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得不改”到“不敢不改”,再到“不想不改”
我们在暗访中发现,有的督战组在检查工作时仅走了1次,仅抽查1个村,显然是没有真正沉下去,我们也给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反馈、对接。
5月28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脱贫攻坚专项督查组召开了碰头会,4个组将近两日在暗访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汇报。
各组将发现的问题交到暗访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处,统一录入《脱贫攻坚专项督导问题清单》,一是用于情况通报,二是便于下次督导时对账销号。
各组汇报完,督查组第二组组长彭红提出要求。
这是今年该区开展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以来,各督查组发现问题,迅速组织会商,理出问题清单的一个工作掠影。
督查组在公义镇五马村、天柱村扶贫道路建设项目现场。
“按照区纪委监委‘边督查、边反馈、边整改’的要求,我们建立了两张责任清单。”区纪委监委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组长赵轲介绍说,为破解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确保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01
建立一张问题清单台账,做到分类管理,问题解决了就逐个销号。
02
建立一张整改不力“负清单”,明确要求,凡是在限期内未整改到位的,一律责令相关党组织作出深刻检查,并在全区范围内通报;有严重失职失责行为的,对主要负责人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通过这两张清单,各级各部门从“不得不改”到“不敢不改”,再到“不想不改”,营造了狠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盯紧点,解决事。
该区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李勇刚表示,不知监督什么,就分类明确监督内容;不知从何下手,就根据监督内容定监督措施;监督力量不够,就搭建区纪委监委与主管业务部门、有关派驻机构协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据了解,彭山区纪委监委在对2019年以来查处的扶贫领域案件进行分析研判时发现,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以各种形式不同程度存在,主要表现为帮扶联系措施不实、检查验收不深入等。对案件查处发现的问题,区纪委监委以“发点球”的方式,督促职能部门强化监管、堵塞漏洞。围绕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监管缺失、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举一反三,联合区委组织部,随机抽查驻村第一书记、包保责任人等扶贫干部的履职情况。聚焦职能部门层层督战、督而不战,甚至极个别干部坐在办公室里搞“遥控指挥”,检查验收“脚不沾泥”,仅停留在看资料、开座谈会和轻描淡写问村干部就签字过关等问题,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联合区财政、交通、住建、发改、农业农村局等业务部门,组成专项督查组,采取不发通知、不用陪同、不定路线、不听汇报、直奔基层、直奔现场的方式,深入一线进行随机暗访督查,既不增加基层负担,又避免多头检查。同时,做到信息共享、定期会商,注重推动职能部门履职尽责。聚焦下基层“打一头”、联系贫困户不解决实际问题等现象,常态化开展“纪检监察干部大下访”行动,通过基层看机关,精准施治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
“对督导组反馈的问题,我们照单第一时间定人定责进行整改,及时销号。”黄丰镇分管脱贫攻坚工作的副镇长吴树成告诉笔者说,该镇还组建了一支由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镇扶贫工作人员组成的队伍,采取交叉入户的方式,对全镇380户贫困户进行全覆盖走访找问题,真正让“四不摘”落地生根,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
来源:眉山市纪委监委
文字:舒勤
编辑:李香霖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