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连宣 |《拥护咱们老百姓自己的军队》:那年延安的“拥军运动”
1938年赴延安,在陕北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创作了大量优秀版画作品。1942年在重庆举办的全国木刻展览会上,徐悲鸿先生称赞古元是“中国艺术界中一卓绝之天才”。1952年古元调入人民美术出版社,任创作室主任,1959年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授,1979年任副院长,1983年任院长。代表作品有《运草》《铡草》《减租会》《烧毁旧地契》《人桥》《刘志丹和赤卫军》《枣园灯光》等。出版有《古元木刻选》《古元水彩画选》等。
编辑:廿廿鹿
抗日战争开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区的美术工作者充分利用年画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创作了一批鼓励军民抗战和发展生产的“新年画”,这些“新年画”在艰苦的战争的岁月中,起到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重大作用。1939年,为了配合春节下乡宣传,延安鲁艺美术系开始刻了两幅年画,分发给解放区的农民。1943年冬,在延安、绥德、关中、三边以及兴县等地区,开展了一个新年画的创作运动,并选取了各地佳作四十多种,创办了街头流动展览会。在这次展览会上,古元的《拥护咱老百姓自己的军队》,就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新年画之一。
▲ 古元肖像
古元在南泥湾创作的这三幅木刻作品,可以说是他关于军队主题创作的重要尝试,对比来看,刊载在《解放日报》上的两幅木刻作品具有明显的写生画特点,而《拥护咱们老百姓自己的军队》则是用一种全新的形式语言和叙事结构刻画人民与军队关系的主题创作。最早对这幅画进行评论的是诗人艾青,他在1946年6月13日所作的《<古元木刻选>序》中描述了画面内容,评论这幅画表现了“人民与军队的亲密关系”。
▲ 古元 《拥护咱们老百姓自己的军队》
画面最上面是一行“拥护咱们老百姓自己的军队”的标题文字,标题以下按上下结构分成四个区域面积不等的画幅。不过,四幅画面的关系并不是一个连贯情节的叙事结构,而是围绕同一主题展开的四幅独立故事画。第一幅画中,一位穿戴整齐的长者伸出双手紧紧握住迎上来的士兵,另一名士兵则双手捧合、欠身致意。长者身后跟随的是一支举着旗帜、扭着花鼓舞、赶着羊群骡马的欢快劳军队伍。第二幅画,左边是一位肩扛长矛的民兵正在组织担架队运送伤兵,抬起的手中拿着一封信;中间是一名妇女给战士送茶水;画面右边的民兵,手握长矛,腰间别着手榴弹,他身后的一只帐篷,暗示他正在站岗放哨。第三幅画表现的是一幅送别参军的场面,最右侧身着军装的青年,正回过头向身后的送行人群招手道别,头上扎着的布巾和肩上的行李表明他还尚未入伍,是预备去前线参军。第四幅画面反映的是边区“抗属”家庭的生产劳作。以正面的窑洞为中心,形成左右对称式构图。窑洞前一名年轻女性正在纺纱,这一形象择选自《新旧光景》中的第十七幅。所不同的是在门窗上增添了一副对联“丰衣足食,建立家务”,横批是“光荣抗属”,明确表示这是一户“抗属”家庭。
▲ 古元 《刘志丹与赤卫队》 1957年
《拥护咱们老百姓自己的军队》就是体现这一创作意图的典型作品,运用民间年画的连环式构图和窗花剪纸的形式来表现新的内容,使画面既有民间艺术的精神,又富于新时代的生活气息。讨论解放区因配合政治运动而集体大规模地创作特定主题图像的历史现象,这类图像的体裁主要是年画、版画、连环画、宣传画,材料的简便和可复制性使它能够切实有效地配合政治需要达成宣传和教育的目的。
推荐阅读
09-19 南瓜
09-12 王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