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学跨学科前沿论坛暨VIEW Medicine期刊创刊仪式(第三轮通知)

VIEW Medicine 前瞻实验医学 2023-11-28


导语:


医学跨学科前沿论坛暨VIEW Medicine期刊创刊仪式是一个旨在促进医学领域跨学科合作和学术交流的综合活动。该活动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医学跨学科前沿论坛和VIEW Medicine期刊的创刊仪式。


医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涵盖了生物医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化学、材料学、药学、生物工程等多个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领域的研究也日新月异。然而,要解决当今医学面临的复杂挑战,单一学科的研究已远远不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医学跨学科前沿论坛应运而生。


医学跨学科前沿论坛是一个学术会议,旨在汇集来自不同领域的医学专业人士,包括医生、研究人员、学者和学生等,共同探讨医学领域的前沿课题和研究进展。论坛将提供一个平台,让与会者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经验和观点,并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和讨论。这有助于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推动医学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VIEW Medicine期刊是一本新创刊的医学期刊,专注于发表高质量的原创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该期刊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学术平台,让医学界的专业人士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并推动医学知识的传播和交流。创刊仪式将宣布期刊的正式创刊,并介绍期刊的宗旨、范围和编辑团队。参与者将有机会了解期刊的发展方向,并有可能向期刊投稿或成为期刊的审稿人。


该论坛的主题涵盖了各个医学领域的前沿课题,包括但不限于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实验医学、生物医学、材料学、医学工程等。参与者可以通过演讲、研讨会、学术展示等形式,向其他与会者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与其他专业人士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本次论坛的议程涵盖了广泛的话题,包括但不限于:

1. 临床研究和相关转化研究的思路和设计 

2. 肠道菌群与代谢

3. 肿瘤诊疗



主办单位:VIEW Medicine、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材料学会

承办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协办单位: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CAIVD)、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PCEM)、WILEY、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


时间: 2023年11月26日 9:30-17:00

地址:江苏师范大学泉山校区


论坛主席:

王华梁 教授 (VIEW Medicine荣誉主编,上海市实验医学研究院院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宋海波 教授(VIEW Medicine主编,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医学检验产业分会会长)

董晓臣 教授(VIEW Medicine执行主编,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

徐广臣 博士(Wiley出版集团中国区物质科学出版总监)



报告流程:


主持人:张晓雨博士


9:30-9:35 董晓臣教授致辞


9:35-9:40 王华梁教授致辞


9:40-9:55 VIEW Medicine期刊签约及执行编委会聘书颁发及剪彩仪式 


9:55-10:10 VIEW Medicine期刊介绍(徐广臣博士)


10:10-10:30 合影,茶歇


主持人:董晓臣教授


10:30-11:00 赵强教授 南京邮电大学

报告题目: Luminescent Metal Complexes for Sensing and Imaging


11:00-11:30 周洲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11:30-12:00 朱融融教授  同济大学         


12:00-13:30 午餐


13:30-17:00 分论坛



会议具体日程



日期

时间

具体安排

地点

11.25

12:00-22:00

会议报到

希尔顿欢朋酒店(云龙山)

18:00-22:00

晚宴

汉园宾馆

11:26

9:30-9:50

开场致辞

江苏师范大学分测中心

9:50-10:30

聘书颁发仪式及期刊介绍

10:30-12:00

主会场报告

12:00-13:30

午餐

江苏师范大学教工餐厅

13:30-17:00

分会场报告

江苏师范大学分测中心

17:00-19:00

晚餐

江苏师范大学教工餐厅

19:00

专家离会



*会议住宿:

本次会议组委会提供“希尔顿欢朋酒店(云龙山)”。

地址:徐州市云龙区解放路246号

前台电话:0516-80888888

*会议地址: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上海路101号江苏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大会主席





王华梁,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实验医学研究院  院长,国家卫健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精准医疗健康科普专家委员会  名誉主任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主任委员,国家认可委医学实验室认可  主任评审员,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VIEW主编、VIEW Medicine荣誉主编,《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副总编等。

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博士后基金、上海市重大项目等20余项;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成果奖、军队医疗成果奖多项。主编参编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宋海波,主任技师,教授,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会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医用临床检验实验室和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实验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兼体外诊断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WILEY旗下VIEW期刊荣誉主编、VIEW Medicine主编,天津医科大学、吉林医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体外诊断产业发展蓝皮书》编辑委员会主编,CACLP创始人。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涉及体外诊断产业影响要素及发展生态和体外诊断卫生经济学研究。


研究成果:先后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六部其中英文(Springer)专著一部,参与编辑专著三部,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数项。





董晓臣,教授,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光电子、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先后在 Phys. Rev. Lett., Adv. Mater., Sci. Adv. 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 300多篇,引用33000多次,单篇最高引用1550次,H-index为87;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0多件,编写专著《生物光电子学》一部;主持和完成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973 计划前期研究专项、江苏省社会发展重点在内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 30 多项;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各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8-2022年连续五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徐广臣,2010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年至今,任职于Wiley出版集团,目前担任Wiley出版集团中国区物质科学(Physical Sciences)出版总监,主管Wiley旗下知名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家族期刊,Small家族期刊,德国应用化学,欧洲化学,亚洲化学等材料、化学和工程期刊在北京及上海办公室的全职编辑。此外,全面统筹物质科学合作期刊在国内的发展,其带领的团队已经与国内知名院校联合推出了20本高影响力期刊,如InfoMat, EcoMat, SusMat, SmartMat, Aggregate, Carbon Energy, VIEW等。



报告嘉宾




赵强,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有机与生物光电子领域研究。近年来在Sci. Adv.、Nat. Commun.、Chem. Rev.、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10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被Nature、Nature Asia、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Phys.org、Science Daily等作为研究亮点进行专题报道,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省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等多项科技奖励。







周洲,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阜外医院实验诊断中心主任,心血管疾病分子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血液研究所研究科学家。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心血管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精准医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血栓与止血性疾病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常委。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权威期刊Circulation等发表论文40余篇,在美国血液学年会等国际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10余次,获得第23届国际血栓与止血会议青年科学家主席奖。近3年主持并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10余个基金项目。





朱融融,教授,同济大学长聘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博士生导师,任教育部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上海市衰老与退行性疾病学会衰老与认知障碍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神经保护学组委员、国际华人骨研学会 (ICMRS)终身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基础青年学组委员、Biomedical Materials等杂志编委。已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得上海市晨光学者、国际神经修复学会Raisman青年论坛二等奖、中华医学会骨科学术会基础青年研究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成果推广奖、上海青年科技英才等荣誉及奖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材料与神经再生修复,课题组近年来在Nat. Commun.,Adv. Mater., Adv Sci.,Acs Nano.,Research,Biomaterials等国内外权威期刊论文发表论文80余篇。共获得美国授权专利2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9项,生物活性支架修复脊髓损伤及DeepScreen的创新成果先后2项通过PCT国际专利并进入美国国家阶段。



分论坛Ⅰ—— 临床研究和相关转化研究的思路和设计


论坛主席:

杨田,VIEW Medicine副主编,海军军医大学


报告流程:

13:30-14:00 杨立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报告题目:麻醉干预与肝脏手术围术期预后的基础与临床


14:00-14:30 胡良皞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报告题目: 慢性胰腺炎微创治疗


14:30-15:00  

报告题目: 以边缘形态分型指导肝细胞癌临床诊疗


15:00-15:30 黄锦海 复旦大学

报告题目: 新型生物材料在致盲性眼病的应用


15:30-15:50 阔然生物 企业报告



论坛主席




杨田,VIEW Medicine期刊副主编,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外二科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兼任临床研究院中心实验室主任。医学博士,师从“中国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美国西奈山医学院高级访问学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卫生健康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军队青年科技英才。长期致力于肝胆外科疾病的外科手术和综合治疗,以及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在Gut, J Hepatol, Hepatology, JAMA Surg, Ann Surg, Adv Mater, Small, Small Science等消化病学、外科学及材料学权威期刊发表SCI论著116篇,IF总分>750分,单篇IF>10分22篇,H指数36,总被引频次>5200次,入选2022年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现任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CC-IHPBA)秘书长,国际肝胆胰协会(IHPBA)、亚太肝胆胰协会(A-PHPBA)学术委员会官方委员等学术任职。专业研究方向: 肝癌早诊标志物、肝癌复发转移机制、肝癌药物递送介质及纳米材料制备等。 


演讲题目:基于专病数据库开展临床真实世界研究


报告嘉宾





杨⽴群,上海交通⼤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导师。

目前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秘书⻓、上海市医学会麻醉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麻醉与呼吸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麻醉住院医师规培过程考核委员会总⼲事及结业考核督导,国际麻醉药理学会(ISAP)终⾝委员等学术职务。兼任《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和《上海医学》编委。

已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2 项和国家⾃然科学基⾦项⽬ 6 项,⼊选上海市卫⽣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上海市科技“启明星”、“启明星”跟踪和“优秀⻘年医学⼈才”等⼈才计划,获得教育部科技⼀等奖及上海市优秀博⼠论⽂及上海交⼤医学院“⾼原⾼峰”计划。主要研究⽅向为围术期肝脏损伤与保护及急性疼痛慢性化的阿⽚机制,制定并执笔《中国⼉童肝移植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20》及《围术期规范化镇痛管理基本技术及药物的专家共识2017》,培养硕、博⼠研究⽣ 39 名。论⽂发表于 Adv Science,Intensive Care Medicine,Anesthesiology,Anaesthesia 等世界著名杂志,总数超过 100 篇,被同⾏引⽤超千次。


演讲题目:麻醉干预与肝脏手术围术期预后的基础与临床

摘要:肝脏手术不可避免的肝IR损伤和术后肝再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包括麻醉在内的围术期因素显著影响肝脏术后转归。结合已有研究和研究团队的既往工作,我们认为新型吸入麻醉药仍存在肝脏毒性,与大约3%的肝损害个例有关,此外,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和阿片药均可增加肝脏缺血耐受。机制可能涉及多种内源性保护蛋白和抗炎通路的激活,且部分药物其作用部位与中枢神经系统可能相关。当前优化围术期麻醉用药方案,改善肝脏手术预后尚存在很大研究空间。





胡良皞,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我国著名消化病学专家李兆申院士。现兼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委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专委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慢性胰腺炎学组委员等。在美国胃肠学会会刊Gastroenterology、美国胰腺病学会会刊Pancreas、美国胃肠内镜学会会刊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和欧洲胃肠内镜学会会刊Endoscopy等杂志上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SCI收录论文121篇(通讯84篇),一区43篇,二区10篇,被JAMA、Lancet等引用2395次,单篇最高138次,H指数24。执笔并参与制定6部全国指南和1部行业标准。主编、主译、副主编专著和教材10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和上海市级基金8项,总经费500余万元。获批国家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年,第2;2013年,第5)和国际胰腺组织(IAP)最佳研究三等奖(2015年,第1)。2020年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获第三届国之名医青年新锐、中国好大夫、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师、上海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教委“晨光学者”、上海市卫计委“青年医师培养计划”等荣誉称号。


演讲题目:慢性胰腺炎微创治疗

摘要:慢性胰腺炎是由遗传、环境等因素引起的胰腺组织进行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症状顽固,病程迁延难治。在病程中可能出现胰管结石、主胰管狭窄等特征性病理改变,部分患者频发胰性腹痛或急性胰腺炎,或出现胰腺假性囊肿、胆管狭窄等慢性胰腺炎相关并发症。目前内镜微创治疗已成为慢性胰腺炎的一线治疗方法,对胰管结石、胰管狭窄及慢性胰腺炎相关并发症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本报告将围绕慢性胰腺炎微创治疗领域研究进展与大家讨论分享。





樊钟琦,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一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肝胆青年专家工作组委员,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肿瘤患者关爱工作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励新青年优秀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吉林省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累计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6篇,包括Gut、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Hepatology等科院1区论文5篇。


演讲题目:以边缘形态分型指导肝细胞癌临床诊疗

摘要:近年来肝细胞癌患者预后逐步改善,但是肝癌复发率高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尽管目前存在诸多肝癌分期标准,然而这些标准对于单发肝癌患者分层管理的指导价值和预后判断价值仍十分有限。基于各种类型组学数据的分子分型虽然具有一定临床应用潜力,但是由于花费高以及数据分析难度大等因素,使之难以在临床推广。本汇报将结合已发表研究工作阐述边缘形态分型在判断肝癌患者复发风险、预测组织病理特征和分子特征及评估术后辅助TACE治疗反应等方面的价值,为单发肝癌患者的临床分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黄锦海,上海市特聘教授(东方学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学术型+专业型博士导师/博士后导师(眼科+生物医学工程双博导),新型跨上皮圆锥角膜治疗术国际发明人、精准圆锥角膜分期诊断国际发明人。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眼科研究院副院长、视光学科副主任、上海市眼视光学研究中心副主任、“OCULUS亚太科研培训中心”副主任,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英国角膜交联委员会UK-CXL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眼屈光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业委员会智能眼科学组常务委员、中国眼科超声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循证眼科学组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视光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眼科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协作组成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循证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循证医学方法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等。访美、访澳学者。国际白内障和屈光手术医学会(ISRS)成员、美国白内障和屈光手术协会(ASCRS)会员、欧洲白内障和屈光手术协会(ESCRS)会员、美国眼科学会(AAO)会员、美国眼科和视觉研究学会(ARVO)会员。入选2021/2022/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 )中国眼科专家学术影响力百强专家(排名36)、“全球角膜生物测量领域专家”的国际排名(Expertscape)第18位(前0.1%,中国第1位)、省部级卫生高层次人才、中国眼视光未来之星英才培育计划、省部级数理医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战略创新团队核心骨干、复旦大学十佳医务工作者、复旦大学“第一三共制药奖教金”、复旦大学青年五四奖章(提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专家、 “551”人才工程、重点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演讲题目:新型生物材料在致盲性眼病的应用






王明达,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二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入选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中华消化外科菁英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肝胆青年专家工作组专家委员;HBPD INT,  Transl Oncol,  iLIVER,  JCTH 青年编委,《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手术电子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原发性肝癌诊疗相关的基础和临床转化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Hepatology,Int J Surg,Ann Surg Oncol 等发表SCI论著20余篇,IF总分>180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和省部级课题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专利8项。



分论坛Ⅱ—— 肠道菌群与代谢


论坛主席:

郑乐民,VIEW Medicine副主编,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


报告嘉宾:


13:30-14:00 郑钜圣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报告题目: 肠道菌群大数据挖掘、营养与代谢


14:00-14:30 冯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14:30-15:00  范曲立 南京邮电大学


15:00-15:30 王宇浩 浙江大学医学院

报告题目: 肠道菌群与宿主脂代谢调控


15:30-16:00 田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6:00-16:30 李林 厦门大学 


论坛主席




郑乐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委员,心血管代谢与蛋白质组学研究室主任。获得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万人),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基金”等。并主持国自然血管重大专项培育基金等10余项国家级课题。

主要从事心脑血管代谢研究,包括代谢与心脑血管功能关系研究、血管相关细胞功能研究和结合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在心脑血管功能方面的应用等。近五年成果多发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Advanced Material,Gastroenterology,Cell Metabolism,Neuron等国际知名杂志期刊。共发表SCI文章125篇,其中93篇SCI责任作者,SCI引用超5300次。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2022年北京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科学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报告嘉宾




郑钜圣,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营养学会理事;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郑钜圣团队致力于精准营养与计算医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基于人群队列生物大数据,结合基因组、代谢组及微生物组等手段,探索发现人类代谢疾病的全新营养干预靶点,制定新型精准营养干预策略。以通讯作者在Gut, Nat Commun, Diabetes Care,Am J Clin Nutr等杂志共发表论文40余篇。


演讲题目:肠道菌群大数据挖掘、营养与代谢





冯强,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 BOP波普专研口腔菌群联合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人体疾病微生物组特征及其致病机制研究,先后入选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专家计划、山东省杰出青年学者基金、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等学术荣誉,建立山东省口腔微生态创新团队、济南市口腔微生态创新团队,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3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1位)、山东大学银丰优秀青年科学家奖、济南市创新先锋等学术奖项,获批专利125项, 微生态专利贡献居世界第14位,中国第1位; 已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 35 篇,包括 Nature Biotechnology (2篇)、Nature Medicine (2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3篇)、Gut (2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400, H index 35.42,累计被引用19000余次; 撰写《骨内科学》、《基因组学》等教科书微生态章节,担任学术期刊Frontier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客座编辑、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IF14.9)、GTM、BMEmat编委、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精准医学分会常务理事等。



范曲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省部共建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功能材料、纳米生物传感和分子影像。近五年来在Nature Comm.,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Adv. Mater., ACS Nano, Adv. Funct. Mater.等国际期刊上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他引4000余次,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8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4项。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等2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四)、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4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获得者。





王宇浩,研究员,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现为浙江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双聘教授,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和浙江大学“百人计划”。课题组致力于探索肠道菌群和宿主间的共生关系和相互影响,重点考察肠道菌群调控宿主代谢和免疫的分子机制,研究成果多次发表于Science (2017, 2019, 2023)等国际权威期刊,数次获著名期刊点评和亮点报道,其中一项被美国胃肠病协会评为年度最佳肠道微生态研究之一。


演讲题目:肠道菌群与宿主脂代谢调控

摘要:肠道菌群在维持宿主代谢稳态中发挥关键作用,菌群的缺失能够引起肠道的脂质吸收及转运效率显著下降,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肠道菌群调控脂质代谢的全新机制,首次证明了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在肠道菌群调控肠道脂质吸收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临床以肠道菌群或lncRNA为靶点治疗代谢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田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基金委优青。浙江大学光电学院光学工程专业学士和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后。长期从事生物医学光子学、光声成像、医学超声和医学图像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安徽省等科研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于Rep. Prog. Phys.、Light Sci. Appl.、Opt. Lett.等知名期刊,并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多项。获中国科大学术领军计划(2023)、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21)、中国科学院人才项目(2019)(终评优秀 2023)、安徽省人才项目(2018)资助。担任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美国光学学会(Optica)/中国光学学会(COS)高级会员、中国光学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分会青委副主委、JIOHS/FOE/中国激光等期刊青年编委等。





李林,国家级青年人才,教授,博导。2004年和2009年在安徽大学分别获学士和博士学位,后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Yao Shao Q.教授课题组从事化学生物学相关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全职回国加盟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IAM)黄维院士团队;2018年随黄维院士“西迁”西北工业大学,参与创建柔性电子研究院(IFE);2022年加盟厦门大学,参与创建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IFE),并担任副院长。课题组聚焦“线粒体信息与健康工程”研究。迄今为止,在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上累计发表一作及通讯作者论文16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52/25项,参与编撰专著《分子影像与精准诊断》。研究方向集中在:有机/生物医学光子学:线粒体检测与调控;柔性电子(未来健康):可植入神经光电子器件、可穿戴体液监测器件。



主办单位


VIEW Medicine期刊

VIEW Medicine期刊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PCEM)和 WILEY共同出版,作为VIEW期刊的医学子刊。该期刊旨在发表对医学领域具有重大影响潜力的研究成果,以推动医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VIEW Medicine坚持发表医学领域内最高质量的研究,尤其注重跨越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之间的转化研究。我们致力于寻找具有潜力应用于临床环境并改善患者预后的研究,以促进医学实践的创新和转化。

该期刊的报道范围广泛,涵盖诊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跨学科科学和智能医学等多个领域。我们欢迎关于新诊断工具和技术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同时,我们也鼓励关于疾病内在机制的研究,这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从而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我们对新疗法的研究也非常感兴趣,包括药物疗法、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方面的创新研究,以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和个性化治疗策略。我们还关注人工智能和其他先进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如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这些技术有望改善临床决策、医疗管理和病患监测等方面。

总之,VIEW Medicine致力于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发表具有创新性和应用潜力的医学研究,推动医学领域的发展,为医学界的专业人士和患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洞见。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1952年创办于江苏无锡,战功卓著的刘先胜中将为首任校长。1956年正式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招生。1957年成立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学校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60年代初,全国高校布局调整,周恩来总理指示:“徐州地区地域辽阔,要有大学”,学校因此得以保留。从此,学校扎根苏北,艰苦创业,逐步发展。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以原徐州市教师进修学院为基础设立徐州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该校并入我校。1996年学校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所属的徐州工业学校并入。2011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建校以来,全校师生秉承“崇德厚学,励志敏行”的校训,经过不懈努力,各项事业都有了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学校现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4个校区,设有22个专业学院以及敬文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个非独立法人中俄合作办学机构——江苏师范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联合工程学院,另设有独立学院科文学院。现有59个本科招生专业,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11个学科门类。具有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专任教师1849人,其中正高381人、副高663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62.14%,具有海外研修经历教师占比39%。拥有院士、“长江学者”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7人次。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11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300余人,学历教育留学生380人。

学校现有6个省优势学科、10个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数学、社会科学总论、计算机科学6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3个学科入榜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14个学科入榜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拥有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发改委科技创新平台1个,部省级科研平台44个。近五年来,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504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9项(重大项目14项、重点项目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0项(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国家杰青1项,国家优青4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4项。发表Science、Nature、PNAS等国际一流期刊论文26篇。2020年首次以第一单位、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部级科研奖励14项。


             

协办单位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CAIVD)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是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的分支机构,是由医学检验产业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流通的机构及个人组成。其工作宗旨是:在协会的领导下协助卫生行政部门研究制定检验医学产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协助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国内医学检验产业行业进行管理和服务;建立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交流机制和通道,积极主动维护医学检验产业的利益;密切联系专家和企业家,做好体外诊断领域里的相关科研成果的搜集、发布和中介推广工作,树立产业形象,推进信息交流。宣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组织全行业守法经营、按规经营。组织医学检验产业企业产、供、销、转化的先进经验交流,推荐和介绍先进优质的医学检验产品。协助处理检验医学产业企业界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法律事务性咨询和服务,向会员企业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救助和服务等。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介绍(PCEM)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是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的分支机构。实验医学分会由体外诊断企业专家、医疗卫生机构的检验医学专家和大专院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组成。实验医学分会的宗旨是:搭建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平台、努力致力于体外诊断水平的提高和进步,积极的开展学术活动和科技帮扶工作,为体外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 


WILEY出版集团

Wiley是全球科研和教育领域的领导者,通过促进发现、赋能教育和塑造人才,来激发人的潜能。200多年来,Wiley推动全球知识生态系统的发展。如今,我们高影响力的内容、平台及服务帮助科研人员、学习者、机构和企业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实现他们的目标。Wiley全球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霍博肯(Hoboken),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代码为WLY和WLYB。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创建于1957年,为我国最早建立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以诊治心、肺、食管、气管、纵隔疾病为主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心胸外科进修基地。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心胸专科医师,造就了“中国心胸专科人才的摇篮”。目前,医院承担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胸部肿瘤学临床医学中心及上海市重点学科的建设及多个重大项目的研究。医院核定床位580张,开放床位1000余张,年门急诊量逾80万人次,手术量超1.9万例,三四级手术比例90%以上,居上海市级医院首位,食管、气管、纵隔肿瘤手术量居全国第一,肺部肿瘤手术量居全国第二。

医院面向全国,成功地医治和抢救了数以万计的疑难重危病人;医院开展的心脏、肺、胸骨移植术、“冠心搭桥术”,心脏单、双瓣膜置换术,各种心脏复杂畸形的诊断和纠治,各类肺、食管、气管、纵隔手术,各类心脏疾病的介入诊断治疗,顽固性心衰、恶性心律失常和大面积急性心肌梗塞的救治,纵隔镜、胸腔镜和气管镜的诊疗技术以及病理细胞、组织学检测等均居国内先进水平;肺癌的早期发现和综合治疗、气管术式的创新等居国际先进水平。

上海市胸部肿瘤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由著名肺癌专家徐昌文、吴善芳教授创立。先后承担了国家“六五”、“七五”肺癌攻关课题,在肺癌单克隆抗体研制及其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所主要聚焦于胸部肿瘤发病机制及相关检验标志物发现和验证研究;围绕胸部肿瘤的早期诊断,精准医疗以及队列研究,全面建立发病预测-诊断-个体化医疗-预后监测胸部肿瘤检验体系,针对肺癌诊断、预后、个体化治疗、分子分型等开发验证检验标志物,并进行转化。研究所在相关领域内有着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ell、Nature、Science、Nature Medicine、Nature Immunology、Immunity、Nature Cell Biology、Molecular Cell等杂志发表多篇高影响力论文。


往/期/回/顾



8.6!VIEW首个影响因子发布


喜讯 | 8.6分! VIEW期刊首个CiteScore2022发布!

2023中德青年学者纳米材料与生物成像论坛圆满闭幕


VIEW期刊2023年第五期上线


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下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