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头北谚语】补鼎补面盆,逾补逾大痕

2018-03-24 人文泉港


【解析】鼎:铁锅、铝锅之类的煮饭用具;面盆:脸盆。谚语意指修理锅盆的工匠把锅盆越补越坏,喻指帮倒忙。



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经济落后、物资奇缺,一些生活器皿用破了就反复修补,因此经常见到修理锅盆的工匠挑着工具箱,手持铜板(由七八片长约20厘米、宽10来厘米的铜片串成),上下打叠,一路上发出“咧、咧、咧”之声,并沿街穿巷地吆喝:


“补鼎补面盆啊!有鼎和面盆通补无……”



谁家有铁锅、面盆破了,就招呼他进来,讲好价钱,请他帮忙修补器皿。以前,泉港一带做修理匠生意的大都是莆仙人,当地人有这门手艺的人相对较少。


传说,“头北”有一个后生仔为了生计,经人介绍去拜莆田的师傅学习修理手艺。他这个人懒散,头脑却很精明,缺点是自作聪明、自以为是。正所谓“聪明明反被聪明误”,他的精明全都用在歪点子上,见师傅修补器皿的功夫那么简单,以为看一遍就懂了,根本就不上心。


俗话说“未埋三个死子,想着做土公” “看阿公举锄头掘田岸——烂烂”。只学了几天,这个后生仔认为自己学到了真功夫,就辞别师傅回家整了一套修理工具,当起了修理匠,学着师傅那样走街串巷,声嘶力竭地吆喝着招揽生意。



当他接到第一笔生意的时候,照着从师傅那里看来的技艺,依样画葫芦地用砂纸把器具打磨锃亮,接着这里敲敲,那里戳戳。然后赶紧起炉火,把铜块放进去,煨在风炉里的小坩锅,猛一拉风箱,炉火逼出蓝蓝的火苗来,铜块顷刻间熔化成汁液,把鼎翻倒,一手拿块布垫护住蚀眼的一面,一手把铜汁往蚀眼上滴灌。不料锅盆上看似一丁点的空隙,在他的手里捉弄老半天也无法修好。一群淘气的小孩子在旁边围观,看见这个后生仔忙得焦头烂额,就一同念起了童谣:“头壳犁犁无人帮,技术着看大小空,补了漏水无彩工,哎哎哎,补鼎补面盆,逾补逾大痕!”


这后生仔让孩子一喊叫,越发紧张,手脚大乱,反复打磨敲戳将原来很小的裂痕越弄越大。主人一见,觉得不对劲,见原本的小毛病给弄大了,现在更难修补了,就“呣放伊煞”(不让溜走)。双方争吵起来,引来四邻的围观。其中有个人认出他,说:“这不是某某的儿子吗?前几天还无事可干,今儿怎么摇身一变当起修理匠?这不是坑骗人吗?”



事情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只能怪自己学艺不精、手艺差劲!俗话说:“花钱消灾,钱了(损失)人无代(事)。”最后只好乖乖地赔钱了事。


这事情传开了,大家都摇头叹息取笑。后来,人们凡是遇到能力差,无法完成任务或者拜托他办事情,不仅没有能力办成,反而弄巧成拙把事情办砸的人,就说:“没料到他会‘补鼎补面盆,逾补逾大痕’”。暗指这个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这则谚语告诉人们:凡事要虚心求知,不要浅尝辄止、脱离实际,不可主观臆断地理解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否则,不利于自身的成长和事业的成功。


往期回顾

◆ 【学习时刻】里程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高票通过

◆ 【学术交流】闽林始祖与“妈祖”文化

◆ 【乡约春天】待到山花浪漫时,你在丛中笑…


来源:《泉港俗谚趣话》(摘录)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方云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