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迟钝的济南、庸碌的兰州、无感的大连.......大数据告诉你:中国城市谁在腾飞,谁在衰落

2018-01-12 国书坊

关注《国书坊》

2017最受欢迎深度文化公众号

与高者为伍,与德者同行

◎来源 |  上海产业转型发展


像一个生命体一样,任何城市在众多城市构成的生态圈中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


在这个日趋激烈的赛场上,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词是什么?


本文试图从历史演变和资本的角度进行一番梳理、归纳与分析。



01


2010年的时候,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是克拉玛依。这个西北石油小城,那一年的人均GDP是深圳的1.98倍,北京的2.58倍。

 

仅仅五年之后,这座小城的人均GDP已经差不多被深圳追平,和北京的差距也拉近到了1.6倍。在这五年里,东部沿海的一线城市保持稳健发展,而克拉玛依的GDP则从2010年的700亿降至2015年的670亿。

 

这种停滞和萎缩,是很多内陆资源型城市的命运缩影,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石油、煤炭、钢铁等价格的暴跌。

 

随着人口增长的停滞,房地产的需求停滞,整个内陆的工业化引擎生了锈,三四线城市的未来显得不容乐观。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三四线城市很多年轻人开始大规模向一二线城市迁徙。


02


2016全国春运流动图


这是一张根据2016年春运迁徙大数据绘制出的全国春节期间人口流动图景。

 

这幅颇为壮观的图景,不仅描绘出了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迁徙活动,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足迹和选择,描绘出了中国各个城市的地位、等级、关系与纠葛。

 

不过本文并非从人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而是用资本(钱)。如果说人口是一个城市的静脉,那么资本就是它的动脉。

 

要研究城市之间资本的流动,非常值得关注的就是“企业间的跨城市资本流动”。


【以下数据图所采取的数据是启信宝提供的全国1.1亿家企业的全样本数据库,搜索了全国近五年(2013.1-2017.6)所有企业间的投融资信息,可作为一个参考。】

 

通过数据建立城际投资的全国城市拓扑关系网络,能够看到中国城际产业资本的控制中枢,即以“北上深”为中心的城市网络。



由图可见,在整个关系网络中,“北上深”不断地向中心地带移动,将其他城市排挤在外,我们还可以把这些城市落在地图上,构建出全国跨城市资本流动地图:


城市资本流动钻石图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最亮的三个点分别是: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翼城市群。这三个城市群与成都-重庆西部城市群构成了一个钻石形状,仅有星星点点的东北和西部的几个亮点游离在外。

 

这颗大钻石内的资本流动,占据了全国资本流动的九成以上。

 

接下来看看,钱是从哪里流出来的?



在这个榜单上,“北上深”排名前三甲,其资本流出总量远超其他城市,可以说,“北上深”通过一笔笔对外投资,引导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全国的资金流向和经济命脉。


杭州则排名第四,打破了“北上广深”的固局概念,最为亮眼。(接下来上榜的是天津、南京、宁波、苏州、成都),有5名都是长三角区域的城市,可以看到长三角地区资本的活跃程度。

 

那么,这些钱又流向了哪些城市?



由上图可见,吸引外来控股型投资笔数最多的前三名的还是“北上深”。相比投资排名,宁波抢到了第四名,超过了杭州。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来资本流入城市榜单上,嘉兴挤掉了南京,进了前十,显示出嘉兴颇受资本青睐。


03


接下来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三四线城市。前文说到三四线城市的未来似乎不那么光明,那么它们未来走向如何?前景又如何?

 

根据对2016年GDP前100名的城市在过去五年间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迁进行的梳理,可以得出以下观点。


衰落中的城市


100个城市中,GDP增速低于上海(一线中最慢)的有10个城市,占了10%。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北方的资源型城市,包括克拉玛依、大庆、铁岭和鞍山。


崛起中的城市


100个城市中,GDP增速高于深圳(一线中最快)的有13个城市,比衰落中的资源城市还要多。这表明在过去的五年中,三四线城市的整体发展速度并没有慢于一线城市。

 

令人颇有点意外的是,这里面不少是内陆的中小城市,那么其发展动力究竟来自哪里?

 

如果要揭示其中的奥妙,至少可以找到四种原因:



1、国家扶持



这些幸运儿是国家战略中的支点,大量资金汹涌而至,交通基建设施大干快上。比如增速前十名中,就包括了遵义。


2、交通要害


内陆的三线城市不靠海,没有港口,在交通竞争力上似乎要弱一些,其实也不尽然。比如资阳,因为靠近成都的新国际机场;咸阳,靠近西安机场,都在经济发展上获得了强大动力。

 

2012年,唯品会看中了资阳的位置优势,将这里设为西部物流基地,随后京东、顺丰等电商物流企业陆续跑来扎堆,后面的发展越来越顺。

 

不过上面讲的情况有点可遇而不可求,不是每个城市都能碰到,真正有借鉴意义的,还得看下面两种类型。


3、成本优势,产业转移


制造业从高成本地区向低成本地区的转移,是一个永恒的过程,只要发达城市的产业在不断升级,周边的中小城市就将受惠于此,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比如增速前20的城市中,就有襄阳、宿迁、淮安等三线城市,属于产业转移的受益者。

 

襄阳可以作为一个代表,这座小城市位于湖北北部,本身没什么资源,也不是交通中心,但是由于相对便宜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使得东风日产看中了这里,让天籁、英菲尼迪的生产线落户,由此发展出了一个完善的汽车工业生态。


4、传统产业,稳步升级


有些城市无法得到外来资本的眷顾,这种情况下只能自力更生了。比较典型的有宜昌、菏泽、宁德等。

 

三四线城市和一二线城市的产业升级是截然不同的,由于缺乏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所以不太会是互联网、人工智能之类的高大上行业,同时因为缺乏政治资源和交通优势,因此也很难吸引高精尖的制造业。

 

三四线城市的升级,更多建立在其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比如宜昌的磷化工、菏泽的炼油化工、宁德的不锈钢,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产业聚集区。虽然同样是工业,但是和北方那些资源工业不同的是,其下游需求方向并不是源自房地产。由于稳定的需求红利,可持续的产业链延伸,在推动地方经济的升级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三四线城市在工业的发展上仍然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仍然大有可为。

 

此外,三四城市还有另外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方向——“加入城市群”。


04



今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战略,对标全球打造“中国硅谷”,并且明确广州、深圳、东莞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东莞的发展首次被放到与广州、深圳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同一平台去谋划推进。

 

这表明,城市群组团发展已成为中国城市当下乃至未来的重要走向。

 

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来看,政府更愿意让城市抱团发展,因为城市群更好实现了产业发展资源更强的聚合效应,群中各个城市可以彼此间进行资源互补,形成更具效率和价值的产业链条。以核心大城市带动周边二三四线城市经济的发展。

 

这也意味着中国城市的竞争格局中,城市群的组团竞争已渐成事实并逐渐激烈和扩大化,但城市间的个体竞争依然存在,并将长期存在,因为对单个城市自身来说,需要在共促合作下竞争,提升自己的话语权,以及在未来城市格局中的权重。

 

由此可见,“变局+机遇”,正是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词。


群友评论:不转变思维就没有未来!


回首十年观发现


2007-2017是特殊的十年!这十年,见证了中国经济增速达到顶点,然后悄然回落!这十年,见证了经济全球化思潮的极盛和退潮;这十年,也见证了世界的动荡!这是聚变的十年,也是新时代的开端!这十年,中国哪些城市最成功?哪些城市最失败?

一、最成功的5座城市


1、腾飞的合肥


从不入流省会城市,迈向新一线大城,锋芒之劲让传统大城济南折腰求教!

2、飞跃的郑州


从二线省会城市,迈向国家中心城市,郑州都市圈上升为国家战略!

3、励志的贵阳


有志者事竟成,山沟沟里也能飞出金凤凰!贵阳十年,就像一场梦飞!

4、梦幻的杭州


是杭州成就了阿里巴巴,还是阿里巴巴成就了杭州?总之,它们一起走向世界!

5、图腾的深圳


全球制造工厂大转身,变成了全球科技中心!深圳科技企业的能量,已经在左右全球科技!

二、最失败的5座城市


1、僵尸的沈阳


70年代的一线城市,80、90年代的二线城市,现在的三线城市!摩天大楼使劲造,造的全是虚幻泡影!

2、愚钝的济南


不知道自己该干嘛,也不知道自己能干嘛!最庸庸碌碌的大省省会…

3、骄傲的上海


上海还是十年前的上海,但现在的北京和深圳已今非昔比!你错过了90年代的家电时代,00年代的网络时代,10年代的创业时代,到头来两手空空!创四大中心,结果呢…?建中心太多,似乎没中心 。

4、无智的大连


从神坛到土炕!国际大连,风光不再,东北吹来的风有点冷?

5、愚昧的兰州


别人建高楼,我也建高楼,别人修地铁,我也修地铁,城市产业空心化,知道自己该干嘛? 


欢迎在文章底部发表对本文的见解

今日荐读

 杨绛:且以优雅过一生

◐  2017年,中国最顶尖高校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  满分作文,震撼8亿人。。。。。。

◐  玄学天后麦玲玲为您送上2018年运势


看2018年1月热文
关注“国书坊”

2018最受欢迎深度文化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合作微信: mindy110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