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腿反映全身病,大家千万要当心!不要因为一时疏忽毁了一生健康!
在中医看来,头痛不能光医头,腿疼也不能只看腿。因为当肝、肾俱虚时,会在腿上有所体现。中医师建议,过了中年,男性女性都要多注意腿的变化。
1双腿冒凉气:肾阳虚
如果你生活中经常感到腰酸背痛,没干什么活就觉得累,双腿浮肿、冒凉气,四肢发冷,尿少而清;女性月经总是后推,量少,经常小腹胀痛或经血块多色暗等,都要引起注意,这是典型的阳虚症状。
尤其是腰以下,按了凹陷不起,甚至觉得腹部胀痛更要小心。此种情况,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是治本。
不要食用生冷、辛辣食物,忌食性寒凉或滋腻味厚、难以消化的食物,如粳米、豆腐、猪肉、花生、香蕉等;伴有便秘者不要进食糯米等;伴泄泻者忌食牛奶、海参、虾等具有通便作用的食物。
平常注意保暖,不要熬夜,每天下午4点—6点多揉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每晚用热水洗脚后,搓两脚心,每次5—10分钟,能益精补肾。
如果你在双腿怕冷的同时,还手脚发热,就是肾阴虚了。应多吃清凉食品,如绿豆、银耳、莲子等,也可做散步、慢跑、瑜伽、打太极等运动。
2双腿水肿:脾虚
中医认为,肺虚、脾虚、肾虚都可导致水肿,脾虚导致的水肿尤其体现在腿。按下凹陷不易恢复、不爱吃东西、脸色灰暗,就应健脾利湿。
饮食上,建议把山药、薏米、芡实放一起熬粥,每天早上喝一碗,同时可多吃牛肉、鸡肉、红枣、胡萝卜、马铃薯等补脾食物,忌食苦瓜、黄瓜、冬瓜、芹菜、香蕉等易伤脾气的食物。
鸭肉、猪肉、牡蛎、牛奶、芝麻,易阻碍脾气运化,也不要多吃。
另外,现代医学认为,双腿浮肿原因很多,建议先到医院看医生,千万不要盲目用药。
3膝盖凉,手脚凉:冷寒症
如果经常感到手脚冰凉、膝盖凉,多是冷寒证的表现。中医认为这是气虚、气滞、阳气不足的反应。
女性在经期、孕期和产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更易如此。建议平时多用热水泡脚,既能暖身,又能舒缓疲劳。
通过适当的按摩,也能达到暖膝盖的目的。
1.按摩涌泉穴,右手揉左脚,左手揉右脚,每天早晚100下,接着揉脚趾100余下。
2.揉气冲穴(大腿根内侧),此穴下有一条动脉,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腿脚有热气下流感。
3.肾俞穴(两边腰眼),稍用力各拍打100余下
凉疼麻酸肿
腿,占有全身50%的关节、50%的肌肉、50%的神经、50%的血管,流淌着50%的血液。常言道,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而且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和腿有关。
腿凉是天气寒冷时最常见的表现。腿怕冷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觉得冷,摸着也凉,这是因为血管收缩造成。二是气温正常,但自己还是觉得腿凉,这常常和老寒腿、骨质增生、腰椎病变有关。双腿尤其是一侧腿发凉(夏天也凉),往往和神经有关系。
疼
这可能是血管不通引起的。有的人晚上躺在床上,腿一使劲就会抽筋,这与血管病变有关。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间歇性跛行,一种是静息痛。间歇性跛行就是走一走路就疼,歇一会又能走了。出现间歇性跛行,说明身体有问题了,要去医院检查问题出在哪里。静息痛就是在安静、休息时,腿疼得比较厉害,这完全和血管有关系。
麻
就是用手去按腿也没有感觉,麻和木常常合并在一起,轻的时候是麻,重的时候是木。麻木常见于神经病变,神经出了问题,感觉就会减弱。常见的神经病变有三种: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动脉血管的病变、腰椎等骨关节的病变,都会导致腿部麻木。
酸
就是用手去按腿也没有感觉,麻和木常常合并在一起,轻的时候是麻,重的时候是木。麻木常见于神经病变,神经出了问题,感觉就会减弱。常见的神经病变有三种: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动脉血管的病变、腰椎等骨关节的病变,都会导致腿部麻木。
肿
腿上一按一个坑就是肿。肿胀常常是和腿脚不灵活有关系,还有一种情况,走路活动以后肿了,这常常和静脉疾病有关系。有一些肿可能跟血管没有关系,比如心脏功能不好,循环差了,腿容易肿。心血管疾病导致的肿常常从全身开始,除了腿部以外,身上其他地方也会肿。肾脏的水肿则是先从眼睑开始,而不是先从腿开始的
点击查看→石学敏院士 贺林 孙树春等70位专家邀您参加(千人临床会议)中医特色手法、针法和专病、专治、专题交流
点击查看→三分钟治疗颈肩腰疼痛(摸骨知骨病,正骨治骨病)您也可以!
点击查看→1次见效:颈肩腰腿痛、酸、凉、麻、胀、木、头晕、恶心、耳鸣、耳胀、耳塞...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337gu7fy0&width=500&height=375&auto=0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337p5k5t5&width=500&height=375&auto=0
关注中推培训平台可查询下面这些疾病 (疾病搜索)关注微信查询穴位
子宫肌瘤、妇科、乳腺增生、臀诊、美容养生、艾灸、刮痧、拍打、拔罐、拉筋、揉腹、背诊、
小儿推拿、腰痛、腰间盘突出、颈椎、感冒、咳嗽、失眠、高血压、心脏病、脊椎、头痛、
刺血、穴位、富贵包、肩周炎、麻木、脾虚、中风偏瘫、青筋、针灸、脉诊、救命穴、经络、
肿瘤、痔疮、穴位挂图、面诊 脚诊 唇诊 望诊 耳诊 眼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