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省司法厅“四位一体”帮扶让贫困户全部“出列”

广东普法 2022-05-10

晴时漫天灰尘、雨天污水横流的村道,实现全部硬化;晚上黑乎乎的小山村亮起中国结路灯;贫困户世代务农、靠天吃饭,如今因地制宜、产业兴农,致富奔小康的路子越走越宽……


4年来,龙坪和大胜两个省定贫困村在广东省司法厅党建扶贫、法治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四位一体”的扶贫措施下,贫困户全部“出列”。


精准扶贫显实效


“城里的是水泥路,村里却多是‘水+泥’路。”广东省司法厅派驻清远连州市龙坪镇龙坪村第一书记黄东荣告诉记者,扶贫工作队进驻之前,龙坪村集体年收入仅1.2万余元。当地的村道脏乱没有路灯,32户贫困户住在危房里,长期缺水导致近半农田欠收。留在村里的都是老人小孩,村里劳动力不足、空心化严重,没有活力。


广东省司法厅派驻大胜村第一书记曾淑方说,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对症下药解决温饱问题是首要任务。2016年底,驻村工作队起早摸黑排查村里情况,识别并确定了一批贫困户,对他们的原有住房分类进行新建或改造。


为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扶贫干部通过当地的求职招工网站推荐贫困户务工,联系企业优先安排贫困户就业,并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动员贫困户养鸡种田提高收入,还在易返贫的贫困户中建立监测预防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稳住脱贫成果。


经过几年的扶贫,水泥硬化路铺到村民家门口,农田小道改造成了机耕路,水泥铺设的水渠直达农田,贫困户家中基本生活电器齐全。数据显示,2019年,两个贫困村均成功脱帽,至今年4月,18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529名相对贫困人口全部“出列”。


村民喜盼奔小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广东省司法厅机关党委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三级主任科员杨锦青说。


工作队了解到,大胜村有数百年烧制红陶花盆的传统,村里小有名气的手艺人罗腾委受制于规模和资金,只能在村里经营一个红陶小作坊,工作队遂将他作为重点致富带头人进行培养,投资建起了3000平方米的大胜红陶扶贫车间,并于今年7月开始投产。罗腾委说,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车间的产能和利润就比小作坊提高近10倍,近50名稳定就业的村民平均工资高达5000余元,每年还能为村集体提供12万元的公用资金。


黄东荣介绍,通过考察发现,龙坪村的纬度和海拔适合兰花生长。为此,工作队今年引进一家农业公司合作开办兰花基地。“村民‘来料加工’种植出成品兰花后,可以自寻销路也可由公司负责定点保底回收,预计5年收回投资成本,将持续为村集体带来稳定的收益。”


据介绍,目前大胜村的村集体年收入由3万元增长到20余万元,龙坪村村集体年收入更是从1.2万元增长到41万元。


村民遇事先找法


大胜村是潭江镇“人口最多、姓氏最多、交汇最密”的村,工作队发现村民总喜欢在邻里之间、院子内外议论村中事务,于是提议把村民代表会议轮流开到村民院子里,推行“院子会议”。


“接地气的方式,能够轻松商量事情,处理邻里纠纷,解决村里的大问题。”曾淑方说,去年底,大胜村准备租用村民的三百亩山地建设葛根种植基地,带领村民致富。然而,在推进过程中却因部分山地产权不明确、股权不明晰,导致部分村民意见很大。曾淑方召集相关权利人和法律顾问开会,地点就定在被租赁土地最多、意见最大的村民家里。村委代表、工作队代表和村民们围坐在院子里,很快达成一致意见。如今,第一批葛根即将收成。


两个驻村工作队分别完善了村法治宣传教育场所,修建了法治长廊、法治广场、禁毒小道等,积极运用民法典,邀请驻村法律顾问参与到村规民约修订、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工作中,让村子上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逐步形成。


往期回顾


动动你的小手指,给普法君点个“在看”吧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