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十二经穴疗法可调治四百多种疾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316lh9r8j&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一、疗法简介
“汉唐艾灸十二经穴疗法“是失传已久的中医绝学,专家挖掘李时珍蕲灸特色,传承中医阴阳学说及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创新发掘出三大系统:艾灸美容美体,艾灸养生保健,艾灸疑难病三大体系。在减肥祛斑,美白,治疗妇科儿童五官等疑难病方面有非常好的疗效,亦可快速调理亚健康。
汉唐艾灸十二经穴疗法共可调治的四百多种疾病如下:
动脉硬化,调节高血压,口腔炎,宿醉;促进高脂血症者的脂肪分解,防止肥胖;安胎温子宫,顺调气血流通,利肝胆等五脏六腑;调理湿疹,肿胀,疥癣等各种皮肤病;腹部冷痛,腹部胀满,四肢无力症,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慢性痢疾,泄泻,;筋肉痉挛,颜面痉挛,四肢麻痹,全身麻痹,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呙斜;痛经,生理痛,崩漏,冷带下症;小儿积食腹泻,小儿瘦弱免疫力低下,产后身体调理,减肥美容,祛斑除皱,不安焦躁感,强迫观念,恐怖感,阳气虚弱,多梦,不眠症,癫痫,癫狂发作,尸厥,全身强直,疝痛,头痛,齿痛等神经系统病患;调理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脏癌,肺癌等各种癌症;梅毒,淋疾,脑肿瘤,白血病,痛风,咳嗽,发汗,解热,支气管炎,喘息等
二、授课内容:
(一)、“汉唐艾灸十二经穴疗法”示范教学。
(二)、汉唐艾灸手法在内外妇儿等疾病应用及方法。
(三)、炙法、针法、按跷法、导引,中药,砭石中医六术配伍汉唐艾灸手法的联合运用。
(四)、养生店,针推科管理创收、个人如何快速开店。
(五)、患者顺应性沟通技巧。
(六)、具体病症穴位手法如下:
第一堂:汉唐艾灸十二经穴疗法原则
第二堂:减肥灸穴位手法
1.任脉凤点头上下通灸;
2.带脉紧致环灸3周细腰;
3.敏感穴位瘦脸,抖腮、祛除婴儿肥;
4.风市配胃经连环瘦大腿灸;
5.针刺水道、归来、阴陵泉;
6.走罐背俞太阳经减整体。
第三堂:月经灸穴位手法
1.肝经调经穴位灸养血;
2.章门穴回旋疏通两胁肋;
3.滋水涵木一条线点三回;
4.通经两重灸太冲穴;
第四堂:美容美体,黄褐斑,面斑灸穴位手法
第五堂:不孕症灸穴位手法
第六堂:子宫肌瘤和乳腺病艾灸穴位手法
第七堂:儿童消化不良及感冒腹泻艾灸穴位手法
第八堂:五官鼻炎,眼病明目灸,耳聋耳鸣艾灸穴位手法
第九堂:失眠,情绪失调艾灸穴位手法
第十堂:便秘艾灸穴位手法
三大系统临床病例讲解:
A, 美容美体
B, 养生保健
C, 疑难病调理
三、专家简介
王伟明:北京中医药大学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中央电视台二台《健康早班车》健康专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市之声》健康专家,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公益养生传播大使,中华中医药学会委员,出生中医世家,擅长中医治疗各科疾病,尤其擅长艾灸调理以及眼病治疗,师承国医大师,父辈为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传承经典,挖掘中医古法,几十年来,运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眼科仪器结合进行形成一整套应用中医理论,综合治疗各科疾病。
四、招生对象
各医院针灸科、中医科、骨伤科、理疗科、疼痛科、康复科从事推拿、软组织损伤、脊椎病、理疗、骨伤、康复、针灸、针刀等科室医师、理疗师和各从事针灸技术、教学、科研机构,以及从事针灸保健有关人员等。
五、研修方式及证书
1、由王伟明教授亲自授课,并且现场示范教学。保证每位学员都能掌握此疗法。
2、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授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I类继续教育学分证书或中国针灸推拿协会颁发的中英文对照学业证书。(可申请劳动部颁发全国通用高级按摩师证书及健康管理师)。
3、经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决定,所有参会人员均颁发研究院结业证书,可以作为就业上岗的参考证明。
4、凭本研修班中推研究院证书自参会之日起24个月内,免费复习3次。(参加复习者必须带中推结业证书及身份证)
5、报到时交四张2寸照片。欢迎各学员收集整理临床病例现场与专家交流。
六、时间:第三届2016年8月28日----8月31日(28日全天报道) 北京
七、主办方与承办方
主办方:中国针灸推拿协会 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
承办方:中推联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八、研修费及报名办法
1、研修费每人3200元(包括:资料费、证书费、合影以及三次免费复习的费用)。食宿协助安排,费用自理。
2、参加学习的学员必须以传真、电话、短信、邮箱或其他联系方式报名注册。
联系陈鹏超主任:15210593256 同微信 QQ444198604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zjtn886 中推培训平台 获取海量视频 诸多学习资料 分享每日病例知识【需提前报名 现场交费】
点击查看→冯氏一绝寻筋摸骨矫正法,颈椎病、胸椎病、腰间盘突出肩关节周围炎
点击查看→张氏零力度(无痛)正骨疗法
点击查看→小儿推拿四部落藏配穴法
点击查看→【宗筋疗法】点筋行气治疗各种疼痛及内科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191jbkelc&width=500&height=375&auto=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