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回来,怎样延伸?|多思路和提纲,必定有适合孩子的方式
旅行回来,做些什么来延伸行程呢?
一、阅读延伸——推荐两本相关阅读
《碎碎念日本》内容和文字都简洁、历史脉络清晰,一本孩子可以独立阅读的书。
二、记录片和电影。
推荐一:纪录片:《甲午》和《靖国神社》。
推荐二:电影:黑泽明的《罗生门》、《最后的武士》《太阳帝国》。
推荐三:动画:宫崎骏的动画和手冢治虫《火之鸟》。
三、一起做相册,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写写故事!
其实,每一个旅程结束,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我们的旅程,有喜也有忧,照片留下的大多是精彩的片段,却少不免有磕磕碰碰的碎片。我喜欢自己的一切经历,也感激自己遇到的挫折,它总是激发我去反省、去思考和解决,而不是“结束”就关上大门。
出发前,我自己做了大量准备,包括历史文化的故事、旅程中游戏、带了大量素材在路上工作……结果,抵不上意外多、时间少的问题,很多计划都默默放弃了。
开学前,我约会孩子们,
一携二,再“好好行走一次”。
旅程,也是生活,我主张先在自己生活的城市旅行:背上书包,在城市的花园里游荡——带上旅行记录本,一边走,一边讨论,一边记,一边玩。
昨天,八小时的旅程,收获满满,特此记录。
主角:向向和二毛。
我给孩子的五个课题:
旅途中,发现大多孩子都没有金钱观念。
我说:我们今天活动范围是花城汇,在周边上班一个叔叔日常午餐大概是38元,可以买一个饭盒套餐,一杯饮品大概28元。所以100元一天,是足够的。
接着我又说:我们需要一起完成“日本行程记录”,需要找一个地方坐下:可以选择咖啡厅、麦当劳、图书馆,或草地上……相应问题:要花钱、有点吵、要安静不能讨论问题、没有座位……你们讨论一下,然后做出决定吧!
当下的孩子都独立并自主,缺乏同理和宽容,每一次小讨论,都是一种历练。
这两个孩子性格比较相容,很快就决定:在草地上做作业,不花钱,也不怕冷!
这场面,从十点开始,一直维持到午饭时间。
午饭时,俩娃又讨论:
午餐吃什么?怎样选择,洋快餐?中式快餐?日式快餐?点菜吃围餐?
孩子先一起考察了在日本吃过的“吉野家”拉面店。谁料,孩子们异口同声说:不喜欢,这不一样的。
俩孩子正犹豫要不要吃“九毛九”时,看见了人来人往的上班族。于是,就跟着他们到超市逛逛,结果:
在公园里找张板凳坐下,我们吃了简单的便当,成为开心快乐的时刻。
午餐期间,我们一起讨论了“旅日”期间所谓“最艰难的”酒店——房间里连厕所都没有的青年公寓。然而,孩子一致认为:那是我们最开心的一天,因为起床就能看见“奈良鹿”。
对于年纪小的孩子,不必强求作品“完美和精细”,我反复说:
“重要的事情,请写下来!”
记录很重要,培养记录的习惯更重要!
我提供了多个不同版本的示范,不去催促,不去点评,不过多指引,让孩子静静享受自己的回忆。
要求:每一个地方,写一个关键词,画一个关键图标。
过程中,孩子不断向我发问,我顺着问题,又讲一些和旅程相关的事。就这样,边写边谈,过了两个小时。
而旅途中,带回来的门票、地图、宣传单……这个时候都派上用途!
其实,把一个地方留给你最深的记忆,用“一个词”来表达,比“一句话”还要难,他们会反复琢磨:什么才是最精准的表达。
隔海相望的邻国?敌人?师生?朋友?伙伴?
其实中日之间的关系,各种欲说还休。
师生嘛,日本是学习了古代中国大量的先进文化,包括他们已经离不开的汉字,但是近现代中国的许多领域深受日本启迪,从科技到文化,比如汉子的简化就是借鉴了日本经验;
说敌人嘛,明治以来的日本上层确实从来没有停止觊觎过中国,但是日本也确实保护甚至培养了大批中国革命先驱和文人,比如孙中山、周恩来、鲁迅,上世纪两国邦交长达30年的蜜月期。
至于朋友和伙伴嘛,是孩子能理解的熟悉的词语,但用于“中日两国关系”不太准确,只能指“中日两国人民关系”。
这个问题,延伸出很多小问题。历史、文化、政治……这些大问题,孩子可能不能理解。我们直接说:地理位置、京都建筑、和服样式、神社布局、日本文字、饮食……这些具体内容,让他们在经历后去思考。
以下两次讨论,都因为向向的提问。
向向说:我们家很多人都讨厌日本,我和妈妈一一向她们解析:我们见过日本人,她们都很好,有礼貌,也很有爱,我们向他们解析……他们最后都说不讨厌了。
我问:为什么他们讨厌,你知道吗?
向向说:我问他们了,他们都说不知道,就是很讨厌。连我妈妈以前也讨厌,去了日本后开始有点一些改变。
二毛说:因为中日战争,因为南京大屠杀……
我说:是的……(接着,我们讲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几个事件)
向突然又说:在大阪机场,睿睿发现了一个错字,我也看见了——“珍珠”他们写成“真实”的“真”。
日本文字是大杂烩!
日本文字源自中国,有简体字和繁体字,我们都能看懂。而那些“蚯蚓文”和“偏旁文”是自创汉字和汉字草书,据说是“女生字”和“男生字”(平假名为女性作用,片假名为佛教僧侣所用。)这其中,包括演变出来的“拼凑”和“外延含义”汉字,就是孩子口中的错字。
把一张日文宣传单提供给孩子看,让他们把以上几种情况分辨一下并写下,要求孩子回家后查字典核实。(背了字典去日本,没机会派上用途)
最后,就是英语的日本文字用法。这一部分不太懂,没有展开来说。其实,和孩子一起的大多数时候,我只是提出问题,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很多问题,连我自己都不清晰所谓的标准答案。
而我又认为:一个好的问题,是一段美好的寻觅之路的开始。昨天,引述的“抗日战争”故事,其实来自我喜欢的小说《小姨多鹤》。
一起把200张照片铺在地上;
在其中选择10——20张;
接着,把选择好的照片排序;
再接着,定一个故事”标题“,给每一张照片配上文字,把这些内容编辑成一个故事;(在心里)
理顺之后,让孩子一张一张展示,同步口头讲述。
最后,我稍稍点评和建议,两天时间让孩子回家完成自己的作品。
而让我感到欣慰,
两个孩子回家后,
都自觉并积极继续书写自己的故事。
这任务?这功课?
别说孩子,对妈妈来说,可能也是莫大的挑战!
下次上课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