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企撤离中国”传言下 中欧班列运量为何逆势增长?


【原标题】“美日企业撤离中国”传言下 中欧班列运量为何逆势增长


疫情或许影响全球产业链布局,我国产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针对近期市场上有关“美日企业撤离中国”的消息,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袁达回应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在此特殊时期,需要各国携起手来,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政府需要做的是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渡过难关,而不是增加不确定性。

01
外资基本盘稳定,支持来华投资兴业


随着中国迅速控制疫情、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外资基本盘总体上是稳定的,外资企业在华生产经营逐步走向正常,订单完成情况不断好转,外国投资者信心逐步增强,一批外资新项目即将落地,这充分说明中国投资环境的稳定性和坚韧”,袁达指出。


据介绍,中国美国商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等商会机构近期所做的调查显示,3月份以来,在华美资、日资企业生产经营趋于好转,投资意愿比2月份明显增强,考虑调整产业布局的企业数量很少。


袁达表示,跨国投资是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我们将继续做好稳外资各项工作,支持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未来将进一步推动外资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各项援企政策同等适用于内外资企业。出台2020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将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制造业、农业领域开放水平,继续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出台2020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鼓励条目只增不减。还将继续抓好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加强协调推进,给予支持保障。


02
做好国内循环大文章,产业优势明显


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表示,国际疫情仍在持续蔓延,客观上导致海外需求下降,部分企业停工停产,给产业链供应链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在推动加快复工复产的同时,还要努力实现复产达产。在世界经济面临冲击的背景下,中央明确要以更大力度宏观政策加以对冲,积极扩大内需,继续援企稳企,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扩内需的举措,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外需的下降。


伍浩表示,要做好国内大循环这篇文章,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新需求、引领新需求、创造新需求。这次疫情暴露了很多短板和弱项,可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将改变生产的组织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更能展现我国制度优势和强大产业基础体系。


“在确保防控要求的前提下,为重要和急需的商务、物流、生产和技术服务人员往来提供便利。从中长期来看,这次疫情或许将对国际产业链的调整带来一定影响,但大趋势不会改变,我们的制度优势和完整产业体系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不管外界环境怎样变化,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深化改革开放,在健康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积极打造新的国际合作增长点,带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发展。”伍浩表示。


03
中欧班列运量逆势增长


4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增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支持加工贸易、广交会网上举办等系列举措,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努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会议指出,要提升中欧班列等货运通道能力,推动改善货物接驳等条件,全力承接海运、空运转移货源,支持稳定国际供应链和复工复产。


袁达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海运、空运普遍受阻,中欧班列总体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成为疫情期间国际物流运输的重要选择。目前,中欧班列总体开行形势良好,对于稳定国际供应链、助力中欧共同抗疫、促进企业复工复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数据显示,中欧班列运量实现逆势增长。截至3月底,已开行1941列,发运货物17.4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5%和18%。其中,去程大幅增长,开行1049列,发运货物9.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4%和28%。


据介绍,中欧班列已恢复常态化开行,为企业维持正常生产和销售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国际防疫救援物资运输提供抗疫绿色通道,通过中欧班列,已累计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发运约44.8万件、1440吨防疫物资。


袁达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会同各有关方面,共同推进中欧班列安全稳定高质量发展。

01

积极提高运能运力

坚持敞开受理、应运尽运,全力承接海运、空运转移货源。加强铁路装卸作业组织,做到优先承运、优先装车、优先挂运,对开行班列需求予以有效保障。


02

加强货源组织引导

进一步梳理外贸出口企业情况,支持外贸订单恢复生产,引导适宜货源向中欧班列转移。支持利用中欧班列组织运输疫情防治医疗物资和相关器械设备。


03

严格落实防控举措

结合当前疫情形势变化和运输安全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务实管用的消杀措施。建立健全中欧班列突发情况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疫情期间突发问题,切实做好外防输入工作。


04

确保通道安全畅通

加强政府层面沟通协调,强化沿线铁路协调联动,优化班列运输组织,灵活调整作业流程,确保班列安全稳定运行。畅通集疏运网络,推动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打通班列运输“微循环”。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往期推荐

温馨提示

凡转载本账号文章,请在明显位置标注:转载自“丝路新观察”。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意见。

如需广告、商业合作,请联系微信:z13565801531。

丝路新观察网站:www.siluxgc.com

新浪微博:丝路新观察官微

监制:张兴鼎  责编:叶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