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技巧分享|国内和唱团与国外合唱团的差距!陈祥文老师总结为以下几点

2017-07-17 微信 13807395948 思源音乐工作室

电话 13807395948 

微信 13807395948   QQ: 138073959  

关注公众号 | 点上方 思源音乐工作室

工作室主营音乐制作、校歌企业个人作品原创编曲、录音与后期混音、伴奏扒带、合唱谱写作、钢琴伴奏谱编配录制、舞蹈音乐编制、音频视频编制、移调打谱等。


      从2012年“广州星海国际合唱锦标赛”的整体表现情况看,在大赛组委会所设的七个组别中,中国队只获得一个冠军,其他冠军均被他国合唱团所获得。然中国参赛团队的数量不能算少,质量不能算差。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中国队的整体成绩无法与外国队伍抗衡?

       

一、合唱团整体声音张力需尽快提高(声音表现能力)

1、合唱团的声音无法形成合力,也就无法产生应有的共鸣现象。我国的一支具有相当实力的合唱团(在台上表演的团员有70余人)同样在表现“ff”力度时,其声音张力和感染力却不如国外不足40人的合唱团。此例足以说明这一问题。

2、无论处于哪个力度范围,整体声音张力不足,不能让声音传的更远,如同没有“来复线”的步枪,子弹出了枪口便掉落在地上,无力向前飞行。这样的演唱无法让作品产生最佳的艺术表现力。

3、在缺乏张力的支撑下,无法做到游刃有余的声音色彩变化,故一定程度的影响作品的艺术表现。

 

二、指挥对合唱团演唱手段的掌控能力需尽快提高

1、  对音准(纵横向)、和弦(相对孤立)、和声(和声节奏、和声色彩、和声力度、和声内涵等)控制能力的提高。

    2、对声音张力(各种力度)、声音色彩(作品需要的不同音色)、声音形象(远近景、冷热色调、人物情绪)、声音表情(具体的、有表情、有内容)准确控制力的提高。

3、对音准和声音的共同掌控力的提高。


三、指挥并合唱团对“作品艺术表现张力”的深刻挖掘能力以及准确的表达能力需尽快提高

1、关注作品的基本结构

 (1)单乐段作品:

通常整个乐段予以配置。多声部同时出现还是依次出现,要根据具体作品而定。

 (2)二乐段作品(常为单二部):

 A:第一乐段为单声部,第二乐段为多声部。

B:第一、第二乐段均有多声部配置,但两个乐段配置的方法有所不同(既两个乐段的织体有所不同)。如何不同,要根据作品的需要。

 (3)三乐段作品(常为带再现的单三部)第一、第二乐段的原则与单二部作品有所相似。一般情况下再现部分总体相同于第一乐段,但在结束句与第一乐段有较大差别。

 2、选用与主旋律相同性格或不同性格的二声部或多声部

(1)性格相同的多声部。重点体现音程关系的融合性。如《雪绒花》。《小白船》等。

(2)性格不同的多声部(多元化)。在音程基本融合的基础上,侧重体现不同性格的对比性。如《田野在召唤》(五年级10册)

(3)声部交替出现。不仅体现声部之间的融合性,还使演唱者体验声部交替的愉悦。如《洪湖水浪打浪》(三年级7册)。

(4)局部填充式多声部。如《柳树姑娘》(四年级7册)。

(5)“插画式”、“添足式”、“盖被子”、“铺地毯”等等。

【童声合唱 中小学合唱 在线欣赏集锦】

【成人、高中、大学生合唱集锦】

【音乐课件 音乐课堂现场实录 集锦】

【扒带作品 在线欣赏集锦】

【原创编曲作品集锦】

【表演唱 小组唱集锦】

【课本剧小品剧情景剧集锦】

【音舞快板 集锦】

【优秀舞蹈与舞蹈音乐集锦】

【晚会|音乐会|比赛|专辑 集锦】

【教学 学术文章 访谈等 集锦】

【娱乐与新闻播报 集锦】(尚未关联)

按下方箭头提示欣赏所有推荐的优秀作品和优秀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