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三十年不回家被骂“不孝”,习总却为他“让座”,我们都欠他一份敬意!

2017-11-30 国书坊


关注《国书坊》

2017最受欢迎深度文化公众号

与高者为伍,与德者同行

来源:你的景和我的桥(ID:jing6qiao)感谢授权!


他是一位年届90的白发苍苍老者,

2017年11月17日,获评为全国道德模范,

在人民大会堂接受颁奖。

根据会务安排,他站在第二排,

第一排,并没有他的座位。

但这次突发意外,

习总书记在和模范们握手致意时,

注意到了他,

于是,一幕温情脉脉的小插曲,催泪上演。

只见,习总亲自搬开前排座椅,

腾挪出了一个位置,伸出双手,

妥妥地扶住这位耄耋老者,

挨着自己坐下,一块合影留念。

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领袖,

致以他的由衷的深深敬意!

历史和时代终不会忘却他!

他就是“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老先生!

我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

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总设计师!


 

然而,除了官方媒体的报道,

朋友圈里,

一众公号大V们,默契般熟视无睹,

一文不发,惜墨如金,

都在争先恐后写奚梦瑶走秀摔倒,

明星机场穿衣都上了热搜。

我忽然觉得悲愤、不平、气逆,

凭什么?为什么?

我们的时代,从来不缺乏英雄,

但永远缺乏应有的敬意!

他,黄旭华

才真正值得我们关注、转发啊!


上世纪50年代末,

新中国遭遇西方列强围追堵截、封锁威慑。

特别是核潜艇,

悄无声息潜伏到你近旁,

冷不防打你一个措手不及,

让人冷汗直冒。

鉴于国防安全形势需要,1958年,

中国决定上马核潜艇项目,

一开始求助来访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

没想到,赫鲁晓夫竟傲慢地说:

“核潜艇技术复杂,价格昂贵,你们搞不了!”

并在日记中写道:

“中国也想搞核潜艇,简直异想天开!”

美国听说了,嗤之以鼻,完全没当回事。

毛泽东听了汇报,异常气愤,一拍桌子:

“你们不援助,那我们自己干!”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于是,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

核潜艇作为绝密项目,迅速启动。

黄旭华和他的团队,从此,

隐姓埋名,仿佛人间消失,

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哪里,在干什么!

仅仅十年后,1970年,

中国首艘核动力攻击潜艇“长征一号”下水,

震惊了全世界,

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后,

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96年3月,

波诡云谲、硝烟笼罩的台海危机爆发,

美国集结了两个航母编队到台海附近,

却始终在台湾以东200海里外徘徊游弋,

不敢再往前靠近一步,

背后的真实原因,

是美国卫星侦查到,自3月13日后,

原本停靠在青岛基地的中国海军核潜艇,

竟全部无影无踪地消失了。

这就是核潜艇作为国之重器的威慑力展现!

而背后的英雄,第一功应归于黄旭华。


第一代核潜艇工程四位总师合影(右一黄旭华)

 

阔别家乡参加核潜艇项目后,

他长达30年未能回家。

直到1986年,解密期过后,

他才顺道回家探望银发满头的老母,

阔别30年,母子再度相对,竟无语凝噎!

一个已耄耋,一个已花甲。

而父亲则早已去世,父子再未能重逢!

抱着苍老的母亲,“不孝子”黄旭华,

不禁失声痛哭!

但他依然没向母亲解释什么,

兄弟姐妹、亲戚朋友依旧责骂他不孝。


直到1987年,

一篇《赫赫而无名的人生》的报告文学,

在《文汇》杂志刊登,

黄旭华将文章寄给了母亲,

里面虽然没有写出他的真名,

却提到了核潜艇的“黄总设计师”,

并提到了他夫人李世英的名字。

母亲这才恍然大悟,

立即将子女们召集到一起,

只说了一句话:

“三哥的事情,你们要谅解!”

30年隐忍、30年不孝、30年委屈,

对祖母母亲尽了忠,

也终于,对生身母亲有了一个交代。

 

1926年3月12日,

黄旭华出生于广东汕尾一个小村子,

幼年时,曾立志仿效父母从医,治病救人。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

中华民族劫难重重、灾难深重,

小学毕业的他,望见祖国满目苍夷,

感慨于外国舰船、飞机的威力,

重又立志,

决心长大后要制造飞机军舰,

并在努力学习之下,

进入了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前身)造船系。

1954年,参与战斗舰艇研究设计,

1958年,调任海军核潜艇研究室任副总工。

从此,他将自己的前途命运,

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牢牢绑到一起。

为保守国家绝密,他淡化亲友关系,

沦落为一个“不孝子”。



那时候,国家还是一穷二白,

又赶上“三年灾害”,

研发核潜艇的难度,可想而知。

首先就是人才匮乏。

聂荣臻负责核潜艇项目,

首批选拔了29名骨干人才,

平均年龄竟不到30岁,

32岁的黄旭华挑起了“总设计师”的大梁。

 

没有技术、没有工具、没有原材料,

那我们就无中生有、开天辟地。

黄旭华说,

“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造出核潜艇的决心!”

没有核潜艇模型,

但找到了两个美国导弹核潜艇的儿童玩具,

于是对玩具进行拆解,揣测结构原理;

没有大型运算用的计算机,

那就用算盘和计算尺,用纸和笔,

计算出惊人的大数据;

没有资料,没有图纸,

那就大海捞针,

从国外报刊杂志上捕获蛛丝马迹;

没有食物,那就饿着肚子干,

黄旭华后来回忆说:

“如果那时候有杯豆浆,心里就暖融融的!”


就在这样的简陋艰苦环境中,

黄旭华和同事们吃住都在研究所,

一门心思扑在核潜艇上。

一有情况,零下20摄氏度,

掀起被窝就能起身工作。

仅仅几年,

1964年,第一艘核潜艇就研制成功,

1970年就顺利下水。

1988年,

中国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功,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第二次核报复力量的国家。

 

为了测试改进核潜艇的性能,

他无数次亲随潜艇深潜检测,

那是需要冒着牺牲的危险的。

1988年,黄旭华亲自随潜至南海300米深处,

检测记录各项指标数据,

成为世界核潜艇总设计师下水深潜第一人。

他说:“我是总师,我要对潜艇负责,

对艇上170名战士负责”,

试验成功后,他豪情满怀挥笔写下:

“花甲痴翁,智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因为祖国的召唤,因为保密的需要,

他隐姓埋名、以身许国三十载,

默默奋斗在科研一线,甘当无名英雄。

1958年,他从上海调到北京工作,

上海领导只是告诉他到北京出差,

他甚至连一件行李都没带;

北京领导告诉他,进入这个领域,

一辈子都不能走,

犯了错误也不能走,

要在里面打扫卫生。


父母多次写信,问他在什么单位?

他都闭口不答或遮掩避过,也不再来往。

慢慢地,同父母和亲属关系自然就淡了。

30年里,

父母、8个兄弟姐妹竟都不知他在干什么!

父亲去世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全家人都在骂他不孝、无情、冷血。

黄旭华泪流满面地说:

“有人问我忠孝不能两全,你怎么理解?

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他又说:

“我非常爱我的夫人,女儿,父母。

但在核潜艇这个事业上,我可以牺牲一切!”

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



他一生崇尚俭朴生活,坚持艰苦奋斗。

办公室没有空调,

夏季经常在40摄氏度高温下蒸桑拿。

分房时,挑了没人要的顶楼,

直到2005年,才给家装了一台空调。

院士的他,没有专车,

所里最好的车,是用了多年的“桑塔纳”。

名片上,

好多年连手机号码都没有,

手机也是后来才买。

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却把名利看得淡如水,

却把享受视为身外物。

舍弃了个人,舍弃了小家,

是为了国家,是为了大家。

 

终于,随着保密期的到来,

他的工作终于可以公开了。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获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2017年,获全国道德模范奖;

201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但,

功成名就天下晓,归来仍旧少年心。

耄耋之年,90高龄,

他至今却仍未退休。

每天早上8点半,

他准时出现在核潜艇研究所的院士办公室。

一张办公桌、一副老花镜、一只放大镜,

陪伴晚年的,依旧还是工作。

他说:“我愿意为核潜艇事业发挥余热、贡献力量”;

“我要做年轻人的啦啦队,为他们加油鼓劲,

必要时出个点子。

什么时候退休不知道,

身体还可以干几年。”



2013年,他获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颁奖词是这样写的: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

甘心做沉默的砥柱;

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

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

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今天,

请让我们用无声但无穷的力量,

向“中国的脊梁”黄旭华老先生深深致敬!


(注:图片及素材源自互联网)


  • 作者简介:“你的景和我的桥”,景桥原创出品,左手戎马文,右手走心字,期待用文字捂暖岁月,愿每一个温暖的人能在此相逢!


欢迎在文章底部发表对本文的见解

今日荐读

 世界著名短篇小说:窗

◐  31岁患癌女博士:我写的不是死亡笔记,而是关于生的教训

◐  人民日报:中国所有保健品都是骗人的!

◐  人才缺口300万,毕业生却寥寥无几…用人单位急死了!


看11月热文
关注“国书坊”

2017最受欢迎深度文化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合作微信: mindy110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