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榜单!令人意外的深圳与青岛!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灯塔望海 Author 望海君

城市不只是钢筋混凝土的森林,城市的根本是人的城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意味着城市发展要更健康、更完善、更宜居。


11月16日,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第三次公开发布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百强榜。相较于其他榜单,这是一个综合反映城市社会发展与治理水平的系统性指标,更加突出城市的民生与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居民健康和均衡发展等方面。


在本次榜单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包揽了综合排名前四名。令人意外的是,一向宜居的青岛,在这份榜单中位列第19名,仅入围人口发展与社会潜力前十城市分榜。而深圳不但名次遥遥领先,还占据了多个分榜前十。


显然,如今城市社会发展不完全等同于经济发展。对青岛而言,对标深圳、甚至对标杭州和长沙,如何用良好的社会发展使城市居民有更大的获得感、幸福感,是作为先进城市亟需思考的命题。


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同样不能忽视人的需求。


城市心观察第522期

撰文/©茗萱



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百强榜发布


城市的根本是人的城市。

11月16日,上海高校智库“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何雪松教授和吴开泽副教授领衔的智库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发布“新时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暨百强榜(2020)”,这是华东理工大学第三次公开发布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百强榜。

与其他榜单不同,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反映城市社会发展与治理水平的系统性指标,更加突出城市的民生与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居民健康,更加重视城市的教育和就业质量,更加强调社会治理,更加关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社会发展潜力。


榜单评价中,有7个一级指标,分别是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人口发展与社会潜力、生态文明与环境治理、社会治理与公益慈善、公共教育与科技文化、公共医疗与居民健康、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这可以说是一座城市除了经济发展之外,具有决定性的衡量指标。

在本次榜单中,北京、上海、深圳分列前三名,杭州、南京有了明显的进步,分别占据了第六、第七名,展现出城市近年来对于社会综合治理所下的功夫。特别是由于今年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社会治理与公益慈善的指标权重有所提高,而在这个分项上南京、杭州较成都、武汉更有优势。

令人意外的是,一向“宜居”的青岛在本次榜单中仅仅排名19,入围人口发展与社会潜力前十分榜。而青岛所“学、赶”的深圳,则超越广州稳居全国第三,入围多项前十评比。

对标之下,打开的是广袤的进步空间。

令人意外的深圳与青岛


除了经济,人才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本次青岛入围人口发展与社会潜力前十强,同样入围的还有郑州、武汉、合肥等区域中心城市、制造业大市。一方面是由于区域中心城市既定的吸引力、人口人才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保障好,才能吸引大量外来人口。正如已经成功跻身特大城市的青岛,越来越注重人口人才的引进,如出台多项人才落户新政,提出先落户后就业、放宽落户门槛等,才得以跻身这个榜单。

但在社会治理、医疗、教育等板块,十强中都没有青岛的身影。

反观青岛所对标、“学赶”的深圳,不但稳坐总榜单前三,还入围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前十、人口发展与社会潜力前十、社会治理与公益慈善前十。

在经济发展方面,深圳的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工资和就业率显然遥遥领先,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作为一线城市中资历最浅、年纪最轻的城市,深圳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靠着创新和改革,让城市经济增速和增量首屈一指。


而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平均工资较高,深圳又能吸纳更多人口——这也是深圳名列人口发展与社会潜力分榜第二的重要原因。且榜单研究团队表示,城市社会的发展还表现在开放性,人文关怀也是城市提升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深圳都以“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开放和包容,让城市涌动着年轻化的特性,这也是其能够不断创新发展的基石。

在社会治理方面,深圳在创造政策环境上为社会工作发展投入较多,因此也入列榜单前五名。研究团队负责人之一、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吴开泽表示,社会工作要发展得好,也在于政府能让渡空间,创造良好环境。

而在医疗、教育这两个重点板块,背后所透露的是城市的社会竞争力。医疗方面,发展水平与城市行政等级基本挂钩。而十分年轻的深圳能够上榜教育第二名,主要在于深圳依托雄厚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包括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人均科学教育支出指标名列全国榜首。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GDP与青岛相差无几的长沙,首次挺进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前十,也是十强城市中唯一的地级省会城市。究其原因,长沙的经济总量虽然不够庞大,但其第三产业贡献率、城市化率、城镇就业率以及职工平均工资都维持较好水平。而这也是青岛亟需追赶的部分。

根本而言,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是人活动的场所。过去城市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提升人民幸福感,则应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之一。从本次榜单中令人意外的深圳表现甚至长沙的活跃中,青岛或许能寻找到突围的密码。


经济狂奔之时

不能忽视人的需求


1933年8月,《雅典宪章》中就提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可见,城市作为市民美好生活的场所,其建设也应该从满足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角度为出发点。特别是“十四五”时期,我国不断强调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如今,青岛经济发展已经全面起势,通过不断扩大开放来整合资源,为青岛带来新产业、新技术、新资本、新理念。如今,青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7年的25.8%提高到2019年的31.11%;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7年的30.3%提高到2019年的31.5%;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超过10%,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也用新旧动能转换重塑了青岛经济的发展生态。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同样不能忽视人的需求。

在人口发展与社会潜力方面,青岛已经在榜单中崭露头角。而在社会治理方面,青岛仍需学习深圳等地的经验,努力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毕竟在青岛“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目标要求中,本身就蕴涵着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2019年以来青岛持续开展“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未来仍需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全面赋能城市发展,解决城市治理难点、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如学习深圳的“三化三型”、学习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现代化的城市治理等,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让人人都能感到青岛的城市温度。

而在市民们重点关注的教育和医疗方面,青岛也需要完善基础教育和补齐医疗短板,学习深圳加大力度发展教育,增加人均科学教育支出,引进高校、促成教育集团等。医疗方面,青岛目前共有21家三级医院,还规划了多所高端医院,如清华大学在青岛西海岸打造的中国北方医疗中心。但医疗版图的扩容,仍需跟上青岛经济发展的速度,才能为市民提供充足的必须资源。

求“全”不弃“微”。除了经济发展这一“数量”指标外,以人为本的“质量”指标更值得成为青岛关注的重点,从而让更多居民有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凤凰网青岛原创

资料来源:新民晚报、城市进化论、本网新闻稿件等

◎ 本账号现已全网多平台运营,欢迎搜索“凤凰网青岛”订阅

◎  青岛城市精英资讯第一微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