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花城寻花砖,步步生花

花砖是在19世纪诞生于欧洲,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期间流传到南洋,又被南洋华侨带回国内,在闽、粤等地区引领装饰的风潮,也由此步入广州的历史。


从“异域风情”到“岭南风味”,

从昂贵的进口产品到寻常百姓家的装饰,

我们就这样踏着美丽的花砖,

步步生花,

追寻岭南百年间的历史。


河南寻花砖:广州最早的花砖产地


位于珠江边的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前身就是广东士敏土(水泥)厂,也是广州最早的花砖生产地。踏上屋内考究的花砖地板,时代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这个广州最早生产花砖的地方,也是如今广州观赏花砖的最佳地方之一。只不过,这里的花砖可能并不是本土的产物。


据广东省地方史志编撰的《建材工业志》介绍,1909年广州河南士敏土场引进了一套花阶砖生产设备,原计划利用河南士敏土厂生产的水泥生产花阶砖,但由于所引进的设备工艺陈旧,生产不稳定,产品质量远不如进口花阶砖,很快就停产,机械也被拆毁。



20世纪20年代,大批华侨回到广州投资建房,水泥花砖也成为最时兴的装饰,但是由于花砖制作工艺繁复,本土并没有能力制作高质量的花砖,所以当时建房所铺的花砖几乎都是由国外进口的。


东山寻花砖:乱“花”渐欲迷人眼


近代水泥花砖用色大胆,但大都限制在3色以内,勾勒出对称的几何线条,即使铺满地板,看上去干净、明快,不会带给人杂乱的观感。岭南地区的花砖风格则自成一派,多以经典的红、黑、蓝做主色调,沉稳大气,百看不厌。东山口逵园的花砖就将这种特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逵园由旅美华侨马灼文所建,仿西洋式三层洋楼,顶端刻印的建造年份“1922”成为它最具辨识度的标志。逵园的水泥花砖不只保存完好,而且三层楼采用不同的花砖样式,风情万种却又相得益彰,不得不让人佩服屋主的审美与巧思。



如今,这里出租被改造成艺术展览空间,对外免费开放,室内80%的花砖都是自建造之时保留下来的,部分破损严重的则是请了厂家仿造旧款式重新生产,经过做旧处理,再进行填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口水泥花砖昂贵的价格也使其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只有权势人家和富商家里才会铺就。瓦窑后横街的馨园,原名永昌园,是当时警察署长和交通部长的官邸,如今已被改造为民宿,园内沿用原有的花砖地板,红黑色调的花砖沉稳大气,定下了整座住宅的色彩基调。



水泥花砖虽然坚实耐磨,但毕竟耐不住几近百年的损耗,那些破损并未掩盖花砖的美感,反而为其增添了一份历史的韵味。



西关寻花砖:融入广府味道


随着生产技术的提升,花砖不再依赖进口,逐渐走进寻常百姓人家。在西关,连闹市中的茶楼、商店内,各色花阶砖“百花齐放”。据悉,始创于1935年的广州酒家,改造前也有大量的花阶砖。老广州人对设施完善、设备高级的门店有一句非常形象的话描述:“头顶电风扇,脚踏花阶砖。


在广州女孩龚婷所手绘创作的《我小时候的广州》系列中,就有一张《花阶砖》。


漂洋过海的花阶砖,已经融入岭南的文化特色,也刻印在了几代广州人的记忆中。虽然今天花砖一度走向没落,濒临消失,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对复古的追寻,“花砖潮”又回来了。在北京路225号歌莉娅概念店里,室内铺上复古纹样的花砖,与店内鲜花、服饰的陈列不仅没有违和,反而令人觉得新奇又新潮。



花砖绝不是被时代遗弃的产物,

它拥有蓬勃的生命力,

既承载着花城百年来的历史,

也能在未来创造无限的可能性。



来源:广州日报

图片:苏韵桦、缪璟、莫伟浓、网络

温馨提示

本文由“文化广州”编辑排版,相关文字和图片版权归属作者,转载请注明来源。


更多推荐


非遗传承 | 展览推荐 | 粤剧演出

历史文化 | 线上文博 | 活动资讯


(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往期精彩回顾

☞大大大型节展“灌满”整个12月!快戳进来拿攻略!(附12月市内文化活动预告)

全国首家纪录片展示中心即将开放,12月来广州看纪录片吧!

☞南汉二陵博物馆全面布展中,逾千年文物将露出神秘面纱!

☞《醒·狮》《广州站》《初心》《珠江序曲》这些文艺新作,你都看了吗?

☞陆志强:广州要建成中国最具竞争力和最有活力的“文化名城”

拾翠大屋藏身老西关,百年惊艳身世“古仔”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