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说弹链的那些事儿:开式和闭式弹链有何区别?直接决定枪械结构

hawk26 hawk26讲武堂 2021-03-11

有一位好友留言,提及《细说弹链的那些事儿:原本泾渭分明 全可散弹链为何突然走红?》一文中的问题。


把问题总结归纳了一下,相信可以代表很多朋友对弹链的一些误解,本人在这里解答一下。这里就需要引进另一对概念“闭式弹链”和“开式弹链”。


首先,“苏联/俄罗斯的7.62×54mmR弹药,由于有底缘所以无法采用单程进弹,都是采用双程进弹方式”。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很广泛存在的,比如图中的PK机枪,不可散弹链就是封闭包裹弹药,尤其是包裹住弹药较细的颈部,使弹药无法从弹链前部顶出。这是典型的“闭式弹链”,因此受弹机首先要将弹药从后部抽出,然后将弹药送到下方,再向前推弹药上膛击发。这种进弹方式尽管非常可靠,但结构和线路复杂,重量较大。



但是,并非所有使用7.62×54mmR弹药的机枪都必须采用双程进弹方式,中国67式系列通用机枪就是采用单程进弹的,这是通过特殊的脱弹齿,以及进弹线路来解决的。不过这样采用弹头引导进弹的方式,如果枪机动作猛烈,就会造成掉弹头故障。这种故障也是困扰67式机枪的重要问题,直至67-2的问世才基本上得到解决。这种不完全包住弹药的弹链就是“开式弹链”,与“闭式弹链”相对。



另外,捷克斯洛伐克Vz.59通用机枪同样是采用了单程进弹方式,该枪使用的也是7.62×54mmR弹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它使用的不可散弹链比较特别,弹链节之间的弹簧圈位于弹链的一侧,这就让相邻弹药之间的距离减小了一些,让弹链更加紧凑。


这种不可散弹链的样式是德国MG34机枪较早采用的,图中的就是MG34/42机枪采用的不可散弹链。只是捷克人后来又改进了一下,让相邻弹药间距更小。中国67式机枪也采用类似的弹链设计。


第二,“凸缘弹药用全可散弹链的话,链节之间没有弹簧隔开,相邻两发弹药的底缘会卡在一起,极易造成供弹故障,这是凸缘弹药必然用不可散弹药的核心原因”。

凡事不能绝对,这是英国.303勃朗宁机枪的全可散弹链,英国.303勃朗宁机枪使用的同样是凸缘弹药,而它也确实采用全可散弹链。只不过弹链节加工了一下,可以让相邻弹药的底缘有些许间隔。.303勃朗宁机枪是二战时英国战斗机的主力武器,可靠性非常出色,并没有因为采用了全可散弹链的凸缘弹药造成多少故障。


第三,“全可散弹链进弹方式上,比不可散弹链要简单”。

确实,由于全可散弹链大多数都是“开式弹链”,因此能够单程进弹,极大简化了枪械的结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比如M2/3机枪使用的全可散弹链就是一种“闭式弹链”,由于弹链节完全包裹住弹药,而且有弹链部分包裹较细的颈部,所以只能采用双程进弹方式。这样的全可散弹链同样会有供弹方式复杂的问题。这也是M240机枪在拉动枪机后,只需安装弹链后就可以直接击发,而M2HB机枪则必须拉动一下枪机,才能扣动扳机击发的原因。拉一下枪机是将第一发弹药从弹链上拉出,枪机才能向前推动弹药上膛然后击发。


最后,到了大家喜闻乐见的打脸环节,对方就是养鸡的河马。首先放的是他的文章截图,他说直-10的23mm航炮用的是不可散弹链。图下面是他文章中的,不是本人的粗口。


借新浪军事的一张图片,来说明一下23mm机炮的全可散弹链的特殊设计。弹链节一侧有钩,另一侧有环,相邻弹链节钩环相连,安装弹药之后,弹药封闭了挂钩的开口,这样弹链就不会松脱。射击后,弹链节就会自动散开。但是由于挂钩解脱角度比较小,不会像其它全可散弹链那样容易,因此会出现依旧连在一起的情况。



这张中国军网英文版的照片,可以很好显示武直-10机炮射击后,弹链节散开的情况。所以说,直-10的23mm机炮是用的全可散弹链,这也说明了全可散弹链在空间利用效率方面表现更好。


别以为之前东拉西扯地怼我,在大望路见到本人,肥宅还腆着一幅不可一世的嘴脸在那里得瑟,你以为这就完事儿了。本人记仇,回你一个结实的。胡说八道是不行的。



本人是SC军事贴图区版主hawk26,为大家提供原创军事内容,感谢大家收看。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搜索“hawk26讲武堂”微信公众号,可以关注收听,谢谢!

使用苹果的各位壕,请点这个赞赏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