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针灸治疗原则:治病求本、治神调气、补虚泻实、审因施治、

网络 大医至简倪海厦 2023-07-01

标本缓急、治病求本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病有盛衰,治有缓急。"对于任何一种病证,是先治标,还是先治本,还是标本同治,要根据病证的轻重缓急而定。标本在临床的应用就是要抓住疾病的本质,给以适当的治疗。在针灸治疗上也只有正确地掌握标本缓急,才能做到"用之不殆"。一般情况下,本是主要矛盾,治病当先治本,即"治病必求于本";当标急于本时,当先治标,即"急则治标";当标缓于本时,当先治本,即"缓则治本";当标本俱急或俱缓时,则当标本兼顾,即"标本同治"。


在临床上,标本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标本的关系也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所以在临证时要注意掌握标本转化的规律,以便始终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素问·标本病传论》说:"病有标本,刺有逆从。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说明如能灵活运用标本根结的理论指导针灸临床,就不会贻误病情。

1.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是中医学治病的主导思想,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辨析出疾病的病因病机,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

治病求本的核心是抓住病证本质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它反映了具有最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规律,是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的基本方针,是任何疾病实施治疗时都必须首先遵循的原则。所以,治病求本是中医治则理论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治疗原则,对其他各种治则具有统领指导作用,而其他治则都是从属于这一根本原则的,是它的具体体现。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标本病传论》:"黄帝问曰: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岐伯对曰: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言标与本,易而勿及。治反为逆,治得为从。

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2.急则治标 

一般情况下,治病求本是一个根本法则,但在紧急情况下,标病急于本病,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或影响本病的治疗,这时应按照"急则治标"的原则,先治标病,后治本病,治标是在紧急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而治本才是治病的根本目的。急则治标,缓解了病情,就给治本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其目的仍是为了更好地治本。例如心脏病引起的水肿、尿闭,心脏病为本,水肿、尿闭为标。张介宾说:"二便不通,乃危急之候,虽为标病,必先治之,所谓急则治其标也。"先取中极、水分、水道、合谷、三阴交、阴陵泉等穴利尿消肿,后取大陵、内关、神门、心俞、厥阴俞等穴治其心脏病。肝硬化腹水,也应先取水分、水道、三阴交、阴陵泉等穴利水消肿,后取太冲、期门、章门、阳陵泉、足三里疏肝理气。肺结核咯血,先取鱼际、孔最、中府、膈俞等穴清热止血,后取太渊、肺俞、身柱、膏肓俞、足三里调理肺气。某些慢性病患者,原有宿疾未愈,又复患外感,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当先治外感,后治宿疾。再如针灸治疗过程中,如患者突然发生晕针现象,面色苍白,汗出,四肢厥冷,心中烦,此时应采取紧急措施,先治晕针,待晕针解除后,再行治疗。以上这些都是"急则治标"的具体运用。


3.缓则治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就是指要分辨疾病的本质而进行治疗。在一般病势不急的情况下,病在内者治其内,病在外者治其外,正气虚者固其本,邪气盛者祛其邪。治其病因,症状可解;治其先病,后病可除。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要通过若干症状而显示出来,但这些症状只是疾病的现象,而不是疾病的本质。只有运用四诊收集病史和症状,并通过综合分析,才能透过现象看到疾病的本质,找出疾病的症结,进行适当的治疗,才可收到针到病除的效果。这就是"伏其所主,先其所因",即审因施治的指导思想。例如脾阳虚引起的腹泻,只需取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健脾益气治其本,脾阳健运则腹泻自止。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泄,宜灸气海、关元、命门、肾俞专助肾阳治其本,肾阳温煦,五更泄止。女性消化不良者,伴月经量少、色淡(但月经周期正常),此种情况消化不良为本,月经症状为标,应取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公孙治其消化不良,当脾胃功能恢复,气血生化之源旺盛,月经症状可不治而愈。再如头痛一症,可由外感、血虚、痰阻、瘀血、肝阳上亢等多种原因引起,治疗时就不能单纯地采用对症治疗而选用太阳、合谷等穴,而应该通过全面地综合分析,找出致病的原因、病变的部位(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选用相应经络的穴位,并分别用以解表、养血、化痰、活血、平肝潜阳等方法进行治疗。


4.标本兼治

病有标本缓急,所以治有先后。若标本并重,则应标本兼顾,标本同治。

临床上,当标本俱急,已不允许单独治标,或单独治本,必须标本兼顾,标本同治。如本虚标实的臌胀病,单纯扶正或一味祛邪都不利于病情,惟取水分、水道、阴陵泉利水消肿,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肾俞健脾补肾,如此标本同治,攻补兼施,才是理想之策。肾虚水肿又感受风寒之邪而致咳喘,应取太溪、肾俞、复溜、膻中、天突、肺俞等穴标本同治,既温补肾阳、利水消肿,又宣通肺气、止咳平喘。急性吐泻引起的四肢逆冷,针中脘、内关、天枢等穴和胃治本,灸脐中、关元、大椎等穴温阳治标。阳明腑实证,由于里热不解,阴液大伤,表现为腹满硬痛、大便燥结、身热烦躁、口唇干裂、舌苔焦黄等正虚邪实、标本俱急的证候。若仅用攻下之法,则恐进一步耗损阴液;若单纯滋阴增液,又不足以清泻肠胃之实热。而取天枢、内庭、二间、足三里穴清泻实热治本,取廉泉、太溪、照海、三阴交、金津玉液滋阴增液治标,则可存阴润燥,"增水行舟"。

再如热病重症见高热、神志昏迷,而兼见小腹胀满、小便癃闭时,既要泻热开窍,又要通利小便,才能标本双解,解除疾病。当标病与本病处于俱缓状态时,也可采用标本兼治法,单纯地扶正或祛邪都是片面的。如肝病引起的脾胃不和,可在疏理肝气的同时,理脾和胃。穴取章门、期门、太冲、阳陵泉、中脘、足三里,可达标本同治之目的。贫血又兼阴虚发热证,取脾俞、肝俞、膈俞、足三里、三阴交、劳宫、涌泉、照海穴标本同治。既益气养血,又滋阴清热,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脾虚气滞引起的腹胀,既取脾俞、胃俞、足三里健运脾阳治本,又取大横、天枢、公孙理气消胀治标。虚火牙痛,可取太溪、然谷、涌泉、合谷、下关、颊车清虚热,止牙痛,标本同治。

治神调气、用针之要

《素问·宝命全形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经气已至,慎守勿失。"

《灵枢·本神》中言:"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指出治神在针灸临床治疗中对医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对针刺手法要求的是否成功,针刺疗效能否提高,以及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都有重要的意义。故医者既要全面掌握和分析四诊所得的材料,根据患者阴阳、脏腑、气血等的变化情况,查清病机,辨明病证所属及虚实等,灵活而恰当地运用刺法。

《灵枢·官能》说:"用针之要,无忘其神……徐语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千金要方》也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也提示我们在施行针灸治疗之前,医者必须把针灸疗法的有关事宜告诉患者,使之对针灸治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以便稳定情绪,消除紧张心理,这对于初诊和精神紧张的患者尤为重要。所以治神不仅仅是对医者而言,对于患者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直接关系到治疗的全过程和治疗效果。

如《素问·举痛论》说:"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灵枢·终始》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标幽赋》亦云:"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这是讲医者要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针刺前应对病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尤其是对初次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消除其畏针、紧张情绪,充分调动病者的主观能动性;并与之安置舒适持久的体位,使患者心神宁静,情志安定,全身肌肉松弛,即"精神已朝"而后针之。


对于个别精神高度紧张、情绪波动不定以及大惊、大恐、大悲之人,应暂时避免针刺,以防神气散亡,造成不良后果。而对于一些患疑难病症、慢性痛疾或以情志精神因素致病者,还应在针灸治疗期间,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机体状态、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和作用。鼓励他们树立并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加强各方面的功能锻炼,促进疾病的好转和身体康复。

医者在针刺过程中也要密切注意患者的情绪、表情,随时加以必要的调整。只有在全面掌握和注意上述情况的前提下,运用与患者情况相适应的针刺手法,才能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正如《圣济经》中所云:"治病之道,必观其态,必间其情,以察存亡得失之意。其为治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盖以神受则意诚,意诚则功倍故也。"


《灵枢·九针十二原》:"粗守形,上守神。"神,泛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气血、津液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所谓治神,一是在针灸施治前后注重调治患者的精神状态;二是在针灸操作过程中,医者专一其神,意守神气;患者神情安定,意守感传。可见治神贯穿于针灸治病的全过程。

《灵枢·刺节真邪》:"用针之类,在于调气。"针灸疗法所言之气,主要指经气。经气即经络之气,是经络系统的运动形式及其功能的总称。经气的虚实是脏腑经络功能盛衰的标志。针灸治病,十分注重调节经气的虚实,也就是发挥对脏腑、经络的调节作用。经气在针灸疗法中的体现有得气、气行、气至病所等形式。而得气的快慢,气行的长短,气至病所的效应,常常又与患者的体质,对针刺的敏感度,取穴的准确性,针刺的方向、角度、深度、强度、补泻手法等因素密切相关。在这些众多的因素之中,医者的治神调气,患者的意守感传对诱发经气,加速气至、促进气行和气至病所起到决定的作用。


总之,治神与守气是充分调动医者、患者两方面积极性的关键措施。医者端正医疗态度,认真操作,潜心尽意,正神守气;患者正确对待疾病,配合治疗,安神定志,意守感传。既体现了医者的良好医德,又贯穿了"心理治疗"于其中。所以能更好地发挥针灸疗法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有效地防止针灸异常现象和意外事故的发生。治神守气作为针灸疗法的一个重要治疗原则,毋庸置疑。

三因制宜、审因施治

1.因时制宜——时间

因时制宜,是根据不同的气候与时间特点,来考虑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可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在针灸临床上还应注意针刺的时机问题,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时制宜"的具体运用还有典型的时间针法。时间针法是古代医家观察到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四时、时辰的变化与人体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而创立的按时间取穴治疗的子午流注针法和灵龟八法、飞腾八法。


2.因地制宜——空间

因地制宜,是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人的生理活动和病理特点也不尽相同,所以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

3.因人制宜——体质 因人制宜,是根据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以及生理功能及病理特点的不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热疾寒留

《灵枢·经脉》:"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热"是指邪热亢盛,或为外感风热引起的表热证;或为五脏六腑有热的里热证;或为气血壅盛于经络局部的局部热证。"疾"是快速的意思,即疾刺快出针。寒证应当用久留针的方法进行治疗,以激发其经气,使阳气来复,散其寒邪。并可酌加艾灸以扶正壮阳,温散寒邪。


《灵枢·九针十二原》进一步解释说:"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形象地表明针刺治疗热证应浅刺而疾出,手法应轻巧快速。《素问·至真要大论》"温者清之",也是治疗热证应用清热的方法。所以针灸临床对于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既可以毫针浅刺疾出,还可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可以不留针。因为病性属热,故只针不灸,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例如风热感冒,常取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穴浅刺疾出,即可达到清热解表之目的。若伴有咽喉肿痛者,可用三棱针在少商穴点刺出血,以加强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温毒热证,可取委中、曲泽、十宣等,针刺泻法或点刺出血。热闭神昏证,可取水沟、十二井穴、劳宫,针刺泻法或点刺出血。热在经络局部者,可用毫针散刺,或三棱针点刺,或皮肤针叩刺局部皮肤出血,以疏散热邪。

当然,任何一种治疗原则都不是绝对的,热性病证浅刺疾出的治法也不例外。当热邪入里(即"阴有阳疾")时,就应该深刺留针;脏腑热证,可取所属脏腑经络的荥穴、经穴,如心热证取少府、劳宫,肝热证取行间、阳辅等,针刺泻法,并可以配合运用"透天凉"的复式补泻手法。


《灵枢·经脉》说:"寒则留之。"这是讲寒证应当用久留针的方法进行治疗,以激发经气,使阳气来复,散其寒邪。如外受寒湿邪气引起的寒痹,关节剧痛,应深刺久留针,以激发阳气,祛除寒邪。阳气不足引起的内寒证,应针灸补法久留针,以激发阳气,此法常配用灸法以提高疗效。此外,"留"还有暂停之意,并不是停止之意,而是与热者疾之相对而言。《灵枢·九针十二原》则形象地解释为:"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即表明治疗寒证,针灸手法应深而久留针。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言:"寒者热之。"此中"寒"即指疾病的性质属寒,或为外感寒邪引起的表寒证;或为寒湿痹阻经脉的寒痹证;或为阳气不足引起的脏寒证。"热"则是热治疗的方法,如艾灸法,可温散寒邪,可温通经络,可益阳祛寒;或用针刺热补法,以益阳温经散寒。故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针灸并用,深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之目的。因阳虚寒盛,针刺不易得气,故应留针候气。加艾施灸更是助阳散寒的直接措施,阳气得复,寒邪乃散。主要适用于风寒湿痹为患的肌肉、关节疼痛以及寒邪入里之证。若寒邪在表,留于经络者,艾灸施治最为相宜。少数情况下也可以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若寒邪在里,凝滞脏腑,则针刺应深留针时间较长,配合施行"烧山火"复式针刺手法。并加用艾灸,以温针灸法最为适宜。


如寒凝经络证,可局部或循经取穴,治用灸法,或留针法或温针灸;对于胃寒证,可取中脘、气海、足三里,留针补法或加灸;阳气衰微、四肢厥冷之证,可取关元、神阙,重用灸法,或采用神阙用隔盐灸法。此外,《灵枢·禁服》中有"血寒者灸之"的记载,这是寒证用灸法的一种。血寒是指血脉中阴寒盛,或寒邪袭于血分,成为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可致血脉凝滞,变生诸病。宗"寒者热之"大法,治用灸法,以扶阳祛寒,温通经脉。如血寒导致血脉凝滞引起的脱骨疽,或血寒经血闭阻引起的痛经,均可采用温通的方法进行治疗。

在临床上,热证和寒证往往表现为错综复杂,变化多端。有表热、里热之分,亦有里寒与表寒之别;有上热下寒,还有真寒假热和真热假寒。所以清热温寒的运用也应灵活机动,辨清寒、热之在表在里,是真是假等,以确定正确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补虚泻实 辨证论治

《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补虚,就是扶助正气;泻实,就是祛除邪气。在疾病过程中,正气不足则表现为虚证,治宜补法;邪气亢盛则表现为实证,治宜泻法。

这是针灸补虚泻实的基本原则。如果违反了这个原则,犯了虚虚实实之戒,就会造成"补泻反则病益笃"的不良后果。正确的运用这一原则,除正确地掌握针灸补泻的操作方法外,还要讲究经穴配伍,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1.补虚 

"虚则补之""虚则实之"指出了当人体在邪正斗争中,正气不足,并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的治疗原则。适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虚弱性病证。如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吐利、大出血损伤阳气、阴液,均会导致正气虚弱,功能减退,表现为精神疲乏、肢软无力、贫血、气短、腹泻、遗精、乳少、形寒肢冷。毫针刺用补法,并灸,常取关元、气海、足三里、肾俞、膏肓俞及与有关经脉的背俞穴和原穴,以达到振奋脏腑的功能,促进气血的生化。如表现为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红少苔或无苔为阴虚,临床常取太溪、三阴交、膈俞及与相关经脉的背俞穴,毫针刺用补法,以补其阴,达到滋阴养血的目的。

陷下则灸之,属于虚则补之范畴。陷下即气虚下陷,也就是说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是以灸治为主的。针灸临床对于因脏腑经络之气虚弱,中气不足,对气血和内脏失其固摄能力而出现的一系列病证,如久泄、久痢、遗尿、崩漏、脱肛、子宫脱垂、内脏下垂等,常灸百会、神阙、气海、关元、中脘、脾俞、胃俞、肾俞、足三里等穴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对于失血过多、大汗不止、四肢厥冷、阳气暴脱、血压下降、脉微欲绝的虚脱危象,更应重灸上述腧穴,以升阳固脱,回阳救逆。

2.泻实

《灵枢·经脉》言:"盛则泻之。"《灵枢·九针十二原》亦曰:"满则泄之。"这里的"盛"与"满"即是指邪气亢盛或盛满,而"泻"与"泄"是指治疗方法,即对邪气盛满的实证,应该用泻法进行治疗,以祛除邪气,促进疾病的痊愈。所以"盛则泻之""满则泄之""邪盛则虚之"都是泻损邪气的意思,可统称为"实则泻之"。

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就是邪与正斗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如邪气亢盛,并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其证候表现为实证。临床上实证常常与热证并见,故治疗原则是只针不灸,针用泻法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梅花针重叩出血。例如对高热、中暑、昏迷、惊厥、痉挛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痛等实热病证,在正气不虚的情况下,取大椎、合谷、太冲、委中、人中、十宣、十二井等穴,针用泻法,或点刺出血,即能达到清泄实热之目的。

若病见实热,而正气又处于极度虚弱的状态下,则应泻实与补虚兼顾,或先行补虚,而后泻实。例如对于邪实正虚的臌胀病,一味泻实或单纯补虚都是片面的,唯有虚实同治,攻补兼施才是理想之策。

"宛陈则除之"是实证用泻法的一种。"宛"同"瘀",有瘀结、瘀滞之义。"陈"即"陈旧",引申为时间长久。"宛陈"泛指体表络脉瘀阻之类的病证。"除"即"清除",指清除恶血的刺血疗法。在《素问·针解》明确指出:"宛陈则除之,是出恶血也。"王冰注云:"宛,积也;陈,久也;除,去也。言络脉之中血积而久者,针刺而除去之也。"指出由体表络脉瘀阻而引起的病证,应以三棱针点刺出血为治法,属于实者泻之的范畴。如外伤扭挫或气滞血瘀形成的肿痛,或邪入营血,郁结不解和久病入络,青紫肿胀,即可选用局部络脉或瘀血部位施行三棱针点刺出血,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如病情较重者,可从患处局部以三棱针点刺后加拔火罐(即血罐)。这样,可以排出更多的恶血,以加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促使病愈。其他如腱鞘囊肿、小儿疳疾的点刺放液治疗也属此类。


3.补泻兼施

在临床治疗中,有关补泻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上述单纯补泻外,还有补泻兼施、先补后泻、先泻后补、上补下泻、上泻下补、左补右泻、右补左泻等。例如:胆虚而肝实者,既易惊失眠,又兼有两胁胀痛,治疗宜先取丘墟、胆俞以补胆之虚,再取行间以泻肝之实,治疗有序,其效必著。再如《类经图翼》中的"腕骨,凡心与小肠,火盛者,当泻之。浑身热盛,先补后泻;肩背冷痛,先泻后补"等都是补泻兼施的例证。

《灵枢·经脉》言"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这并非病证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明显或虚实兼而有之。主要是由于脏腑经络本身一时性的气血紊乱,而不涉及其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自病。《灵枢·禁服》说:"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即指不盛不虚,正经自病的,治疗时应取治于有病的本经,这叫作经刺。《难经·六十九难》亦说明:"不虚不实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病也。"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以原穴和五输穴最为适宜。当针下得气后,再行均匀的提插捻转(即"平补平泻")手法,使本经的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恢复正常。这一治疗原则,因无复杂的配穴方法和针刺手法,临床应用甚为广泛。

倪海厦针灸学习视频展列

倪海厦金匮学习视频展列

倪海厦黄帝内经学习视频展列

倪海厦伤寒论学习视频展列

倪海厦本草学习视频和天纪学习视频展列


加祥哥好为友,健康美丽全都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