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学生“遇见”苏轼前,已经研究过鲁迅和雾霾……

2017-10-11 曾金秋 裴剑飞 重案组37号



十一长假刚过,《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在朋友圈迅速走红。文中展示了几份清华附小2012级4班的同学们,有关苏轼的小课题报告:

苏轼诗词中哪个词出现频率最高?苏轼诗词中出现的景区哪个品牌价值更高?除了诗词以外,苏轼还有哪些才能?苏轼的“朋友圈”又是什么样的……这些冷门问题,引发朋友圈的热议转发。

对于小学生们的调研成果,有网友认为,这些报告或为家长所作。针对这些说法,校方对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表示,家长只参与了一些技术性的细节部分,大多数内容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学生们在此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


全文2651字,阅读约需5分钟。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2012级4班教室里,窗台上摆放着孩子们在体育比赛中获得的奖杯以及平时阅读的部分书籍。  新京报记者朱骏 摄


小学生大数据研究“另类”苏轼走红网络

 

10月9日,一篇名为《当小学生遇见苏轼》的文章被发表在公众号“清华附小2012级4班”上,很快,此文刷爆朋友圈,截至10月11日17时30分,文章的阅读量已经突破十万加,收获了7000多个赞。


本次小课题中2012级4班共完成23份课题研究报告,研究方向各有侧重:既有《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还有《今人对苏轼的评价和苏轼的影响力》、《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心情曲线》、《苏轼vs李白》等几篇“研究成果”,更是令不少人大呼“惊艳”。


比如在报告中,学生们通过电脑程序,对苏轼的3458首诗词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子由”是苏轼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在《苏轼诗词全集》中共出现229次,“足可见苏轼与弟弟子由之间的手足情深。”

 

另外,“归来”一词共出现157次,“归去”则出现92次。学生随即展开思考,这样用词的原因是因其总是在到处云游吗?通过进一步分析诗词创作的年代,结合苏轼被贬谪的经历,学生发现,“苏轼一生三次被谪,每次被谪结束之后,苏轼诗中'归来'出现的次数就会有所增加。”

 

还有同学带来了《人杰地灵——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分析》。该文章指出,苏轼一生云游过很多地方,在诗词创作中对美景更是毫不吝惜赞美之情,已然成为了不少风景名胜的“文化符号”,那么苏轼在这些景区的品牌价值几何?

 

起初,学生逐一查找了苏轼诗词中的景点,尝试后发现工程量太大。后来将研究范围缩小到国家5A级景区,由于这些景区相对好找,并且占据了70%的旅游收入。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2012级4班调研报告


统计结论显示,共有27家国家5A级景区在苏轼的诗词中出现过。报告提到,假定景点接待人数与景点价值之间有对应关系,即可粗略得出这些景点的价值。再以苏轼为该景点写诗的次数,按比例折合成其对该景点的无形资产贡献,最终估算结果显示,苏轼在他“推广”过的5A级景区中的品牌价值大约在26.75亿到128.70亿之间。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2012级4班教室里,墙上贴着孩子们创作的“苏轼”主题的书画作品。  新京报记者朱骏 摄


家长参与调研?只给予细节上的帮助

 

赞誉的同时,一些评论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文章是否反映了小学生的真实水平?”“孩子们的表现是不是家长的功劳?更有网友直接提出:“没有清华爸爸,小学生还能遇到苏轼吗?”

 

苏轼课题中,家长到底参与了多少?2012级4班数学老师易博介绍,家长只在一些细节上给予帮助,比如寻找计算软件,绘制折线统计图等,剩下的数学分析都是学生自主完成。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在校三年的锻炼,已经做了十几次课题研究,掌握了基本的调查方法,现在写上一篇调查报告已经问题不大。他认为,探究式学习让课程更加严谨,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2012级4班课题研究小组的聊天记录。


对此,班主任连洁说,上学期开始,老师便指导学生精读苏轼诗词。本学期,学生们综合各学科知识,并通过查资料、做问卷做了不少关于苏轼的调查,“昨天晚上,有一个家长给我发微信,特别详细地列出了他参与的部分。”整个国庆节假期,连洁都在陪孩子们完成调研报告,“在报告成文的过程中,每个文字确实都是孩子们自己一个键一个键敲出来的。”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2012级4班教室里,副班主任易博在收拾办公桌上的东西准备下班。为了节省办公成本,同时更好地让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该校的班主任老师全天都在所负责的班级教室办公。  新京报记者朱骏 摄


班主任课堂办公 与学生像朋友

 

10月11日下午,探员在清华附小采访到了校长窦桂梅。校长介绍说,该校隶属于清华大学,学生大多数是清华大学教职工子弟,学校教师队伍中一共有4个博士、62个硕士,同时,该校将男老师比例控制在百分之四十左右,并在每个班设置两名班主任,实行男女搭配,不同学科搭配。班主任不设专门办公室,直接在教室内办公,工作时间都在和学生接触。

 

在这样的环境下,附小的师生关系更像朋友。2012级4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连洁说,班里调皮的同学甚至都破译出了数学老师易博的手机密码,平时查资料会“自觉”使用,而她本人干脆不设置密码。

 

前段时间,手机游戏“王者荣耀”在学生中间非常流行,易博感到好奇,也玩了几次。他发现,这款游戏角色全是历史人物,和学生讨论过后,两位班主任决定为班级购买一批历史书籍,鼓动学生查历史资料,了解人物生平。

 

为了拉近学生彼此间的距离,两位班主任在班上只设学科代表,不设其他班干部。“不希望小孩子从小就有上下级观念。”遇到课题组讨论时,老师会从学生中轮流选出一名主要负责人,组织讨论和研究。遇到下一次课题研究,再将原来的团队打散,重新组建。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老师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学生们会经常参与课题研究。  新京报记者朱骏 摄


校方:四年级学生已对研究课题“习以为常”

 

“大家看到的只是三年积累的成果,事实上,学生们从三年级开始就已经在进行各种课题研究。”校长窦桂梅表示。

 

连洁介绍,她从二年级开始接这个班,学生人数每年都在变,有的选择跟随父母出国,也有从国外回来的,个体差别较大。如果仅依照义务教育规定的课程来学习,学生进步空间有限。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性,学校提倡老师带领学生做课题研究。

 

三年级下学期开始,附小的学生先后做过十几次课题研究,包括“种子生长日记”、“地铁雾霾影响”、“操场实物测量”等等。写“种子日记”时,学生需要每天记录种子的生长速度、叶子变化等等,再对数据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总结,一些学生从中理解了平均数的概念,“刚好是我们接下来准备讲的。”连杰说。

 

研究鲁迅时,有学生甚至总结出了鲁迅的理财经验,“他喜欢买房子。”学生还发现鲁迅爱吃辣椒、爱看电影。此外,研究还包括鲁迅的写作习惯、着装风格、喜欢的颜色、恋爱经验等等。


研究地铁雾霾影响时,一名学生在家长陪同下去了北京的七个地铁站,分别测量空气指数,得出了“地铁空气质量与地面相差无几”的结论。他呼吁人们进地铁也要戴口罩,并建议有关部门在地铁站加设空气净化设施。

 

窦桂梅介绍,课题研究强调学科整合,这就需要老师具备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招聘环节,学校就非常注重老师的综合素质。组建课题组时,由语文、数学、科学的老师合作,老师为学生寻找有意义的选题,熟练后,再由学生自主选题。


通常,学生初次自主选题,都难以避免“大而空”。因此,老师会先设置七到八个研究方向,再细分下来,就能形成几十个小课题。接下来,就是查资料、问卷调查、分析、答辩等环节。

 

该班的易博老师本科学习基础教育,硕士学数学,擅长数据研究。为了教学生写研究报告,易博写了整整一黑板的报告规范,并教学生设置各种问卷。答辩时,班上专门设置了评委,遇到答不上来问题的,由评委提出建议,在老师指导下重新修改。


 

新京报记者 曾金秋 裴剑飞

编辑 王巍

校对 郭利琴







往期重案回顾:

白化病“演说家”刘吟:“我们只是外观不一样”

“蚂蚁短租”房东遭遇“搬家式”盗窃,平台对房客身份无验证

朋友圈“投票”变味,成“烧钱游戏”

卧龙无人区三被困驴友已找到,他们或属于违规穿越

花1分钟看下寻人启事,帮两位消防员寻找他们的父亲

天安门广场最小“战友”,国庆要和警察爸爸在一起




本文为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以下为推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