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钻进ZSU-57-2自行高炮 被300发炮弹重重包围的炮手

hawk26 hawk26讲武堂 2022-05-28

今天,继续介绍俄罗斯国家军事历史博物馆内的坦克装甲车辆。


这是苏联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列装的ZSU-57-2双联装57mm自行高炮,这种自行高炮是苏联汲取二战中的战斗经验而研制的新型武器,主要任务就是为坦克部队提供地面防空火力。


随着二战胜利的喜悦逐渐淡去,苏联军队开始检视自己在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坦克作为敌机最钟爱的目标,如何保护好坦克不被摧毁成为苏军研究的重点。苏联人发现即使是战后,苏军坦克旅中也只有高射机枪连能够提供有限的对空火力。一个坦克旅有65辆坦克、146辆卡车,而这支高射机枪连只有48个人、9挺机枪。坦克旅中居然没有高射炮,这简直就是丑闻。而德军则非常重视防空火力,从最初的半履带车辆的单管20mm高射炮。 



再到后来的IV号坦克改装的四联装20mm自行高炮,都可以为德军装甲部队提供很好的对空火力。


反观苏联军队则完全没有类似的装备,极少的61-K型37mm或72-K型25mm拖曳式高射炮很难为装甲部队提供伴随掩护。像照片中这样的自行高炮,在苏联军队中非常稀少。由于射击时无法移动,行军作战转换时间过长,很难满足实战需要。


战后苏联第一款自行高炮是ZSU-37,主要武器为一门61-K型单管37mm高射炮。1945年开始只生产了75辆,对于拥有几万辆坦克的苏军来说根本无济于事。而苏军新型自行高炮则在T-54中型坦克的基础上进行研制,配备两门S-60型57mm高射炮,代号为“500工程”。1955年至1960年,鄂木斯克174工厂生产这种ZSU-57-2自行高炮,共生产857辆。

ZSU-57-2底盘采用T-54中型坦克设计,大幅降低装甲防护标准,车体由8~13mm厚的装甲板焊接而成。负重轮改为每侧4个,乘员6人,车体左前方为驾驶舱。驾驶员正前方有个类似T-34的可以打开的窗口,极大方便了驾驶。驾驶员头顶还有一个可以打开的舱盖,便于其出入。


另外五名车组乘员全部位于炮塔,炮塔前部两侧对称布置两名装填手,诸元装订手位于炮塔后部中间靠左,负责录入目标斜距、速度和航向,其左侧是炮长兼高低操纵手,负责击发和高低瞄准;车长兼任方向操纵手位于炮塔后部右侧,负责指挥全车战斗和方向瞄准。


这是诸元装订手的位置,可以看到有两个复杂的诸元装订仪器。


诸元装订需要转动手柄来实现,用于修正提前量和瞄准位置。可以看到炮塔为敞开式结构,四周都是安放炮弹弹夹的固定位置。


借用“模型网”的一张图片来说明ZSU-57-2的炮弹布置情况。4发57mm炮弹为一个弹夹,炮塔四周共有176发炮弹,车体右前方还有72发,另外还有52发存放在车体下方,共随车携带300发炮弹。可以想象ZSU-57-2的五名乘员被300发炮弹包围的情景,真是细思恐极。


左侧是炮长兼高低操纵手,可以看到他的曲柄和瞄准镜。


炮长和诸元装订手的座椅。


高射炮的另一侧是车长兼方向瞄准手。


装填手不断从侧面将弹夹压到输弹器上。压弹机上有自动停射器,当压弹机内仅剩一发炮弹时,自动停止射击,装上后续弹夹后则可自动恢复射击。理论射速可达每管100~120发/分钟,但实际射速只有40~50发/分钟,而且还要给炮管留出冷却时间。


这是左侧装填手的位置,右侧就是炮长的击发踏板。


炮长的手柄,向不同方向转动可以控制火炮的高低。操作比较费力,力气小的根本不能长时间操作。


炮长车长的瞄准镜是联动的。


诸元装订手装订好目标参数后,两个瞄准镜会自动变换瞄准点。


由于ZSU-57-2没有雷达系统,完全依靠人员的经验进行搜索和瞄准,命中率并不高。在越战和中东战争中,受限于技术装备和人员训练等问题,ZSU-57-2表现并不理想。


近年来在叙利亚战场上,ZSU-57-2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优势。采用平射打击地面目标,其发射的BR-281U穿甲弹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100mm厚的装甲。对任何装甲目标和土木工事都构成了严重威胁,这可能是历史上很多高射炮发挥火力优势的优势所在。



钻进“通古斯卡M”内部 世界第一种弹炮合一防空系统

钻进IS-3重型坦克内部 超强装甲保护的巨大火药库



本人是SC军事贴图区版主hawk26,为大家提供原创军事内容,感谢大家收看。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搜索“hawk26讲武堂”微信公众号,可以关注收听,谢谢!

使用苹果的各位壕,请点这个赞赏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