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吉漂”艰辛创业十年 终于走上成功大道

【原标题】浙江商人在吉的创业路    10 年艰辛成功转型生产商


千百年前,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将中亚国家和中国连接在一起,也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人民连接在一起,他们在交流交往中建立了友谊、促进了商贸、沟通了文化。随着“一带一路”愿景的提出,让“古丝绸之路”变得绚丽多彩,这条连接东西方国家的友谊之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重现辉煌,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奋斗在沿线国家的华侨华人如这条光彩之路上的萤萤火光,照亮自己,点亮未来。


缺乏市场调研 折翼中吉服装出口贸易


操着一口浓厚的中国地方口音,熟练地用“中式俄语”与顾客交谈,给人一种不买东西都不好意思走出店门的热情,这就是吉尔吉斯斯坦(简称“吉”)各大市场、餐厅中国商人的影子,他们来自中国不同省市,每天为梦想和家庭奔波,同时也丰富了吉经济市场,给吉带来了物流、人流和资金流,制造就业岗位,造福吉民众。


红尖始终坚信,努力付出就能收获回报,如今,他在吉投产的行李箱生产厂已步入正轨。


来自浙江的叶红尖便是其中的一位,10年前,他怀揣着创业梦想想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比什凯克市(吉首都)。经过与妻子的10年努力拼搏,目前,他们在吉的行李箱生产厂已步入正轨。


10年间,叶红尖的生意经历了最初的服装贸易到箱包贸易,最后在吉投资建厂的过程。回忆起刚到吉时的辛酸,叶红尖非常感谢妻子对他的支持和付出,是夫妻二人的共同坚持才让他的梦想得以实现。


10年前,叶红尖经朋友介绍来到吉,急于有所作为的他在对市场不了解的情况下,从江苏发了几个集装箱的服装,加入了当时火热的服装出口贸易大军。由于当时吉的政策不允许外国人在店内经营服装,他只能聘请当地人帮他销售,加之不了解当地人对服装款式的喜好,他的服装生意仅2年就难以维持。


总结经验教训 转战箱包出口贸易


2年后,叶红尖总结经验教训,通过严谨的市场调研,从中国广州批发一批女士箱包,转行在中国商人聚集的中海市场做起了女士箱包贸易。说起从服装贸易转行箱包贸易的决心。叶红尖说,除了经过市场调研外,他后期加入的吉尔吉斯斯坦中商商会给了他很大的信心,特别是中海市场形成了一套健全的中国商人保护机制,于是,他租用了一个比先前店面大3-4倍的铺子。


当时很多朋友都说他傻,表示店面太大,租金翻了几倍,高成本造成了他生意的高风险,但叶红尖仍坚持自己的选择。


他说,当初他选择从中国舒适的空调房来到吉国的铁皮集装箱,早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扩大生意是他来吉的目标。


叶红尖说,在中海市场做生意最难熬的日子是每年的严寒和酷暑,因为中海市场商铺是由铁皮集装箱拼摆而成,加上用电设施老化,市场管理部严禁商户使用空调、电暖气等大功率用电器,以防商场着火。


中海市场的商铺是由铁皮集装箱并排摆放而成,市场严禁商户使用空调、电暖气等大功率用电器,以防商场着火。因此,严寒酷暑是这里最难熬的时期。


“每逢冬季,零下十几度的‘穿堂风’都能把人冻透,冻僵的双手连数钱都困难,卖出商品后要先用热水袋把手暖热才能数钱。而到了炎热的夏季里,待在透气性差的铁皮商铺里,就像在蒸笼中一样。”说起创业时的艰辛,叶红尖的话语中透露出他坚毅的性格。


顺应时代 倾其所有开设行李箱包厂


有着多年经商经验的叶红尖明白,吉作为中国商品进入世界“过境国”地位迟早会被淘汰,加之网络的高速发展,吉很多零售商已经学会根据商品包装上的生产地址和联系方式直接从中国进货,在此环境下,转型已是迫在眉睫。


于是,叶红尖开始张罗在吉投建行李箱包厂。但租厂地、引进生产设备、聘请技术人员、购买原材料等环节,没有资金支持一切都仅仅是梦想。2017年,叶红尖花光多年积蓄,甚至用房屋做抵押贷款,他的行李箱生产厂终于开起来。


建厂的过程远比叶红尖想象的要复杂很多,因为他本人不懂技术和设备,只能专门从中国聘请技术工人,但由于翻译人员无法精准的表达技术用词,生产效率非常低。2017年,叶红尖每天奔波于工厂和市场之间,生产与销售的双重压力令他终身难忘。付出终有回报,叶红尖的箱包生产厂逐渐步入正轨。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和中吉两国贸易往来的深入,叶红尖充分利用现有政策,他的箱包已成功获得免关税出口至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资格,企业生产的各类箱包也获得了吉消费者的认可,进入了比什凯克市各大商超。


爱上了比什凯克的慢节奏生活


10年来,叶红尖已经习惯在吉的生活,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他每天风雨无阻,坚持早晨7点到中海市场开门营业,下午4点下班后到工厂与工人交流。


中海市场是比什凯克中国商人较多的市场之一。


叶红尖说,如今的他更喜欢在吉的生活,虽然工作很累,但每天下班后的闲暇时光让他爱上了比什凯克的慢节奏生活。随着市场上做生意的中国商人越来越多,大家每天早晨还可以吃到豆浆、油条、包子、稀饭等中国早餐,中午也能订到炒面、盖饭等中国味道,缓解了商人们的思乡之情。


在叶红尖的店铺内,工龄最长的店员已经有6-7年。刚来时,她们大多因为没有收入,生活困难。如今,有稳定收入的店员们都成了市场内的时尚女郎。


与当地雇员多年的相处,叶红尖与大家已经成了朋友,逢年节庆,叶红尖都会为雇员们送去礼物,遇到生意好的年份,他还会给大家发放奖金。他的箱包厂开业后,还为当地提供了80多个工作岗位,一些勤快好学人已成为车间管理者,收入远超普通工人。


叶红尖的可靠、正义和友善的性格他在吉结交了很多朋友,下班后,叶红尖也常常和雇员在河边钓鱼、烧烤,相处得很融洽。他表示,如今他在吉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朋友们的相互帮助。


来源:刊载于9月11日《丝路新观察》中文版

记者:雪源


中秋快乐

秋空悬明月,又是一年中秋时。

在这中华传统的美好节日里,《丝路新观察》全媒体平台祝愿所有在外或奋斗、或生活的华人朋友们中秋快乐、身体健康,月圆人圆事事圆!


往 期 推 荐中亚四国就香港事态发声了
哈萨克斯坦总统即将访华  一些谣言是时候澄清了
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姜岩会见丝路新观察全媒体记者
最新调研:去极端化措施,新疆有技培,英法德美均有新招


温馨提示

凡转载本账号文章,请在明显位置标注:转载自“丝路新观察”。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意见。

如需广告、商业合作,请与本账号联系。

丝路新观察网站:www.siluxgc.com

新浪微博:丝路新观察官微

监制:张兴鼎  责编:叶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