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语法学期刊速递 | 《法学》2020年第4期

不莱梅的音乐家 ManofLetters 2022-06-25

德语法学期刊速递

Juristische Fachzeitschrift













法学

2020年第4期 

Rechtswissenschaft

Jahrgang 11 (2020), Heft 4




企业合同法中的法感情



Das Rechtsgefühl im unternehmerischen Vertragsrecht

作者:Stefanie Jung


本文的主题是法感情。首先,通过明确区分不同的现象来解决法感情概念的不确定性问题。通常认为,法感情有三种表现形式:(1)对“法是什么”的感情;(2)对 “法应当如何”的感情;(3)对“符合法律的才应当发生”的感情,即尊重现行法秩序的感情。本文认为,法感情是对“法应当如何”的感情,对“法是什么”的感情是裁断(Judiz)。法感情相对道德和裁断有独立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证明,查清相关的法感情在经验上是可能的。紧接着,阐述法感情在企业合同法中潜在的、正当的影响。最后主张,法感情在企业合同法的解释中应当作为价值论证。



通过双重授权进行技术监管

国家和私人的应对方案



Technikregulierung durch doppelte Delegation. Bewältigungsmöglichkeiten für Staat und Private

作者:Michael Denga, Jörg Pohle Julian Hölzel


对规则具体化的双重授权是当下常用的技术监管方式,即国家授权给私人,法律授权给IT。后者意味着,技术运用不仅仅通过规则来监管,也通过技术原则来监管。不仅监管人变化了(从国家到私人),监管逻辑也变化了,因为信息技术的运作原则迥异于法律。本文将提出证成双重授权的具体方案。



集体的基本权利影响?

以新冠的应对措施为例的一个宪法学的剖析



Kollektive Grundrechtseinwirkungen. Eine verfassungsrechtliche Einordnung am Beispiel der Maßnahmen gegen die COVID-19-Pandemie

作者:Hannah Ruschemeier


在经历第一阶段的不确定与剧烈的变动发展之后,时间上的距离提供了机会,让我们能对2020年上半年仓促发布的国家限制措施进行法律上的剖析。处于核心的是公民在各个生活领域的利害关系,由此产生了基本权利的教义问题。本文将探究基本权利限制对人与物的广泛影响,基本权利侵害的集体性将作为独立的宪法问题得到研究,其中将特别考虑公共空间及其法律功能;并回答,如何对一个基本权利所有者的多个基本权利进行宪法上的限制,以及,对多个基本权利人的基本权利进行限制时是否有独立的宪法考量。




历史法学派

评Hans-Peter Haferkamp的《历史法学派》



Die Historische Rechtsschule. Rezension zu Hans-Peter Haferkamp, Die Historische Rechtsschule Frankfurt am Main 2018

作者:Kenichi Moriya



Hans-Peter Haferkamp的《历史法学派》于2018年出版后很快获得了关注,至今对其已有多篇用多种语言撰写的书评。在本书中,Haferkamp尝试对“历史法学派”做一个全面的阐释。他探究了“历史法学派与古罗马法的关系”,解释了“历史法学派”的概念,详述了“历史法学派带来的法政策上的结果”,也附带说明了历史法学派丧失影响力的几个转折点。Haferkamp有力地论证了,从Ernst Landsberg到Franz Wieackers逐步确立的“以萨维尼为核心的历史法学派群像”其实是“身份虚构”。Haferkamp正确地提出,历史法学派的开端并非1815年创立的《历史法学杂志》,而是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的覆亡。



刑法的宗教—世界观的中立性

评Bijan Fateh-Moghadam的《刑法的宗教—世界观的中立性:宗教多元性的刑法视角》



Die religiös-weltanschauliche Neutralität des Strafrechts. Rezension von Bijan Fateh-Moghadam, Die religiös-weltanschauliche Neutralität des Strafrechts – Zur strafrechtlichen Beobachtung religiöser Pluralität Tübingen, 2019

作者:Tatjana Hörnle


刑法如何应对有宗教背景的行为?这是Bijan Fateh-Moghadam的教授资格论文研究的问题。Fateh-Moghadam有扎实的宗教历史和宗教社会学知识,又能充分吸纳政治哲学领域的分析成果。在本书第一部分,他阐明了宗教刑法(Religionsstrafrecht)的法社会、法史与法哲学基础,由此发展出宗教刑法的总论。他从“社会的世俗化”命题开始,否定了该命题的两种理解——“宗教的意义丧失”与“宗教是个人事务”,认为宗教、政治与法之间的分化——即功能分化——才是对“世俗化”的正确理解。从法社会学角度看,宗教—世界观中立性原则的目的是维护功能分化与法体系的自我逻辑。随后,Fateh-Moghadam探讨了实体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中的具体问题。



为何修复

评Sophie Schönberger的《艺术品治愈了什么?归还纳粹掠夺的艺术品作为过去的政治》



Warum Restitution. Rezension zu: Sophie Schönberger, Was heilt Kunst? Die späte Rückgabe von NS-Raubkunst als Mittel der Vergangenheitspolitik Wallstein Verlag, Göttingen 2019

作者:Sebastian Spitra


Sophie Schönberger这本书不是要掀起“艺术品及其归还能否治愈纳粹时期造成的巨大伤害”的争论,而是法学的、法政策的、法人类学的以及社会学的对现状(即艺术品归还的过程、方式及影响等)的分析,希望对未来提供借鉴。本书言浅意深,非法学专业的人也能读懂。作者认为,法的补偿程序和归还纳粹盗窃的艺术品是德国的历史责任,并且分析了艺术品归还的社会的、人类学的以及心理学的影响。在作者看来,当下的法律状态和叙事都是有缺陷的。







往 期 精 选HISTOR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