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交流】峰尾历史文化古街溯源及人文历史

2018-04-18 人文泉港


题记

泉港峰尾古街又称“峰尾历史文化古街”,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人辈出,是闽南“海国文明”的象征,亦是泉州“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街溯源


《海城峰尾》

泉港峰尾半岛始于商周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时归属越地,秦时为“中郡”。隋、唐时就已成为一个闻名退迹的地方市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属惠安东北“城山多”,后隶属“惠音里”。半岛内著名的圭峰塔始建于元代。其时,峰尾卢琦登科入仕,系元闽中文学四大名土、全国十八良吏之一。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建峰尾古城,以御倭寇和海盗,城内建有四向纵横的东街、西街、南街、中街和后街。古街拥有23家商铺60多家行店,城内以刘家为主的商船渔船达300多艘。

《峰尾渔港》林建祥摄


明清时期,峰尾人奔走上海、浙江宁波、沈家门、汕头、香港等地经商贸易,开辟300多条海上通道。那时的峰尾古街热闹非凡,成为著名的“闽南小上海”,也是莆仙闽南赴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远洋海外、迁居谋生的重要通道。



人文历史



一、东南巨镇与海国文明的象征


《圭峰塔》

峰尾古城圭峰塔上刻有“作东南巨镇,起海国文明”的石雕碑联。据史料记载,峰尾自古就是名埠渔港、东南巨镇。2013年10月,泉港区在峰尾举办中国古代“海国文明”研讨会,海内外40多位专家学者多方论证:峰尾是中国“海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明郑和下西洋的古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船,均出自峰尾黄氏造船世家的技艺。此外,海峡两岸信仰妈祖文化,泉港“北管”入台并传播东南亚和日本,古街诸多历史名人和文物遗迹,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宝贵的人文价值,堪称“东南巨镇”与“海国文明”的象征。


《峰尾古城一角》许师伟摄

峰尾历史文化古街是闽南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峰尾人的精神家园。古街建筑始于唐宗繁华和明清年代,至今仍保留古风古韵,规划宏大、精雕细镂、错落有序。随着渔业商贸的兴起,峰尾人致力发展渔街、商街和海产品交易市场,拓展外海渔场,设立外派机构,引进晋商办票局,呈现出一派“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的繁荣景象。从唐宗的“小街”到明清名闻远洋的“小上海”,峰尾古街历经风雨沧桑,见证了一个个乡贤名士的成长,镌刻着峰尾时代发展的印迹。


二、海洋文化与东亚文化的典范


《北管音乐与古船技艺》

明末清初时,随峰尾人远洋谋生和迁居海外,民间音乐“北管”远播台湾及东南亚和日本地区。其中,日本琉球民间音乐《四大景》与泉港的《四大景》相似,有词无调的《相思病》与泉港有曲无词的《银纽丝》是同一首歌;由峰尾黄氏建造的20多艘古船,记载着600年前郑和下西洋首次远航的伟大壮举;峰尾人协助郑成功制造战船,在收复台湾中立下不朽功绩;名人卢锡承蔡襄委托主持建造洛阳桥,堪称古代桥梁建筑的典范;峰尾人信仰“海上女神”妈祖,也传播至台湾和东南亚等地。东亚文化与北管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传承发展,维系着海峡两岸和东南亚地区的史缘、文缘和血缘关系,成为峰尾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圭峰文化传承》


峰尾是泉州文化名镇,是福建省确定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之一。古城内有圭峰塔、卢琦故居、北管乐坊等17个人文古迹。乐坊、古船模被确定为首批闻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展示点,北管音乐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圭峰塔和东岳庙系省级文化保护单位,古船模工艺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正鼓”“织渔网”技艺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城古街列为泉州市摄影创作基地、美术写生创作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峰尾古街有国家级、省市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多处,有古遗址、碑刻、名人古居10多处,有宫庙、庵寺、祠堂、社府、书堂书院30多处,还遗存有“乌乌沙门总兵府”古迹……


三、名人志士与奎峰文化的杰作


《古街 古居 古祠 古风》

早在宋朝,峰尾古街就已成为泉州东北部与莆仙两地商贸文化交流中心。在峰尾古街上,居住着平民百姓和商人,集聚了众多历史名人,“书香半岛”“东南名街”也因此名声鹊起。元代泉州府当科唯一进士卢琦和名人卢锡,宋代卢仁一家三姑表兄弟先后同登进士,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曾前来峰尾授学讲道。明清时期的圭峰,私塾、学堂、书堂等私学教育遍布古城大街小巷,先后有刘章天、刘汝文、刘大用、郑君南等15人中过进士、举人、贡生或成为“国子监太学士”“国子监学士”等。追随太平天国的女杰“邱二娘”,在近代抗清反封建斗争中谱写了一曲闽南妇女勇于抗争、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赞歌……这些历史人物成为圭峰文化的主流,激励着一代代峰尾人大浪淘沙、百舸争流。


《圭峰人家》

近年来,峰尾人在现代化城市进程中,始终秉承“保护古街,严禁拆建,另寻空间,向外拓展”的理念,守望渔乡人的精神家园。如今,古街风貌依旧、原状不变,街巷纵横交错、曲直有序,两侧店铺鳞次栉比。古街路面卵石铺砌、色彩斑斓,别有一番古韵诗意。街是商业店铺的集中所在,巷是连接各住居院落的入口。从街到巷再到院落居家,古街成为峰尾人的必经之道。元代卢琦、宋代蔡襄、南宋朱熹等良吏贤达,都是踏上这条古街走上人生仕途,成为一代名人志士。漫步古街、赏玩古迹、沐浴古风,令人流连忘返。


往期回顾

◆ 今天刷颜值,明天看气质!为“生态泉港”建设打call

【精彩回放】泉港社科资讯盘点(十五)

【头北谚语】饲狗甲别人看门


来源:《峰尾历史文化古街可行性研究探索》(作者:郑其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方云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