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个著名世界文化遗产“喜结连理”,将有什么大动作?

大白新闻 大白新闻 2019-10-31


【编辑/何婧 统筹/刘姝蓉】近日,敦煌研究院与故宫博物院在敦煌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敦煌莫高窟和故宫及敦煌学、故宫学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大白新闻注意到,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故宫博物院就与敦煌研究院有了合作,那时敦煌研究院的一些文物在故宫博物院进行展览。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表示,这种传承关系是两院一代代人构建起来的。


敦煌研究院与故宫博物院在敦煌签署合作协议

(图片来源:每日甘肃网)


1


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过渡


截至今年8月,中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了55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7处,是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与意大利并列世界第一。


敦煌莫高窟和明清故宫均为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自1987年首次申遗成功,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从最初的抢救性保护逐渐向预防性保护过渡。”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说。


莫高窟,被誉为“墙壁上的博物馆”。如何最大限度地延长其寿命,减缓壁画彩塑的衰退,使其全部信息和突出价值得到真实、完整的保存和延续,是不少人的期望。


“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构建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王旭东说。实践证明,在风险理论指导下建立的莫高窟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实现真正的预防性保护。


2


认知遗产是预防性保护的前提


在风险识别时,根据莫高窟历史档案资料、专家经验和先验知识,将威胁莫高窟遗产保存的风险因素分为地震、降水(洪水)、风沙等自然因素和基建振动、游客参观等人为因素两大类。


而风险评估的关键是,研究并确定对已识别的风险因素诱发文物病害发生的阈值。在风险防范与控制时,分别建立震(振)动、洪水(暴雨)、风沙和游客参观监测预警系统;同时,整合所有监测预警模块信息,设计风险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配置相应硬件支持平台,共同组成莫高窟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故宫的预防性保护也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王旭东说,“故宫是我国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的最高典范,世界文化遗产要素众多,影响因素复杂;当前,根据故宫的遗产特征和实际保存状况的综合评估,将预防性保护初级阶段的工作重点放在了‘认知遗产、确定监测内容、重大风险监测与预防研究’三个方面。”


其中,认知遗产是预防性保护的前提,因为故宫保护范围内的各类遗存的建造年代、形制特征、价值体现、保存状况千差万别,需仔细甄别、统计和分析,确保不遗漏、不错失。确立监测内容是预防性保护的必要环节,而重大风险监测与防控研究则是预防性保护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


王旭东指出,敦煌莫高窟和明清故宫尽管文物类型不同,但却秉承了相同的预防性保护理念;同时,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在风险管理理论指导下,两个遗产地各自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实现了预防性保护。实践结果也表明,基于风险管理理论的监测预警体系为实现世界文化遗产地“变化可监控、风险可预知、险情可预报、保护可提前”的预防性保护管理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然,要真正、完全实现预防性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王旭东说,因为预防性保护以延续和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为目标,以全面的风险监测和防控为主体,是一个持续推进的动态过程。


3


将对现存文物进行检测分析


大白新闻了解到,敦煌研究院与故宫博物院“牵手”后,将对现存古建筑、壁画、雕塑及相关附属文物进行全面检测分析、风险监测、保护利用以及相关学术研究,并合作开展文化科技融合项目以及文物数字化保护合作,共同推进“文物+数字化+互联网”多领域深度融合,探讨建立数字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开放服务机制。


敦煌研究院与故宫博物院还将就藏传佛教文物研究及相关数据库建设开展合作,联合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文化展览等,为公众带来多重文化福利。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表示:“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能更好地保护、研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敦煌故事、故宫故事讲得更好。”【资料来源:新甘肃、新华社、甘肃网络广播电视台等】


转载文章请在公号留言,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和ID,同时请勿删除文中“大白新闻(ID:dabaixinwen)"字样,否则本公号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精彩回顾


王岐山今年去两地调研,为何重复强调这句话?----大白新闻有“特殊”兼职的副国级官员,为何8个月两次到四川开会?----大白新闻这个重要外交职务迎“新人”,为何惯例由“老人”担任?----大白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