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朝鲜战场的勃朗宁自动步枪 深刻影响班组武器发展(附新国产班用机枪视频)
勃朗宁自动步枪(BAR,Browning Automatic Rifle)口径.30-06(7.62×63mm),尽管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投入使用,但给美国远征军,乃至整个欧洲国家的军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朝鲜战场上,占据制高点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使用BAR进行连续射击,可以看到从抛壳口冒出的烟雾。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国家为研制和生产“轻机枪”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德国在“通用机枪”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无论轻机枪还是通用机枪,这些设计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快速更换的枪管。
本文为“兵工厂生活(Armory Life)”网站发表的内容,作者Tom Laemlein,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分享。
1952年,正在朝鲜半岛作战的美国陆军第25步兵师BAR射手。
自动步枪通常没有可以拆卸的枪管,BAR也不例外。当轻机枪概念流行时,美国的军工厂给BAR增加了两脚架、提把、托肩板、消焰器。但是将这种勃朗宁自动步枪装扮成轻机枪,并没有让它变得更有效,反而增加了重量。即便如此,BAR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增加了它的传奇色彩。但是,它在战场上的表现不仅仅证明了自动步枪概念的正确性。
1951年1月,朝鲜战场上的美国陆军第25步兵师士兵,还在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BAR。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用鲜血换来的如何更好使用BAR的教训已经被美军忽略甚至遗忘。前往朝鲜半岛的士兵,携带的大多数BAR都配备了二战时期相同的附件。到朝鲜战争结束时,大多数BAR射手再次将手中的M1918A2拆掉了独脚架、两脚架、提把,将其变成M1918的原始配置。
1950年9月27日,进入汉城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与墙上的斯大林画像合影。
S·L·A·马歇尔准将在他撰写的《1950~1951年冬季朝鲜步兵作战和武器使用评论》报告中,将BAR称为“中流砥柱(The Mainstay)”。在这份报告中,他详细阐述了勃朗宁自动步枪在朝鲜半岛崎岖复杂的地形中,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
“在朝鲜战场上,普通步兵作战的情况下,BAR比机枪更能提供火力支援,其他步兵武器的发挥完全在此基础上进行,所有部队都变现出这个特点。士兵们表示,这是他们采取战术行动的主要动力,无论BAR移动或向哪里射击,都会给步兵提供掩护。”
美国海军陆战队BAR射手,他已经去掉了M1918A2的两脚架。
“因此,第八集团军的士兵对BAR的赞赏,再次重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同武器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上的经验……它仍然被士兵们认为是‘必不可少’的武器。士兵们可能会对任何暗示将采用其他武器取代BAR的地位而感到震惊,他们无法想象没有BAR时该如何作战。”
“在战场上,BAR是一个较小的、不会吸引敌人注意的武器,并且通常配备给胆大的,具备隐蔽技巧的士兵,因此它成为班组的主要武器。BAR同时也是能够压制敌方狙击手的主要因素,狙击手的位置对于迫击炮而言太近,而对于手榴弹来说又太远。一个拥有BAR的射手(如果他是合格的射手),对于当前狙击手的压制效果比五六个步枪手都要更强(张桃芳在一次战斗中,很可能就遇到这样一名出色的BAR射手)。BAR射手几乎总是在节省弹药方面堪称开模,他们只有在局势真正需要时才开火。为何如此,这是一个谜。之所以记录为事实,是因为在朝鲜战场上,关于BAR的记录始终是美军中表现最抢眼的一个。”
“如果机枪正面阻止敌军的进攻,敌人很可能会利用机枪的射击死角从侧翼进行迂回。BAR可以有效覆盖这些射击死角,从而保护机枪。在占领敌方阵地之后,BAR是可以有效消灭残余敌军的武器。”
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使用BAR射击,注意两脚架和提把都已经拆除。
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让美国感到措手不及。1950年首次向韩国陆军提供的许多轻武器都是来自日本投降时,向美军交出的日式步枪和机枪。这些武器和弹药有许多没有正确存放,很多枪械无法使用。马歇尔准将对BAR的可靠性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对于刚出厂的BAR来说,没有任何问题。这种武器在朝鲜恶劣的天气和乡村的尘土中,都能够可靠射击,几乎毫无例外。”
虽然BAR是自动步枪,但美军部队更多将其作为班用机枪来使用。
“很多故障都集中在复进簧,似乎这里是BAR的薄弱环节。尽管这些故障看起来是由于低温霜冻造成的,但并不总能确定问题的根源。经过认真核查,发生故障的BAR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是旧枪,有日本进行过检修。据称,这些旧的复进簧只进行了清洗而没有被更换。另外,根据东京方面提供检修人员和程序内容,可以确定他们并不具备参与武器修复的资格,技术力量非常薄弱,并且某些检修过的枪械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测试……在朝鲜战场上,这些重新检修过的BAR就出现了各种故障,无法射击。”
海军陆战队员使用BAR,用精确、致命的火力保卫他固守的山脊线。
在1945年春的冲绳战役中,美国海军陆战队显著增加了步兵部队的BAR装备量,同时减少了M1卡宾枪的数量。根据以往的战斗经验,海军陆战队选择了全自动火力,以及.30-06弹药的射程、精度和穿透力。短短几个月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结束了,许多想法被搁置、忽视、遗忘了。马歇尔准将谈到的在朝鲜战场上“重新发现”BAR的威力,并提出将这种武器的装备数量增加一倍。
1952年,在朝鲜半岛作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尽管装满弹药后,M1918A2重达9.2千克,仍不是美军士兵使用的最终武器。
“鉴于朝鲜战场上绝大多数步兵部队及其指挥官的实战经验,步兵连的战斗力可以通过增加BAR的装备数量而大大提升。同时按比例减少M1卡宾枪的数量,这可以不增加步兵连负担的前提下,完成增加BAR数量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改变,将使步兵连的进攻和防御力量的平衡更加完美。”
与步枪手一同作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BAR射手,他的BAR已经恢复到M1918原型的状态。
当M14成为美军新一代步枪时,为了让M14取代BAR成为步兵班的“自动步枪(班用机枪)”,做了更多的改进。在那个时代,大多数战斗步枪都配备了班用机枪型,这包括苏联的AK-47,德国的G3,意大利的BM59,比利时的FN FAL。这样做确实有其优点,但是没有一个能够完全解决班用机枪的需求。
M14E2其实就是M14步枪发展而来的,可以算是“枪族化”的班用机枪。
M14E2配备直线形枪托和较大的小握把,旨在全自动射击时,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控制。前段使用了聚合材料的护罩以减轻重量,但是增加的M2两脚架、枪口制退器、可折叠的金属前握把低调了减重的努力。
M1918A2配备了较重的配件——两脚架、消焰器和提把。
这种“枪族化”班用机枪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妥协,会被同类武器存在的各种问题所困扰,包括:枪管快速过热,容量较小的弹匣无法保证火力持续性。即便如此,M14E2仍投入批量生产,并于1963年开始批量装备美军。1966年,被重新命名为M14A1,并在M16取代M14时全部退役。
右边三名美军士兵使用M2卡宾枪,配备30发弹匣。左侧的BAR射手,则为这支巡逻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援火力。
勃朗宁自动步枪一直在各国军队中服役,上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仍有部分BAR出现在战场上。显然,它对战斗步枪、轻机枪、班组自动武器的影响非常深远,无论是设计还是使用层面,都可以直观感受得到。在那段时间里,沉重的BAR都是令人畏惧的,它的火力精度高且致命。至今,它仍是一个传奇。
国产新型班用机枪的视频,从这个视频可以看出本人过去对班用机枪的预测还是很准确的:
中国军队现役武器并非世界最先进的,很多武器只是妥协的结果,与世界主流有不同程度的差距。不能因为某个武器是中国装备的,就是正确的路线,就是必然的趋势,就是XXXXX,做研究绝对要避免这种“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现在PLA出来打脸了,之前喷本人的那些东西又躲到哪里去了?!
本人是原SC军事贴图区版主hawk26,为大家提供原创军事内容,感谢大家收看。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搜索“hawk26讲武堂”微信公众号,可以关注收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