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土话语阐释本土知识:非洲研究中的斯瓦希里语尺度
2020年12月2日,肯尼亚内罗毕大学斯瓦希里语系举办“纪念内罗毕大学建校50周年”线上研讨会。本次线上研讨会的主题是“ Kiswahili Ulimwenguni(全球视域下的斯瓦希里语言文化)”,旨在通过探究斯瓦希里语的全球交流发展现状,关注当前非洲本土语言面临的挑战,探索斯瓦希里语及非洲本土语言的未来发展路径。[1]
除肯尼亚学者以外,本次线上庆祝活动吸引了来自坦桑尼亚、乌干达、加纳、中国、波兰、英国、德国、美国等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0余名专家学者。会议伊始,内罗毕大学副校长斯蒂芬·基阿马(Stephen Kiama)与肯尼亚高校教育委员会首席执行官姆温达·恩塔朗圭(Mwenda Ntarangwi)分别使用斯瓦希里语致辞并表示,内罗毕大学将致力于构建斯瓦希里语教学的方法体系和理论体系,深化国际合作,继续为斯瓦希里语在全球各国的发展贡献智慧。
会议过程中,就“斯瓦希里语全球教学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一议题,肯尼亚内罗毕大学斯瓦希里语系教授基内内·瓦·姆提索(Kineene wa Mutiso)、美国霍华德大学文理学院世界语言与文化系教授利桑萨·姆阿卡(Lisanza Muaka)和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特邀研究员沈玉宁分别应邀进行了主题发言,并通过对比世界不同地区斯瓦希里语的教学模式和沿革历史,阐释了他们对于斯瓦希里语未来发展道路的深刻思考,引起了参会学者的热烈讨论。
本次线上会议也是中国学者参与度最高的国际斯瓦希里语学术活动之一,上海外国语大学斯瓦希里语专业暨上外东非研究中心受邀参会并发表致辞。专业中心主任马骏在致辞中热烈祝贺内罗毕大学建校50周年,并对内大斯瓦希里语系在联结全球斯瓦希里语学界的工作中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感谢与支持。同时指出,非洲本土语言对于中国学者了解非洲的真实情况和描绘非洲的完整图景具有重大意义,强调非洲本土话语在破除中非文化误解及消解文化冲突中的积极作用。上外将与内大及国内外各高校的斯瓦希里语专家学者一道加强知识供给、增进沟通交流,共同推动斯瓦希里语在全球蓬勃发展。斯瓦希里语专业教师宁艺、外籍专家弗雷德里克·博斯雷(Fredrick Bosire)及部分斯瓦希里语专业本科生一同出席了本次活动。此外,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其他中国高校的斯瓦希里语专家学者也在线上观摩了本次活动。
自20世纪60年代非洲各国取得民族独立运动胜利以来,“如何在殖民语言和本土语言之间做出正确选择”一直是横亘在非洲人民眼前的一道难题。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和非洲文化这两种异质文化之间并非势均力敌,非洲如何在全球化视域中摆脱西方中心主义带来的既有印象,向外界阐释本地知识、重塑文化身份,已成为中非学者亟待思考的问题。
无论是从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语言的角度出发,语言本身都是一种信息传达的载体。它对一种知识体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知识包含对特定社群所产生的文化的阐释。[2]非洲本土语言诞生于殖民统治之前,承载着非洲不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产生的独特文化。本土语言作为非洲人民的母语,能够使外界更直观准确地了解他们真实的所思所想。
在非洲各国取得民族独立后,虽然以斯瓦希里语为代表的部分本土语言获得了各国政府的重视,但仍有许多非洲本土语言面临着消亡的危险。时至今日,殖民体系早已在非洲灰飞烟灭,但殖民主义留下的影响却依然根深蒂固地制约着非洲各国的文化身份塑造。殖民时期强硬的语言政策和西方化的教育体制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知识在非洲各国传播的路径,甚至使非洲的社会结构、人民的价值观和信仰系统发生了巨大转变。取得民族独立后,许多前宗主国语言,如英语、法语、葡萄牙语等等,仍旧是众多非洲国家的官方语言之一。在此背景下,西方语言成为非洲大陆知识生产的通行用语。西方语言背后承载的西方文化叙述体系,在阐释非洲本土知识的过程中,用西方知识体系对非洲的本土知识加以判别、改造,甚至替换,这种在西方知识观统摄下理解并处理本土知识的惯常方式破坏了本土知识的内在逻辑。
有鉴于此,重视本土语言的发展,对于复兴非洲本土知识系统、重建和维护本土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次研讨会中,著名肯尼亚作家、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人文学院特聘教授恩古吉·瓦·提安哥(Ngũgĩ wa Thiong'o)提前录制了视频,在会上他援引现代斯瓦希里语文学巨擘夏班·罗伯特(Shaaban Robert)的诗句,以斯瓦希里语发表题为“Titi la mama li tamu, tukuze Kiswahili(母乳甘甜——共谋斯瓦希里语言文化发展)”的主题演讲,再次强调非洲本土知识用本土话语阐释的必要性。恩古吉提出“母语-斯瓦希里语-其他常见通用语”的核心理念:母语(Lugha ya Mama)反映本土文化,所以母语应作为一切本土知识的立足点;在此基础上,非洲人应掌握利用斯瓦希里语阐述本土知识的能力,因为斯瓦希里语作为跨越非洲各国、各民族边界的本土语言,可以使来自不同群体的非洲人克服母语不通的沟通障碍,相互交流;最后再思考如何将本土语言所阐述的知识译成其他常见通用语,以便让非洲本土知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在学会使用母语和本土语言后,了解其他常见通用语,是一种积极的知识赋权;与之相反,若是掌握其他常见通用语而忽视本土语言的表达,则可能造成负面的文化消解。
更重要的是,语言作为自我身份认同的标识之一,选用何种语言与认同何种身份紧密相连。挖掘非洲本土语言的潜能,使用本土语言生产知识,不诉诸切换为殖民地语言的惯习与捷径,能建构更为健全的本土文化体系,有助于保持非洲人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并激发其对自身文化的追根溯源。这有助于非洲人民彻底摆脱殖民主义影响,实现思想的独立和解放,从而真正塑造非洲人自身的文化身份。所以,非洲本土文化身份的塑造与本土知识的独立阐释是密不可分的。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文化传播体系由以英语为主的西方语言主导。语言是知识生产和知识赋权的工具,若非洲人失去自己的本土语言,将可能失去定义和生产本土文化的话语权利,自身的文化形象将变得更为模糊,非洲人将无从找寻自我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地位。
因此,斯瓦希里语作为非洲最具影响力的本土语言之一,更有必要在非洲本土获得应有的权利与尊重。今年11月12日,肯尼亚通过政府决议,斯瓦希里语正式在每周四的常规议会辩论中成为唯一工作语言,[3]这也是肯尼亚自独立后首次将斯瓦希里语上升到这一高度,这一决议标志着肯尼亚政府进一步推动本土话语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的决心,对未来斯瓦希里语在政治经济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意义非凡。在本次国际线上研讨会中,与会官员均使用斯瓦希里语进行了精彩致辞,这正是肯尼亚各界不断强化斯瓦希里语国语地位,努力剥离英语影响的又一例证。
与斯瓦希里语相同,豪萨语、伊博语、阿姆哈拉语、卢旺达语、基库尤语、祖鲁语、科萨语、马达加斯加语等其他非洲本土语言也植根于非洲自身的文化土壤中。只有对这些本土语言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才能深化外界对非洲民族价值观与行为逻辑的认知,消解殖民主义在非洲民族文化塑造过程中留下的负面影响,会上中国斯语学者使用基库尤语尤为可贵。在全球化视域下,如何审视当今世界文化关系,打破由西方国家主导的文化秩序?使用非洲本土语言度量、传递、阐释非洲本土知识正是外界正确认识非洲的最佳选择。
注
[1] “ Kiswahili Ulimwenguni(全球视域下的斯瓦希里语言文化)”线上研讨会实况录像已由内罗毕大学上传至网络,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内容,请点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T6Y64UnLsE
[2] Joshua A. F., 1999. Language and ethic identity. Africa Development, 36, pp. 353-354.
[3] What it means for Kenya’s parliament to debate in Kiswahili every Thursday
https://www.thecitizen.co.tz/tanzania/news/africa/what-it-means-for-kenya-s-parliament-to-debate-in-kiswahili-every-thursday-3202812 [Accessed 05/12/20]
编写︱罗思颖
审阅︱马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