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品 | 分水岭脑梗死分类

白袍 鼎湖影像 2019-07-03

专业医学影像公众号“鼎湖影像”

图片来源:radiology assistant


近日查看后台,发现后台有两位朋友检索关键词“分水岭脑梗死”WSI临床常见但是对于部分影像专业住院医生或医学生而言认识稍有不足,特检索文献做了以下总结,如有相关问题或文章内容错误请留言讨论。


分水岭脑梗死(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是指相邻2条或3条脑动脉供血区或基底节区深穿动脉供血的边缘带局限性缺血造成的梗死,其发病率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0%。传统上将分水岭脑梗死主要分为皮质型分水岭梗死(Cortic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I)皮质下型分水岭梗死(Internal Watershed Infarction,IWI),同时有皮质型和皮层下型分水岭区梗死则为混合型(mixed type)

其中皮质型又分为皮质前型(AWI)和皮质后型(PWI。前者为ACA和MCA之间的梗死,后者为MCA和PCA之间的梗死

大脑分水岭梗死的分型(BMC Neurology, 2017, 17(1):166. )


皮质下型分水岭梗死(IWI)为大脑动脉深部和浅部穿支动脉之间边缘带的梗死,可分为:部分IWI(P-IWI,即半卵圆中心的单一或串珠状梗死)和连续IWI(C-IWI,即侧脑室旁的条带状梗死)


小脑和脑干的分水岭梗死:

小脑分水岭梗死主要见于小脑上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的交界区,皮质梗死影响小脑半球,皮质下梗死则累及小脑白质。

脑干分水岭梗死可以位于基底动脉的旁正中穿支和小脑动脉供血区域之间,累及后内侧的脑桥区域。


机制: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仍有争议,血流动力学变化造成的低灌注和动脉内小栓子脱落造成的微栓塞假说,均得到神经病理及生理学研究的支持。还有研究认为是两者的共同作用削弱了血流清除栓子的能力导致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生。


临床特点:与局灶性脑梗死相比, 分水岭脑梗死病人一般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IWI有更高比例的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 更容易表现为玫瑰花形梗死, 相比而言CWI病人更容易伴发小皮质梗死。分水岭脑梗死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部位及程度。

皮质前型临床表现为以上肢为主的中枢性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 可伴有额叶症状,优势半球受累表现为皮质运动性失语。

皮质后型以偏盲最常见, 可有皮质感觉障碍、轻偏瘫等, 优势半球受累有经皮质感觉性失语, 非优势半球受累有体像障碍。

皮质下型可累及基底核、内囊及侧脑室体部等, 主要为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

小脑型则多表现为轻度共济失调和意识障碍。

参考文献:

1.Li Y, Li M, Zhang X,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and the degree of cerebrovascular stenosis in different types and subtypes of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J]. BMC Neurology, 2017, 17(1):166. 

2.殷萍,冯加纯,王守春.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Willis环血流代偿对其的影响[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8(03):102-106.

3.冯梅,张旭,童巧文,杨晓凯,柯将琼.分水岭脑梗死病因诊断及其治疗探讨[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3,21(02):172-177.

4.唐铁钰,刘一辉,蔡玉建,符长标,张新江.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02):829-83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