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包拯真是清官?明明才六品,为啥年入百万?

看鉴君 看鉴 2021-10-21


诸多80后、90后,甚至我们的父辈,在没有互联网,看电视还需要装“大锅盖”的年代,一定看过电视剧《包青天》。


如今看,那时候的画面很粗糙,剧情也难免有鬼畜的地方,可是现在提到包公,最经典的形象依旧是金超群那版,还有何家劲与焦恩俊两个古装美男塑造的“展昭”。



曾几何时,何粉与焦粉还因为谁是最经典的展昭展开过骂战。


但是,这样一部经典的电视剧,却犯了很严重的错误。



01

包爷究竟几品官,该穿啥衣服?

包爷上班打卡在开封府,担任着首都市长的职务——开封府知府。


甚至,在一些场合,人们会称呼他为“包相爷”。



你看他,动不动就怼庞太师,还敢和皇帝叫板,开封府那几口铡刀,不知道葬送了多少不法的皇亲贵族。


简直不要太威风。


但是,翻看宋朝官制,并没有知府这个官职,包公的职务是“权知开封府事”,就是暂且管理开封府的事务


这么多年,我们竟然不知道,包公是个“临时工”



大宋还规定,下一任的皇帝,才是法定的开封府尹,包爷不姓赵,转正是没戏了。


可是,我们都知道包公年薪折合现在,也超过了几百万,一个临时工哪有这么多的钱?


这就要说到宋朝的官制了。


宋代官制分为官、职、差遣。



包公在开封府当临时工的时候,官是右司郎中,职是龙图阁直学士,差遣是权知开封府事。


官是他的正式编制,对应的是领薪水和官服的颜色;职是他的荣誉头衔,代表着国家看他骨骼清奇,把他当未来的重点培养对象,差遣才是他正式需要管理的事务。


右司郎中是六品官,龙图阁直学士是从三品。


宋朝皇帝规定,官高于职,领本官薪水;职高于官,那就领职的薪水。



但官服必须按照官的品级。


宋初承袭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


元丰改制后,规定四品以上服紫色,六品以上服绯色,九品以上服绿色。


也就是说,包爷薪水和权力都不小,但必须穿绿色衣服!



按照包公那肤色,妥妥的埃托奥转会到了北京国安,有木有?


除了衣服的颜色,还有无论是《包青天》还是后来的《少包》,宋朝大臣的官服上总有各式的图案。


实际上,这是不存在的,电视剧取材于戏曲,戏曲在明朝变得繁荣,其实是明朝的官服。


宋代官员区别品级除了服色,并不靠胸前补子的图案。



拿官员的祭服衮冕来说,衮冕的旒代表着官员的品级,品级越高,旒的数量也就越多,最高为九旒。


朝服则有三种,分别为进贤冠,貂蝉冠,獬豸冠,“皆朱衣朱裳”,均服于大朝会时期,中书门下则“冠加笼巾貂蝉”,而冠上加“獬豸”是御史大夫、中丞独有的标志。


与衮冕的旒一样,进贤冠的梁也是区分官员品级的重要标志。



02

宋代皇室的服饰

除了宋朝的官服经常被错用,皇帝的衣服在影视剧中也不标准。



宋因唐制,皇帝的衫袍一般是黄色,但不是影视剧中那种明晃晃闪瞎观众眼睛的颜色,而是赭黄、淡黄,还有宋朝皇帝画像中常出现的喜庆大红色。


还有就是,宋朝皇室的衣服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穿着。


据《宋史》记载,天子之服主要有七种。


衫袍是皇帝大宴和平常上朝时所穿的衣服。



窄袍,“便坐视事则服之”,即用于平时理政。


御阅服,“以金装甲”,是皇帝的戎服,骑马阅兵时所穿。


其中,大裘冕是皇帝祭祀昊天上帝与五帝时所穿的衣服。


天子衮冕十二旒,是“祭天地宗庙,朝太清宫、飨玉清昭应宫景灵宫、受册尊号、元日受朝、册皇太子”的衣着。



宋代的章献明肃皇后刘娥,被史书评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在去世前不惜背负骂名坚持穿天子衮冕祭天,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自己未做皇帝的遗憾。


这两种服饰都是极重要的场合才会穿的,很多皇帝一生中都不见得会穿上几回。


至于通天冠和绛纱袍,“大祭祀致斋、正旦冬至五月朔大朝会、大册命、亲耕籍田皆服之”


看过《清平乐》的朋友应该有印象,宋仁宗赵祯册封皇后曹氏以及元旦朝会接受大臣的朝贺时,都穿戴过这套服饰。



而履袍,则是皇帝在大礼完毕后,乘平辇所穿的便装。


后妃之服,有祎衣、朱衣、礼衣、鞠衣四种。


祎衣,“受册、朝谒景灵宫服之”;朱衣用于朝见皇帝;礼衣为宴见宾客之服;鞠衣,是后妃行亲蚕之礼时的衣着。



03

宋代平民的服饰

宋代的平民百姓衣着也有各自的特点。



男子上身以圆领袍为主,此外还有深衣,紫衫,凉衫,毛衫,葛衫,襕衫等。


深衣,即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因“被体深邃”而得名,雍容典雅。


凉衫披在外面,因色调为白色,属于冷色调,故称凉衫。


紫衫,“本军校服”,宋室南渡后,士大夫一度也穿这种服饰,便于战事。其后朝廷严禁“以戎服临民”,导致紫衫遂废。



毛衫和葛衫,分别以羊毛和葛麻织成,因质地不同而得名。


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近于官服,其下前后裾加一道横幅,始于唐代,流行于宋代,“进士及国子生、州县生服之”。


此外,还有一种长袍,内有棉絮,亦称为长襦,样式有宽袖广身的,也有窄袖紧身的。


官员穿锦袍,平民百姓穿布袍,没有官位的文人则穿白袍。



劳动人民多穿襦、袄,贫困百姓则常穿粗麻布制成的短褐。


相对于男服,宋代女服款式更多,服色也更加多种多样。


一般来说,宋代女性夏季穿衫,冬季穿袄,上衣通常是浅色,以清秀为雅,下裙多为深色,以艳丽为美。


宋代女裙以长裙为主,多以罗纱制成,且有各种各样精美的刺绣。裙色很多,有红、黄、绿、蓝、青等。



“石榴裙束纤腰袅”,说的是当时最为时髦的“石榴裙”。还有一种“旋裙”,前后身开胯,方便骑乘,为女性外出骑驴时所着。


除此之外,大袖衫也是宋代女性颇为喜爱的服饰之一。


当然,提到宋代服饰,绝对不能少了神奇万能的背子,上到皇帝后妃,下到商贾乐伎都可以穿,不限男女,也不分高低贵贱。


由此可见,宋朝的服饰文化同样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如今的中国人穿衣服除了讲究舒适得体,一般追求简洁质朴,大方自然,这种审美观就深受宋朝人的影响。


但是这中间却有个矛盾。


宋代的服饰既然更倾向于质朴、洁净、自然,那么在款式和色彩上就要弱于唐代。


但是宋代的丝织业非常发达,上到京城开封,下到许多州县,都设有专门的机构和作坊,从事各种绢帛、丝织品的生产。



欧阳修曾有诗“孤城千枕水,千室夜鸣机”,正是宋代丝织业繁荣的写照。


从服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来看,宋代并不亚于唐代,甚至超过了唐代,却为何没能彰显出唐代那种绚烂多姿呢?


解开这个迷思,就是我们本期超简公开课·服饰篇的主题。


我们本期节目邀请的首席传承官是陈诗宇老师



陈老师是《艺术设计研究》服饰研究栏目主持,《国家宝藏》服饰顾问。


从事古代服饰文化以及传统工艺美术相关题材研究出版十余年,曾采访数百项传统工艺技艺,参与、组织多项服饰复原与博物馆展出策划,并在十余家期刊撰写系列服饰考证文章或专栏数十篇。


陈诗宇老师认为,“做戏也要做得真,影视表演服装理应还原真实历史”,而服饰,正是大家最直观感受“大宋风华”的一个入口。



一种文明气质,必然会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衣着形象及造型,只有把握住真实的信息,才能够真正地呈现出那个时代的风貌。


唯有此,才能让更多人来认识美好、发现美好和传递美好。


长按识别二维码,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更多精彩内容,戳下面朝代:秦朝 | 唐朝 | 宋朝 | 明朝 | 清朝  闲谈:苏轼 | 吕雉 | 韩信 | 猪毛 |慕容复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开启探秘之旅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