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一年处理400具遗体的95后姑娘,又被骂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ins生活 Author 无尽夏
陈韵秋是一位1996年出生的四川女孩,她身材娇小,脸圆圆的,特别喜欢笑。
如果让你猜一下她的职业,你会想到什么?
文员、老师、公务员?
©️第一财经
都不是。
她的职业,是一名遗体整容师,也就是俗称的「入殓师」。
01
在许多人眼中,和死亡打交道的职业往往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但在陈韵秋眼中,入殓师和其他工作并无不同,都需要付出劳动,都需要耐心和热爱。
她的日常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5点,起床;
6点,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开始忙碌又有条不紊的一天。
首先请出遗体,对遗体鞠躬,给遗体清洗并按摩,以放松遗体僵硬的肌肉。接下来按家属要求穿衣、化妆。
一般,她会为男性遗体理发、剃须,为女性遗体上粉底、打腮红、涂唇彩。
做完这些之后,对遗体进行四道——道谢、道爱、道歉和道别。
©️南方都市报
入殓师的工作可不仅是化化妆那么简单,需要耗费大量体力。
每具遗体的处理都需要两位入殓师同步进行,翻身穿衣等动作完成,额头已冒出细密的一层汗。
陈韵秋上班一般要带两套衣服,一套湿透了就换上另外一套,有时一天需要替换数次。
©️第一财经
人有旦夕祸福,并非所有逝者都平静安稳地离去。
对于变形和缺损的遗体,入殓师们需要进行修复,高度腐烂的遗体需要进行清洗,有些耗时超过十几小时。
从业三年,陈韵秋每年大约要处理400具遗体,目前经手处理的遗体总数超过了1000具。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陈韵秋的工作,电影《入殓师》中的台词再适合不过:
「让已经冰冷的生命重新焕发生机,给她永恒的美丽,这需要冷静、准确,同时要怀有温柔的情感。」
©️ 电影《入殓师》
是无数像陈韵秋一样的入殓师用温暖的手,扶生命走过人生的最后一程,给他们生而为人的尊严。
「在我看来,这些并不是逝者,他们也是一个个生命,只是我们在帮助他们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我们要给他们最后的尊严。」
小姑娘如此说。
02
「让两个世界的人,都得到安慰」,这是很多遗体修复师保持的初心。
2019年,陈韵秋为3名因公殉职的警察进行了遗体修复,这是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任务。
三位交警都很年轻,由于是发生意外事故死亡,遗体有变形和缺损。最初的处理并不专业,让家属难以接受,陷入了更大的悲痛。
陈韵秋和同事给逝者的遗体做了高质量的器官塑形。一位警官的耳朵缺失,陈韵秋给他重新捏了一个耳朵进行遗体修补,经过细致的化妆,最后他们看起来十分安详。
©️网络
一名逝者的父亲看着重塑后的儿子遗体,眼含热泪地说“这才是我儿子,他只是睡着了”。
现场的警察们齐刷刷给陈韵秋和她的同事行礼,表示感谢。
饶是处理过无数遗体的陈韵秋,看到这一幕也百感交集:
「很受触动吧,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第一财经
电影《入殓师》中有经典的一幕。
刚入行的小林跟着社长去为一位中年女逝者整理仪容。社长温和利落地为她穿上美丽的衣服,平静细致地上妆,最后给她涂上生前最喜欢的色号的口红。
仪容整理结束,死者的面容充满了生气,安详地闭着眼睛,就像睡着了一样。
©️电影《入殓师》
在入殓师离开的前一秒,死者的丈夫追了出来,哽咽着表示感谢,说:
「这是她一生中最美丽的一次。」
©️电影 《入殓师》
死亡并非生命的结束,被遗忘才是。
入殓师让逝者得体地离开,也让最后的告别充满温情。
不论以怎样的方式离去,他们留在生者记忆中的最后一面,永远鲜活、安详和平静。
03
作为“生死的摆渡人”,每一位入殓师都明白,只要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必须做好承受孤独的准备。
这种孤独,可能不仅是没人陪伴,更是不被理解、不被接受,甚至不被尊重。
网上有很多对“入殓师”的讨论——
「给我一千万,我都没有冲动。」
©️抖音
「做久了,脸上气色不好。」
©️抖音
还有人对做这个职业的姑娘充满歧视。
还有人觉得,入殓师每天摸死者,脏。
这些言论背后,其实都是对入殓师这一职业的误解。
首先,入殓师的工资并没有外界传言那么高,大部分月工资都在六七千左右。
其次,入殓师通常在无菌环境里工作,从医用防护服、医用手套甚至发套一一佩戴,并不会和遗体有直接接触。
职业的特殊也让他们十分注意清洁,哪怕接触并没有遗体的推床也会立刻洗手。
©️第一财经
不管外界如何不理解自己的职业,在陈韵秋看来,自己做的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圣的工作之一。
因为小时候偶然看到的一个电视节目,陈韵秋把遗体整容师当作了自己的志向。
「我当时就觉得他们好伟大。
人生的最后一程应该体面且有尊严,这就需要有非常专业的人士来处理遗体,他们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很重要。」
©️电影 《入殓师》
随着时间的流失,这份坚定非但没有褪色,反而更加浓烈。然而,一切并没有陈韵秋想象中那么容易。
填报考学志愿时她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父母集结了所有的亲戚,对陈韵秋连番“轰炸”,游说、劝阻甚至恐吓。
但她还是坚持考取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毕业后正式成为一名遗体整容师。
从业多年,对于普通人的避讳、害怕,陈韵秋很理解。
她从不主动握手,也从不参加朋友的婚礼,即使有朋友不介意,发出邀请,她也会礼貌拒绝,不想因为其他亲人的忌讳引起不快。
陈韵秋早已看开:
「我觉得这份职业很光荣,哪怕过了多年后,我不在一线做了,也会考虑做殡葬业的管理工作。
人生的最后一程应该被温柔而庄重地对待,遗体在我眼中都是一个个生命,家属的一句感谢会让我充满力量,我会一直做下去,我为自己是一名遗体整容师而感到自豪。」
04
从业三年,陈韵秋受到不少冷眼,但更多的是感谢。
近年来,关于入殓师的报道越来越多,许多城市的入殓师都是像陈韵秋一样的90后。
他们逆着世俗的眼光进入这一行,深知自己职业的价值,并时刻存着一份敬畏之心。
一位从业20年的“骨灰级”入殓师接受采访时说,希望有一天他的孩子可以在社会上坦言“我的爸爸是殡葬工作的。”
死亡是生命最伟大的发明,因为它让我们更加懂得敬畏生命。
入殓师是每一个生命存在在这世界上,最后一个被好好对待的证据,却总是被歧视、被误解。
©️第一财经
生命的伟大,就在于它有始有终。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再平常不过的规律,死亡是一扇门,它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穿过它,进入另一个阶段。
入殓师们存在的意义,便是作为守门人送他们穿过这扇门,送他们最后一程,祝他们一路顺风。
谢谢你们。
谢谢你们,认真对待事业,也认真对待生命。
©️电影 《入殓师》
往期回顾
来源:ins生活
动动你的小手指,给普法君点个“在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