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不清”的牛
实际只购买73头牛,验收组却认定了139头,最后按150头的标准兑现了财政补助资金。看似荒诞不经的一幕,却在四川省沐川县扶贫一线上演——
四川省沐川县大楠镇金盆村是省定贫困村,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152人。为强化产业支撑、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2016年该村组织实施了资产收益扶贫试点项目——六兴专合社肉牛养殖,由财政补助资金80万元,其中12.5万元用于新建标准化圈舍,67.5万元用于引种牛犊150头,并将其中70万元作为股权量化到贫困户,实行每年收益分红。好端端的一个扶贫项目,却被金盆村党支部原副书记、六兴专合社原负责人吕天奎搞坏了。其利用职务便利在该项目中贪污扶贫资金达18.3万元,最终被判刑。
2018年12月,沐川县纪委监委在调查该案时发现,负责该肉牛养殖项目验收的相关工作人员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随即对相关人员开展了审查调查。
组织验收“看现场”
数出多少算多少
“就是到牛圈数了数牛,没有制定详细的验收方案……”项目验收组组长、原县农业局副局长张念回忆2017年12月19日验收组对该项目进行验收的情景时,这样说道。按照扶贫项目验收管理办法,应当根据项目实施内容,制订详细的验收方案,明确验收程序和验收标准。但验收组人员因为准备工作不充分,就想当然地按照“老办法”来,一个字——数!
“1,2,3,4,5……139!”数了一遍又一遍,还是139头牛,与项目规划的150头相比,差了11头。
“差的牛已经买到了,马上就运回来,你们放心!”吕天奎拍着胸口保证。
“那你要抓紧,牛买回来了我们还要来看。”验收组认真地给吕天奎提出了要求。
殊不知,金盆村同步实施了另一个养牛项目,吕天奎把已经享受了财政补助的66头牛,移花接木,混入新购买的73头牛中进行了验收。表面看来只差11头牛,实际却差了77头。
“如果当时工作再仔细一点,作风再深入一点,走访一下周边的群众,就不会数不清牛了……”
得知真相后的验收组成员,后悔不已。
参与验收“打酱油”
你数多少是多少
“县里下来验收,我就是负责带路的……”
大楠镇联系金盆村的镇干部王修安,代表镇政府参与验收。作为最熟悉情况的验收组成员,他对金盆村实施了多少项目、得了多少补助资金,六兴专合社买了多少头牛、什么时候买的,都有所耳闻,本应主动参与,实事求是地向验收组报告情况,确保扶贫项目给贫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但他却把自己定位于只当个“带路人”,从头到尾“陪同”验收。
“我不晓得到底是验收哪个项目,他们数了多少牛就算有多少牛吧,喊我签字我就签字……”
验收组中,“打酱油”的并非只有王修安一人。负责验收股权量化的原县农业局农发股股长陶德华,仅仅通过查看资料来进行验收,没有找贫困户当面了解核实情况;在发现无收益分配花名册,且吕天奎自述没有实施收益分配的情况下,仍然签字确认验收合格。负责验收购牛头数的原县农业局工作人员周崇德,没有按照专业要求,通过动物耳标号与检疫合格证一一对应的方式甄别存栏牛是否为新引进的,仅仅清点了存栏牛的总头数,应发现而未发现已享受财政补助的66头牛混入了此次验收。
复核验收靠“遥控”
你说多少就多少
“吕天奎打电话给我,说又买了11头牛。大家都很熟悉了,再加上事情多,我就没有去看……”
验收组向项目责任股室——原县农业局畜牧水产股股长吴革反馈情况后,吴革给大楠镇畜牧兽医站站长陈先民打了电话,“遥控指挥”陈先民对六兴专合社补充购买的11头牛进行复核验收。陈先民也上行下效,搞“遥控验收”,对本在眼皮底下的六兴专合社购牛情况没有实地查看,仅凭吕天奎的电话就盲目采信。通过一系列“遥控”接力,复核验收完成了,验收组成员纷纷在《验收报告》上签了自己的大名,财政补助资金也随之到账……
就这样,73头牛变139头,再变150头,在验收人员一路“绿灯”关照下,吕天奎的“魔术表演”一次又一次获得成功。
牛为什么数不清呢?谈及六兴专合社扶贫项目验收相关问题,该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李代敏认为,不是不能,而是不为,根源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作祟。坚守初心、忠诚履职,牛就一定能数得清;作风漂浮、流于形式,失责弃守、疏于监管,牛就必然会“数不清”。深入基层、依靠群众,牛就一定能数得清;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搞“遥控指挥”“遥控验收”,牛就必然会“数不清”。
2019年3月,张念、陶德华、周崇德、王修安、陈先民等5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吴革等2人受到组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