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讨论:科学难道也有国界吗?我们该如何应对!
昨天,国内著名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发表了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于文强教授的署名文章,文章回顾了该课题组“颠覆性创新”(核内 miRNA 可通过结合 enhancer 激活基因表达)的发现历程,令人苦闷的是,文章投稿一波三折,从国际顶级期刊一路退到影响因子不超过5的杂志,终于在2015年10月22日被 RNA Biology 接收。而今年3月9日,Cell 发表 MIT 的 Phillip A. Sharp 和 Richard A. Young 等人类似的研究成果。
于文强教授的 RNA Biology 文章
Phillip A. Sharp 和 Richard A. Young 是谁?Phillip A. Sharp 现为 MIT 的 Institute Professor(最高的学术级别),1993 年因发现 mRNA 可变剪接与 Richard J. Roberts 共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 Richard A. Young 同为 MIT 教授,是表观遗传学领域大师级的人物,也是 super-enhancer 的发现者。
Phillip A. Sharp 等的 Cell 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这篇 RNA Biology 文章也曾投向顶级杂志,但被拒多次,此外 Cell 文章并未引用 RNA Biology 文章。于老师的惨痛经历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为何类似的结果,于老师的“颠覆性创新”研究发表在 RNA Biology,而 Phillip A. Sharp 等以生物信息学分析为主的论文发表在 Cell?为何这篇 Cell 文章不引用 RNA Biology 文章? 科研歧视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那些处于相对劣势的科学家能做些什么?
本文整理了于老师文章发布后的多方评论,希望读者能够正视科研歧视,通过更多有效的途径避免重蹈覆辙,让自己的“好货”卖出好价钱;即使遭遇了科研歧视,也不要灰心和愤懑,始终保持“我待科研如初恋”的乐观态度,时间会证明一切!
科研歧视确实存在
于老师的文章发布后,很多一线的科研工作者感同身受,分享了他们不为人知的心酸故事:
超超:您这个已经很不错了,好歹还是发了,当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研究生做出了与一般观点不尽相同的结论,我的文章直接被国内某知名杂志退稿,理由居然是未见过类似结论,八个月后,美国著名的某实验中心做出了类似的结果,并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上。
Walden :不同的领域,相似的故事。我在美国这边,我们实验室几年前发了一篇文章,在我看来思路非常棒,落到了一个5到8分的杂志上。最近MIT的一个组用完全相同的思路作为卖点,上个月发在了 Nature Biotech 上,而且几乎可以说是有意没有引用我们的文章,因为他们思路的叫法就在我们文章的题目里,不可能看不到。然而文章里还是自称“首次”。老板也表示非常惊讶。这种事 业内能怎么办呢?
林峰:我一辈子都是类似的经历,从我自己做博士生起一直到现在我的博士生继续重复这样的悲催。最近一次的经历更让人无语,由于观点和方法都很新颖,第一稿审了将近一年,审稿人加上副主编本人写了40多个问题,并表示欢迎修改后再投,我们花了一年多时间反复研究逐个回答,正文10来页的稿子,回复40多页!可是,这回杂志回复非常快!说是上次已经拒稿,不允许再投!我们写信去抗议,根本不予理睬,无语!这可是本领域最好的英文杂志。国外其实也是看圈子的。可叹咱们没有国际学术话语权。
雨林枫杨:于老师说的好,我之前读书时做 APA 的研究碰到的也是同样的问题,也为徐安龙老师惋惜,同样的东西甚至比别人的好人家发 Nature,国内 PI 只能 Genome Biology……其实也是由于科研大环境问题吧,希望国内老师在科研圈话语权越来越大后能解决这个问题,也能改变国内出去的文章首先被质疑真实性的现状。
Lanyavikins:但我觉得这也体现了目前科学出版领域的一类问题,这个问题不分国界。没有不同意见就没有平等的科学讨论和进步,在科研领域大家应该对迷信权威和打压非主流声音尤其谨慎。我一个同事的文章被从 Nat Neurosci 以一个非常奇怪的流程"suggest"到了 Nat Communication 上,appeal 一轮之后妥协接受了这个“调剂”因为发了总比发不掉好。
草木:我们老板是 elife 的审稿人,JBC 审稿人,还有其他几个杂质的审稿人,院士,她曾在我们开组会的时候多次提到不要相信中国人的文章,连我自己做汇报时背景里用到中国人发的文章时老板都会问一下有没有其他研究者得到相同的结论。西方国家很多人都对中国除了大熊猫以外的东西有敌视情绪,那是他们自己的偏见,他们认为中国人的科研假的很多。科研也是有圈子的,第一篇 Nature 总是很难的,等进入这个圈子后阻力会小很多。
唐:学术界也是江湖,江湖就要讲江湖地位。
hong:我认识一个研究地球物理的美国人,由于文章得不到发表,心灰意冷,转到澳大利亚去了。
urielamuka(刘洪) :我是搞材料合成的,也经历过类似的苦涩,奈何。不过,我们应该相信努力终将不会白费!
科研歧视有很多种形式:性别歧视、国别歧视、学术地位(学校)歧视等。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选择这些外部因素,而且也没有刻意选择的必要。一方面,我们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去,另一方面,也很有必要采取更多有效的措施,让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应有的认可!
推销自己的成果
虽然互联网提供了全球信息共享的媒介,我们可以快速地了解全球各地最新的研究成果。但是,科研论文实在太多太多,穷尽一辈子也不可能看完。因此,为了让科学界承认你的研究成果,不仅仅需要埋头苦干,还需要积极地推销自己地研究成果!
丁GW:持之以恒的研究,宣传和推广也是有必要的。于老师课题组系统地做这个事情,会获得越来越多人地认可。
Xiaqing Zhao:在美国的学术界混迹若干年,感觉中国的研究者或者国内背景的研究者有两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导致有趣的结果不能造成更大的影响。第一是没有融入圈子,融入圈子不是拉帮结派混山头,而是在一个相对比较大的范围内有一定的曝光率,能够参与到对一些大于一个实验室关注范围的问题的讨论而不是自己闭门造车,最后投 paper 的时候至少不要让别人一眼看去觉得是来自一个 nobody 而先入为主地怀疑结果的可靠性,总得来说就是要让人家觉得你是一起玩儿的小伙伴之一。第二是写 paper 的时候不善于把自己的结果放到更宏大的背景里,有一说一当然很诚恳,但是如果连研究者自己都不思考或者不点明这个具体的结果能够怎样帮助回答对一个比较宏大的问题,难道还指望读者来开脑洞么?
草木:中国的研究者们也不善于在本领域内扩展自己的圈子,本领域的外国人都不知道你,那你就没有什么影响力。去德国开好多次高级别会议,日本人新加坡人台湾人澳大利亚人韩国人印度人都有 speaker,但是没有中国人,听众都少有中国人,中国科研的整体影响力还不够,研究者的影响力太弱,存在感太弱。
看淡影响因子,争取首发权
关于影响因子的讨论实在太多,很多诺奖获得者的获奖成果就发表在一些低影响因子的杂志上。国内评价体系对影响因子过于迷信,但是对科研工作者本身而言,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创新性,争取成果的首发权才是关注的重点,相信历史会记住那些开拓者。
杨晓峰:以刊物影响因子来衡量论文的水平,在国内很流行,一两个 peer reviewer 怎能识别文章的深远价值,并且高影响因子杂志为了防止滥竽充数,又滤掉一些。
臧玉峰(ZANG Yu-Feng) :我以主要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中,我最满意的、也是我的文章中被引用非常高的文章之一的,当时被4-5个杂志退稿,最后发表在影像因子只有约1.5点杂志上。
LanLan: “我在顶尖杂志发表了许多文章,但最好的文章是发在 Genes Cells 杂志上(IF=2.48)”。 我不认为 CNS 是代表最高水平的研究,很多亮点其实都淹没在3分以下的文章里。
小杨yax:所以,像 PLOS ONE,SR 这种期刊确实具有存在的意义。
元也也 :很正常啊,所谓颠覆性重大突破,就是现有很多人看不懂的,当然不敢发,不敢为你背书;而名声显赫的科学家之所以能发,更多的是用他自身的信誉背书。其实,working paper 应该是这个机制的补充,投稿的同时发到工作论文网站上,后面即使有人做出,也可证明谁先谁后。(小编备注:Working Papers are pre-publication versions of academic articles, book chapters, or reviews. Papers posted on this site are in progress, under submission, or in press and forthcoming elsewhere.)
平安的爹:前阵子有个有意思的发现,考虑到人微言轻,特地拉了个美国的 PI 合作,现在双方合作快完成时,合作者说他的力量还是有限,为保万无一失,他又拉来一个美国科学院院士入局,无论内外,都是圈子文化啊!作者也不必感慨,首发权还是最重要,诺贝尔奖可不看影响因子啊。
Caiming Tang: 深有体会。你想颠覆别人的理论,肯定会遭遇抵抗。遇到这种情况,重要的不是将颠覆性发现发在何种级别的期刊上,而是确保自己的首发权。
申请专利
DX:我个人建议更重要的是,开发一些商业应用,申请到专利(国内、国外的),商标,把成果转化成商业价值,不光只依靠经费做研发。
办中国人自己的杂志
这个层面不是科研工作者能够决定的,需要国家层面的支持。一方面,科研机构对国内外期刊一视同仁;另一方面,科研工作者也要敢于把自己的创新性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上,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渔盆是洋大人的: 所以说中国自己办主流期刊的重要性之一就是争夺话语权。
糖翁:为啥我们中国的杂志就没有顶级的?这必须仰别人鼻息,可悲!
时间会证明一切
张玉波:还是需要重视研究本身,金子永远不会被埋没,影响因子和科研考评才是浮云,与君共勉!
怀聪 biox:虽然开创性研究的结论并没有第一时间被认识到,但是于老师这个研究一定会被后来人反复膜拜和引用哒!
韩:金子总会发光,不管经过 50 年还是 100 年。您挖的金矿无人能抹杀,毕竟谁先谁后有记录的。
ddl:影响因子本来就只是区分杂志影响力的标准,结果被滥用变成评判文章价值的标准了,个人以为只要得到的结论是原发首创且经得起考验论证,将来对人类对社会对科学会起多少作用都不该用一个数字去评判,谁能盖棺定论呢?这样会湮没真正重要的内容。
科学虐我千百遍,我待科学如初恋
写在绿叶上的童话:做科研真的需要情怀,要不然会被虐哭~
DSH:(这是)身边的故事,科研不仅需要情怀与运气,还需要日以继夜的努力与愈挫愈勇的决心!
胡:为复旦大学制作探索、矢志笃行的于文强老师点赞!今天“科学虐我千百遍,我待科学如初恋”,希望每个人“科学虐我千百遍,我待科学如初恋”的一天早日到来!
正如于文强教授说的:每一个科研工作者都有被科学难题折磨过、被编辑和审稿人虐过的经历。没有最囧,只有更囧!但科学就是科学,科学虐我千百遍,我待科学如初恋,谁叫你喜欢呢?明知是个坑,还是要跳! 明知有风险,还是要尝试,因为无限风光在险峰!
特别感谢于文强教授提供的素材以及《知识分子》的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