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具研究站丨西方人的“中国梦”

IDEAFUSION 2022-10-29



时髦风尚从东方古国而来



风从东方来


 13世纪初-14世纪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根据经历和见闻,在传记中描绘了一个美丽宜居,神话一般富丽堂皇的中国,由此激发了欧洲人的航海冒险热情。


▲《马可波罗传记》插图,法国马可波罗觐见忽必烈


这个时期,宋元和西方中世纪的家具形式,都来自于建筑


宋代家具的式样,在构造上仿效中国古代建筑梁柱木架的构造方法,取代了隋唐时期盛行的箱型壸门结构。


形体明显“侧脚”、“收分”,在制作上开始使用束腰、马蹄、蚂蚱腿、云兴足、莲花托等各种装饰形式,加强了家具形体向高度发展的强度和坚固性,综合采用各种榫卯接合来组成实体。


▲ 宋式龙靠背宝座


欧洲大陆垂直耸立的哥特式风格建筑风靡,被引入到家具设计中,以尖顶拱券和垂直线为主,高耸、轻盈、富丽而精致。


哥特式家具主要陈放在教堂中,具有宗教意味,成了这一时期最为杰出的代表。


▲ 马丁国王银坐椅



 15世纪初-16世纪 


15世纪初期,明朝朱棣皇帝好大喜功,为了招揽朝贡的附属国,组建了当时规模最大的航海队伍,郑和七次下西洋彰显国威与其他国家进行通商贸易。


随着中西方贸易往来增多,和文艺复兴的来临,欧洲黑暗的中世纪时期结束了,哥特风艺术和家具风格也逐渐没落,只在北欧地区延续。


▲ 郑和七次下西洋  显国力,通贸易,招朝贡


下西洋的“货物”进一步刺激了其他国家对“东方神秘国度”的向往。


▲ 郑和船队到达过的地方


郑和的船队带回来的有珠宝、象牙、香料、热带木材和中国人视为稀罕的其他奢侈品,还有一只长颈鹿。


其中长颈鹿轰动一时,让中国人对国外的了解更进一步。而进口红木随着海运开放,逐渐在宫廷家具中广泛使用,成为现代收藏界的最爱。


16世纪中期的明朝隆庆帝年间解除海禁


“隆庆开关”恰逢西方大航海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冲破了陆地的隔阂,大量的商品被运往欧洲,被称为“对华贸易的黄金时代”



 16世纪末 


16世纪末,西方传教士们的船只陆续来到中国,也将中国的文化以及书籍、丝绸、茶叶、瓷器、漆器大规模地带回欧洲各国,引发了新一轮的“时髦中国风潮”。


欧洲的上流社会了开始沉迷于“中国制造”


▲ 1700年1月7日的时候,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就在凡尔赛宫迎接新世纪时盛大舞会上,身着中式服装,坐在“八抬大轿”出场



Chinoiserie对西方家具的影响


17世纪-18世纪


在东方漆器运往西洋之前,欧洲是没有漆器的。


髹漆与制瓷一样都是中国的发明,而为欧洲各国所倾慕。“漆器热”随后持续了一百多年。西方家具的花纹也多数来自中国绘画与陶瓷纹样。

▲ 黑漆描金嵌玉寿字炕桌 清


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九月初四日,郎中海望持出榆木罩漆膳桌一张,奉旨:“尔等做漆桌时照此桌款式,将上面水栏边放宽,批水牙收窄,其批水牙有尖棱处着更改,腿子下截放壮些,不必起线,上面应画何等花样,尔等酌量彩画。”


注释:漆饰家具的木胎不铲边线易于刮灰和打磨,而在彩绘的时候描上边线会更显整齐。


▲《十二美人图—持表观菊》 清 雍正

▲ 漆艺家具上装饰中国人物、山水、花鸟等绘画图案,配上中国陶瓷纹样,成为了当时法国人追求的时尚

▲ 西方宫廷中摆放的中国瓷器

▲ 17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酒柜,绘有明显的中式Chinoiserie风格图案


中国漆器所用的清漆,是来自漆树的汁液;而漆树与漆液并不能经过长途运输后移植保存到欧洲,因此欧洲人只能选择用树胶漆或虫漆作为中国漆的代用品。


当然,有些贵族依旧是坚持只要中国产漆器,很多商人为了谋求更大的利润,会将中国漆器拆散后重新组装分配。

▲ 18世纪中期的墙角柜,漆画取自一个屏风上的漆画 大都会博物馆藏

▲ 中国漆绘的三角钢琴


Chinoiserie又被称作“东洋风”,充满了法国化的中式情调,也是欧洲人对中国的诗意想象,而它更直接形塑了西方时尚上著名的洛可可风格。



Chinoiserie,法语,意为“中国的”,但它从来不是真实的“中国”,而是一个梦境,是一个被欧洲塑造出来的想象,它里面充满了神秘、浪漫与奇遇。


▲ 通过装饰画的陈设,表现了贵族阶级对Chinoiserie的喜爱




中国建筑形式对西方家具的影响


英国的齐彭戴尔被称为“欧洲家具之父”,他打破了以君主名字给家居风格命名的惯例,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齐彭代尔”风格的源头是英美古典风格家具的流变产物,是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延伸。


他将中国的塔、苏州园林技术等东方元素与西方家具制作技艺相融合的第一人。


▲ 齐彭戴尔与他设计的家具

▲ 宝塔、窗棂格、青花等中式元素

▲ 英国乔治二世包金紫檀木高脚柜



他的著作《绅士和家具工匠指南》中详细描述了中式椅子从椅腿、扶手到靠背的不同搭配和相应的浮雕图案。未止步于写,他还设计过几款中式椅子,十分有趣。


▲ 马丁国王银坐椅





西方家具风格对中国的影响


18世纪时期,是中国的乾隆帝时期,繁缛之风盛行,正值法国路易十五“洛可可风潮”。由于洛可可风格是部分中国清式漆器家具严重侵染的结果,所以在法国,洛可可又被称为中国装饰。


甜蜜的洛可可家具,融合了巴洛克家具的特点,凭借着沙龙的盛行,借助着蓬巴杜夫人的的“明星效应”,成功风靡于宫廷官邸。


▲ 蓬皮杜夫人 右侧边柜形式借鉴了中国的“香几”

▲ 洛可可时期的边柜  我们隐约可以看到中国香几的影子


巴洛克(Baroque)一词,源于葡萄牙文Barraco,是“不规则的珍珠”,它本来指的是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后来则被延伸成为一种设计风格的代名词。它以浪漫主义作为形式设计的出发点。


巴洛克风格对中国家具形制有很大的影响,清代各阶层追求精致、新奇家具、新材质家具风气盛行、为清代家具接受西洋影响铺设了温床。


▲ 洛可可风格花台

▲《乾隆帝是一是二图》 中受西洋风格影响的中式圆桌(陈列桌)©新室相

▲ 清代晚期家具有了“洛可可”的卷草纹饰

▲ 紫檀西番莲纹裹足方凳 清乾隆


随着东西方经济、文化和思想的交流和相互渗透,中国家具艺术在给西方家具和民族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的同时,也深受西方国家和民族艺术的影响。



 写在最后 


15-18世纪,经济繁荣,可谓空前

而统治者的靡费奢侈亦随之日益滋长

无休止地追求精巧新奇,纤随繁缛

使民间也受到了影响

中西方在同时期对审美的不谋而合

是历史大背景下的必然结果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素材版权归IDEAFUSION所有



往期文章


家具研究站丨明式极简之美

家具研究站丨榫卯

陶瓷研究所丨十种常见的传统纹饰

文化基因丨杭州:偷得浮生半日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