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博专访 | 美术文献艺术中心:郑达个展《副感知》
PERSON
TODAY TALKING SHOW
Dialogue & Character
对话 / 访谈 / 人物
◆ ◆ ◆ ◆
郑达个展 | Zheng Da’s Solo Exhibition
副感知 | Sensing Machine
策展人 | Curator
冯博一 | Feng Boyi
展期 | Exhibition Period
2022.9.3-11.5
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 Fine Arts Literature Art Center
武汉武昌和平大道716号恒大世纪广场18栋
Building 18, Ever Grande Mansion, No.716 Peace Avenue,Wuchang District, Wuhan 430061, China
PART ONE
武汉艺博会 × 郑达(艺术家)
▲《有机元Ⅱ》AI数据装置 综合材料4.27×48.4cm 2022
“副感知:郑达个展”于2022年9月3日在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开幕,展览由冯博一担任策展人。展览展出了艺术家郑达最新创作的《感知游戏》《多边形》《有机元Ⅱ》等数据装置作品。
武汉艺博会于9月14日专访艺术家郑达。
武汉艺博会
刚才看了您的展览,觉得有点难懂,您有没有想过这个展览在面对大众的时候,他们会怎么理解?
郑 达
艺术和观众的关系,艺术史里一直会探讨很多。我们在国内的语境里,如果谈到革命现实主义,基本上人人都懂。比如画只大公鸡,就是表现大公鸡的蓬勃向上,隐喻美好生活,所有人都看得懂,这就叫现实主义。但如果谈到立体主义,谈到冷抽象,可能就看不懂了,并且这种看不懂,可能蔓延到美院的体系,这其实是艺术最有魅力的地方。这属于文化版块,文化最重要的是交融和交流,比如欧洲人有欧洲人最熟悉的版块,他们看书法不一定看得懂,但书法一定是艺术。
所以这个不懂正好证明了艺术的魅力,因为艺术不是传统的感官刺激的美而产生的,它需要传递知识。不懂的情况下,正好可以探究这个人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在表达什么,或者是作品好看在哪里。
还有一部分,我们面对展厅里非传统的艺术门类(国画、油画、水彩等)时,它还存在另外一个属性——跟科技相关,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有很多此类的产品,也有很多此类的艺术创作,这属于另一个知识谱系。所以当你看到Video的时候,看到装置的时候,它不在你所掌握的语境里,它就存在一个误读。
▲《有机元 I》AI数据装置 31×18×18cm 2021
武汉艺博会
能和我们聊聊新媒体艺术吗?
郑 达
新媒体艺术在西方叫Media art,近几年在高校里发展的很快。比如北、上、广、深都有很多高校在科技艺术、跨媒体艺术板块进行了专业的教学。今天的艺术生产和艺术活动不是像原来那样有一个Studio或Workshop就可以了。如果谈到生产机制,那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语法,是一个跨学科之后的语法。传统的比如说毛笔字有语法,运笔、笔触,包括格律、间距等。对我们来说,语法就是时间的控制,基于时间媒体和交互系统。在这种艺术创作机制下,就会出现这样的作品。
今天我们全球化的语境也会探讨什么是算法,什么是数据,算法和数据听起来是计算机科学,对艺术家而言是不可见的。画现实题材的作品是从看得见到看得见,我们表达的更多的是看不见的,比如时间、声音、交互、数据,怎样把看不见,变成看得见,把非物质性变成物质性,这是我们要探讨的。
这系列的新作表现的是人与智能的机器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切片式的AI BOX(《肉身机器》),会收集身体的数据和环境数据,传到盒子里,再生成一个AI艺术家,通过这个把数据发布到场域里所有的灯、装置上面去,把数据可视化。这些信息包括我的心跳、GPS、声音、作息时间,我所在位置的天气、温度等等。
▲《肉身机器》AI机器装置 70×70×70cm 2021
武汉艺博会
能通过作品具体阐释吗?
郑 达
比如《感知游戏》那件作品,我们抓取了天气的数据,温度、风向、风力,所谓在设计领域里的数据可视化就是如此。AI BOX(《肉身机器》)显示的是心跳的节奏。墙边的三个转动的立轴(《多边形》)是我们用机器去学习数据,用数据去驱动的。数据是来自在工作室那里有采风的设备,采集武汉的风速,通过机器学习风速的数据模式,然后机器也可以进行预判。
▲《感知游戏》数据互动装置 156×90cm×5 2022
武汉艺博会
新媒体作品在市场上的反响如何?
郑 达
前几年上海龙美术馆做了Olafur Eliasson(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个展,现在他在中国市场很好。还有做光与感知的James Turrell(詹姆斯·特瑞尔),这些艺术家在国际上是有影响力的,同样在市场上的反响也很好。现在参与其中的人越来越多,市场上也有很多网红展。比如新开的万象城的展览跟一般意义上美术馆里的展览区别很大,成本也高更多,因为这对商城的品牌效应和人流都需要有精准的控制,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新的展览方式也催化了新的创作。
关于艺术家
郑达,媒体艺术家,低科技艺术实验室”(Low Tech Art Lab)创立者,作品获得英国 “The 2017 Lumen Prize” 互动艺术大奖,“2018 第三届王式廓奖”艺术奖得主。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艺术系访问学者和韩国首尔 CPI 研究员。艺术工作聚焦于艺术与科学的跨媒体互动艺术,其创作轨迹焦距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交错点的探索和实践,包括游戏艺术、互动艺术、机械装置、媒体剧场等。创立的“低科技艺术实验室”专注于当下媒体文化和跨学科的融合,基于电子虚拟环境的艺术实验,探索光与运动的交互、机器视觉系统的算法美学,以及可计算媒介的装置艺术的感知系统。
PART TWO
武汉艺博会 × 刘明 (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创始人、总监)
谈到湖北地区主流的当代艺术机构,不得不提到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成立于2003年,是集学术研究、媒体出版、展览策划、艺术收藏于一体的当代艺术推广机构。
我们采访完艺术家郑达,遇到正在接待客人的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创始人、总监刘明。在采访团队的诚邀下,他很耐心和专业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
“第二届美术文献展”新闻发布会现场
武汉艺博会
画廊主的趣味是否决定了选择艺术家标准的取向?您是如何解读这个取向的,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的标准又是什么?
刘 明
有些画廊确实是从个人爱好起步的,比如有的藏家,收藏了很多艺术品,后来开了画廊,显然这类画廊与个人趣味有关。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关注的是在地性,有很多年轻的艺术家,生活在武汉这座城市,我们关注他们的创作。当然重要的是研究美术史,通过对美术史的学习,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视野来选择艺术家。
“第四届美术文献展”展览现场
武汉艺博会
从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成立至今,这几十年来,您有什么感触?
刘 明
武汉目前艺术机构增加了很多,艺术生态发展了。简单说来,我看到了生长,看到了很多从无到有。
“第四届美术文献展”展览现场
武汉艺博会
从2004年举办首届“美术文献展”,到2020年疫情期间第五届美术文献展,是怎样一个发展的脉络?
刘 明
文献展采取的是策展人制,美术文献展是三年展的模式,明年要做第六届了。美术文献三年展是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和湖北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一个重要展览项目。武汉有很多不错的艺术家,经过多年的发展有了国家重点美术馆、民营美术馆及艺术机构,展览也越来越多,还有机构在做博览会的筹备,这些都是发展。作为中部特大城市,这些都应该有,还要有好的拍卖和好的画廊,这样才能形成艺术圈,一个好的生态。
“第五届美术文献展”展览现场
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概况
上世纪八十年代,“85美术思潮”在武汉发生。在武汉先后出现了《美术思潮》及《美术文献》等学术刊物。2003年,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以学术媒体为背景,成立了武汉第一个当代艺术机构。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早期在武汉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和多重功能。它策划了众多当代艺术展,如美术文献展等。出版《美术文献》,是中国当代艺术重要杂志之一。同时,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以当代艺术发展为脉络,收藏艺术作品、整理研究文献资料,致力于推广、支持年轻艺术家及实验艺术,关注本土,面向国际交流。
文中配图来源于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洽谈合作请联系(微信同号)
18064008869
本文由武汉艺博会新媒体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