讲述年轻时的穆桂英受命挂帅破天门阵的经历,在对敌过程中屡受挫折,丈夫阵亡、布阵图被盗走,但在面对这一系列打击后,她仍以坚韧果敢的毅力破解了敌方所下的圈套,在与敌军对战的道路上一步步走下去。
▲ 2011年电视剧《穆桂英挂帅》剧照
在2011年,电视剧《穆桂英挂帅》大火了一把,一时间穆桂英的英勇事迹被年轻一辈所知晓。剧情主要讲述了北宋年间,杨家将奉旨统领宋军杀向宋辽战场,与杨宗保偶然结合的穆桂英,在关键时刻巾帼不让须眉,挂帅出征杀向敌军。
自强不息梁红玉
梁红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古代四大巾帼女英雄之一。虽出身贫苦,多遇磨难,但自强不息,从卑贱出身进化为一代女将军。
1937年,欧阳予倩编写了京剧《梁红玉》,全剧围绕着梁红玉带领军队抗击金兵,在黄天荡一役中大获全胜的故事展开。剧中的梁红玉满腔爱国热情,认为爱国打仗不只是男人的职责,女子也同样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她在剧中说道:“如今打仗靠百姓,不靠元帅一个人,救国的责任重得很,须要大众来承担。”
▲ 1940年电影《梁红玉》剧照
1940年,周贻白为编剧编写了电影《梁红玉》。剧情以史诗为根据,加以艺术化处理,重在表现梁红玉的忠勇之气。
英雄不问出处,小编觉得以上四位女英雄不论是何出身,只要能为创造中国历史奇迹、为保家卫国做出贡献,都足以称得上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大英雄!
推荐阅读
这位爱笑的“老爷子”走了,蓝天野、蒋雯丽等影视界同仁沉痛悼念
09-17 王文婧
09-17 郑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