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狼图腾》神话了的游牧文明
前几年“大红大紫”的狼图腾又一次将游牧民族带上了银幕,其中的经典台词:“成吉思汗就是向狼学的打仗”一语更是将游牧文明中的狼性向世人展现的淋漓尽致。
那么游牧文明为什么这么具有“攻击性”?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下的军事制度到底哪一方更好?清又为何可以完成大一统?本文就做个简单的分析。
这里要划一个重点:粮食!
对于各代君王,哪怕是现代来讲,想要维持稳定,单靠政权是不够的。毕竟“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要想人民卯足了劲儿干,必须要先把肚子填饱。但是想要填饱肚子的前提是什么?当然是要足够有钱!
所以大量的人走了自产自销自卖的路子:我自己种粮,不仅吃,我还卖。而这种情况,极大地促进了农耕产业的经济循环,产生了更大的经济力量。
经济有了,就可以发展科技了。而科技还能促进军事力量的发展,从而导致军事制度的变革。所以,粮食=军事实力,emmm,也没啥大问题。毕竟物资的数量直接决定一场战争的成败。
但是同样的方法,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就没有那么契合了。毕竟作为一个一年四季都在旅游的部族来说,耕地简直就是奢望。演变而来的常态就是:到山吃山,遇水吃水。
当然,在旅途中部族也会遇见一些“本地居民”,于是心里便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抢!反正吃不饱是死,抢也是死,倒还不如直接下手。更何况,“驴友们”的抢,那叫发掘本地宝贵资源,能叫抢吗?
既然要抢,就要抢出风格,抢出水平。所以游牧民族大多都是全民皆兵的状态,军事单位也常常以部落单位来计算。这样也能实现更加“团结”的抢。所以游牧民族往往是以部落的大小来体现战斗力的强弱。
但对于军队来说,只有矛尖锋利是不够的。想要当成常胜部落,铁律必不可少。以成吉思汗为例,他的部族就实现了较为健全的各项制度。
公元12世纪时,漠北草原上出现了乞颜部、札答兰部、泰赤乌部、塔塔尔、蔑儿乞、翁吉剌等部族,生活在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流域以及贝加尔湖周围。
而他们的生活区域只有两件事情可以做,“抢”和“被抢”,除此之外还要面对南面金朝更大规模、更系统的“抢”(减丁政策)。
因为部落内部实行的是原始的“奴隶制”,所以,有了权利才能有奴隶,奴隶多了才能完成后勤补给,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战利品,更多的战利品才能换得更多的生存空间。
这样的局面直到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了占领东起兴安岭、西达阿尔泰山、南至阴山的辽阔版图,这才结束了蒙古的混乱局面,号称成吉思汗,国号“大蒙古国”,并颁布《大札撒》作为国家法典。
考虑到成吉思汗身边的众多幕僚,应该有人和他说过很久前的“商鞅变法”让秦国完成了中央集权的故事,但就算他没有听过这样的故事,一个这么出色的领导人也不会不知道“集权”的重要性。
所以成吉思汗则通过《大札撒》进行了草原上的“变法”,从而加强了自己的集权。而这次变法也可以说是为日后蒙古帝国的法治打下了基础。
首先是加强了行政的管理:将在草原上生活的人分在95个千户中。千户下设百户、十户。各千户内的人不得命令,不得离开。然后以木华黎、博尔术为左右万户。再扩充怯薛军(近卫军),扩充的对象则是千户长、百户长、十户长的子弟,借此控制草原全境。
而实行千户制的目的是管理户籍人口,管理户籍人口的目的则是为了将小部落联合成大“帝国”从而更有效的“抢”。通过千户制,可以将草原的人口被纳入国家集权管理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可以按户征派赋役和调动军队,所有在籍户口,凡男子只要到了年龄就要服兵役。
这样初步完成了军政合一的国家制度。这种制度的诞生对稳定国家政权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游牧的政权必须要有足够多的战利品做保障。那么这样一来军队实际已经成为了“枪杆子”。但是如何让“枪杆子”在战场上发挥实力,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草原地理特征使得生活在这里的人根本无地可耕,自然也就造就了他们从小开始练习骑马、射箭这两种本事,这也为他们将来成为“枪杆子”奠定了根基。
但是也由于草原上人人好勇斗狠,因此,指挥“枪杆子”的人还必须得对其有约束力。所以千户制其实也是军事司法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制度。
从管理形式上来看,从可汗到万夫长、千夫长、百夫长再到十夫长是属于垂直管理的体系,可汗下达的的命令可借此传达到每一个基层士兵,同时对于违反军令的人也会做出惩罚。
比如说在统一草原以前,草原部落“抢”和“被抢”无非就是为了掠夺财物。但是如果想要建立一个稳固的帝国,光靠掠夺是不行的,因为在“抢”别人的时候还要保证自己不被“抢”,更要保证“抢”到的战利品要平均分配。
所以在征讨塔塔儿部时,发布军令:“战时不贪财物,战利品战后均分,战时若需撤退,只可退回原阵处,退回原阵需重新力战,不力战者斩。”并将这三条军令写入《大札撒》。
这三条军令发布以后他的亲属阿勒坛、忽察儿、答里台违反过军令,战时抢夺财物,成吉思汗得知后将三人严惩。
这样一来,通过“抢”,越来越多的牧民加入了蒙古这个大“部落”,“部落”大了,领土和部众自然也多了、相应的奴隶数量当然也跟着多了,而要对那些掠夺来的奴隶进行管理,当然还是要通过千户制。
所以,根据平均分配的原则,奴隶们被分配到不同的千户,千户得到奴隶之后又提高了对蒙古这个“宗主”的归属性,进而增强了“大蒙古国”的整体国力。
事实上,游牧帝国为了“抢”而建立的中央集权体系下的千户制不仅对草原也对农耕,渔猎两种不同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的元、明、清三朝在不同文明的交界区都建立过千户制,并在此基础上增设了多处军屯。
因为军屯既可满足自身需求,又可以减轻朝廷负担。可以说千户制是对后世的一大贡献,对满清的影响更是非比寻常。努尔哈赤的八旗制正是仿照千户制而实行的,因为八旗里就有“牛录”这种单位。
只不过在管理上比起成吉思汗通过左右万户来管理95个千户,努尔哈赤只需要管理包括自身在内的八个旗主。这样做无疑让军政体系更为简单有效,换句话来说,八旗其实是千户的升级版,这也是清可以完成大一统关键因素所在。
那么既然清学的蒙古,那为何蒙古最终会被清统治?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蒙古又倒退回了部落时代。
本来入驻汉地之后,蒙古人终于享受到了富裕的农耕生活,可以不用靠“抢”过日子,这也意味着集权模式也从游牧切换到了农耕,但是元末明初的蒙古人退回了长城以北之后,还想过农耕集权的富裕生活,那除非将农耕文明的生产技术带回草原,不然就只能继续“抢”。
但是想要南下“抢”,遇见明初的明军,一定会被打的满地找牙,相信那时候的蒙古人不会这么蠢。所以重新回到部落时代互相“抢”才是正确的选择。可惜的是成吉思汗开创的“祖制”到了此时,在草原上已经失去了作用。
重新回到部落时代之后,蒙古的大汗已经无法控制草原,原先的各部落更不会管谁是大汗,总之先抢了再说。这样的情况下蒙古自然又开始了内乱,这样的内乱一直持续到了明末。
趁着此时的明军已经变成了“萌”军的时机,成吉思汗嫡系后人林丹汗的察哈尔部已经成为了草原上最大的势力。但崛起于辽河平原的后金成为了蒙古各部更为可怕的对手。
原本在努尔哈赤的时代,虽然建立了八旗制度。但是,当时旗主都是世袭,旗兵都是只隶属于旗主的私兵,这样并不利于“团结”。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刚上位时凡事也都需要看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贝勒的脸色。贝勒爷们一个不顺心,皇太极就啥也干不了。
所以即位之初的几年里后金内部基本也都在“窝里斗”。但没几年,几大贝勒的势力都被一一消除。在此之后,后金内部再也无人向其叫板。
而此时的蒙古却依然分裂,何况后金的经济条件还远胜于蒙古各部。再加上从明朝掳掠的大量人口中有不少工匠,这更加强了武器的威力(比如说火器),最惨的还是“大萌”,此时的崇祯更是到了皇权不出紫禁城的地步。所以最终清王朝完成了大一统也就不那么意外了。
说到底,不管是农耕、渔猎还是游牧,想要长期获得“产出”来提高战斗力,需要的不光是“枪杆子”,最重要的还是集权,毕竟古往今来都是制度决定一切。
本文创作团队
作者 | 吹雪
策划 |樱桃小火
编辑 | 心仪
更多精彩内容,戳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