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经 | 髓母细胞瘤

北大人民医院刘霞 鼎湖影像 2020-01-27

来源:影享国际

01
临床病史


女性 37岁
主诉:突发头痛伴走路不稳1月余,加重伴恶心、呕吐5天
现病史:患者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走路不稳,无意识障碍,无发热症状,无肢体活动障碍,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5天前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
既往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对答准确,双侧眼球各方向活动灵活,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眼睑闭合对称有力,面纹对称,无嘴角偏斜,鼓腮露齿对称。四肢活动可,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轮替试验阴性,双侧跟膝胫试验欠稳准,双侧膝反射及跟腱反射正常,双侧病理征未引出,闭目难立征阳性,可见走路不稳。
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02


影像

CT轴位平扫

MRI轴位T1WI、T2WI、FLAIR、DWI


MRI增强扫描T1WI+C 轴位、矢状位、冠状位

03问题

1.在提供的图像上,关于病灶的描述,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单选)

A.病变周围可见水肿

B.病灶内含有出血

C.DWI上呈高信号

D.病灶位于右侧小脑半球

E.病变呈混杂长T1混杂长T2信号


2.根据以上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表现特点,该病例最可能诊断为下述哪一项(单选)

A.髓母细胞瘤

B.室管膜瘤

C.转移瘤

D.淋巴瘤

E.胶质瘤


04
解读

1.在提供的图像上,关于病灶的描述,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单选)
A.病变周围可见水肿
B.病灶内含有出血
C.DWI上呈高信号
D.病灶位于右侧小脑半球
E.病变呈混杂长T1混杂长T2信号
答案:B
解析:患者病灶位于右侧小脑半球,CT呈略高密度,MRI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内部信号欠均匀,可见更长T1更长T2信号,DWI上呈略高信号影,周围可见水肿信号,第四脑室受压变窄。


2.根据以上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表现特点,该病例最可能诊断为下述哪一项(单选)
A.髓母细胞瘤
B.室管膜瘤
C.转移瘤
D.淋巴瘤
E.胶质瘤
答案:A
解析:患者37岁女性,病史比较短,提示为恶性肿瘤可能性大,病变位于小脑半球,首先可以排除室管膜瘤,转移瘤一般为多发,小病灶,大水肿,坏死比较多;淋巴瘤强化一般无坏死,瘤周水肿比较少,强化很明显,所以暂不考虑;幕下胶质瘤一般坏死比较大,水肿更为明显。而成人髓母细胞瘤比较少见,好发于小脑半球,CT呈略高密度,DWI上呈高信号,少量的坏死,增强扫描成中度强化,此患者比较符合成人髓母细胞瘤细胞表现,所以首先考虑髓母细胞瘤细胞。


05
诊断

病理:右侧小脑恶性肿瘤,细胞异型明显,可见核分裂像,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K(-),EMA(-),GFAP(+),OligII(-),LCA(-),CD99(-),CD56(+),Vimentin(+),Ki-67(30%+),考虑髓母细胞瘤(WHO Ⅳ级)。


06讨论

髓母细胞瘤是一种小细胞型的原始外胚层肿瘤,起源于原始未分化的胚胎细胞,多发生于儿童,成人髓母细胞瘤比较少见,发病年龄从16岁至56岁,平均年龄为26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约为2∶1。临床表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站立不稳、共济失调等表现,多数有颅内压增高,部分病例有小脑和脑干的症状。
发病部位:有文献报道成人髓母细胞瘤多发生于小脑半球,但也有作者报道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第四脑室、小脑半球及小脑蚓部。成人与儿童有所不同,由于肿瘤细胞由血管基质上的致密细胞组成,CT平扫常为较高密度,增强扫描,因成人髓母细胞瘤中存在促结缔组织增生组织成分,故增强时不如儿童明显。成人髓母细胞瘤比儿童髓母细胞瘤更容易出现钙化。MRI表现为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信号多不均匀,其内可见囊变坏死区,多数病例边界尚清,部分脑膜亦可受侵犯,出现脑膜尾征。占位效应均较显著及幕上不同程度梗阻性脑积水。瘤周不出现水肿或仅有轻度水肿,增强扫描多呈轻至中度强化,DWI上呈高信号,ADC值减低。
本例患者病变位于右侧小脑半球,CT呈略高密度影,MRI呈现长T1长T2信号,DWI上呈高信号,内可见少许囊变坏死,边界较清,瘤周轻度水肿,可见站位效应,四脑室受压变窄,其影像学表现比较符合成人髓母细胞瘤表现。
总结
成人髓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但是仍具有一定的特点,好发于小脑半球,由于细胞比较密集,CT上往往呈现略高密度,MRI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呈现高信号,ADC值减低,增强扫描成像轻中度强化,液化坏死比较少,瘤周水肿轻,可有占位效应引起幕上脑积水。



作者:刘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主要方向为骨与关节的影像诊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