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纯干货!中亚五国看似相同却又不同的风土人情全介绍


中亚各国疫情统计数据一览表(截至发稿)




【原标题】亲历中亚风土人情文化


中国和中亚山水相连,民心相通。早在两千多年前,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启了“驼铃声声,马蹄阵阵”的古代丝绸之路。中亚五国宣布独立后,中国率先予以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顺利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双方在能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等各领域展开了全方位合作,成为名副其实的永久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国领导人选择在中亚首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倡议并受到积极响应,也就顺理成章了。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亚各国独立以来的政治、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全面了解该地区的不同国情,更多地熟悉并尊重他们的独特传统风俗礼仪文化,无疑有助于增进民间的相互理解、信任、交流和合作。

“马

背上的民族”热情好客

我于1983年首次踏进中亚,1992年遍访中亚五国,2003年常驻哈萨克斯坦。近40年来,无论在国还是国外,我与中亚的交往一直没有中断,与哈萨克斯坦等国老朋友的情谊历久弥新。


中亚地区有130多个民族, 历史上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等主体民族本是游牧部落,长年逐水草而居,食肉饮酪,随风放歌,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随着时代变迁,他们逐渐由游牧走向定居,同时也由最初信仰原始宗教到改信伊斯兰教。据统计,五国中多数属伊斯兰教逊尼派,只有约10%的居住在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的塔吉克人信仰什叶派。由于受俄罗斯的影响,中亚比传统的穆斯林较为世俗一些。中亚人性格粗犷,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每逢节假日都搞各种文体活动,如弹唱、对唱、跳舞、踢毽、放风筝,还举行赛马、摔跤、姑娘追、叨羊、马上角力、射箭等各种比赛。总的看,中亚各国的风俗礼仪大同小异,同时也各有特色。


哈萨克人殷勤好客,招待来宾总是拿出最好的食物,并宰羊杀畜。进餐时,主人先将带有羊头的一盘肉献到客人面前。哈萨克人不吃猪肉,不食动物血。做客时应注意,在毡房内席地盘腿而坐,不脱鞋,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不能跨过吃饭用的餐布。熟人之间见面、送别都行拥抱礼,男人初次见面都双手紧握,极为热情。不要给穆斯林送酒水、非清真食品或有关猪的礼物,可以送中国的茶叶、工艺品等。正式的社交场合,初次见面应用双手递上名片.并主动伸右手握手;遇到尊长或接待来宾时,哈萨克人的传统礼节是右手按住胸口,躬身施礼,并致吉祥祝颂之语。


吉尔吉斯人认为,来客是福,不管是萍水相逢,还是远道而来,都要热情招待。家里一切好的东西:食品、床铺以及全家老少的共同关心都要献给客人。如果客人是骑马来的,那主人必须出门迎接,帮助客人下马,把客人请进毡房。对于吉尔吉斯人来说,客人刚进毡房,就问这问那,打听客人来访的目的,都是令人不愉快的和没有礼貌的表现。在关系亲近的朋友中,有相互馈赠的风俗,可赠送牲口、猎禽、马饰品、皮鞭、乐器和首饰等。依照礼尚往来的习俗,得到赠品者也要回赠,而且要回赠更有分量的东西。



塔吉克人重视礼节,老人倍加遵守。幼辈见长者要问安,亲友相遇时要握手、抚须,即使遇到不相识的人也要问候,将双手拇指合拢并道一声好。他们忌讳交谈时脱帽,认为戴着帽子才为礼貌的表示。塔吉克妇女穿戴和装饰比较讲究,不论年幼、年长都喜欢戴十分别致的圆顶绣花小帽,外出时帽子上还披头巾,一般都是白色的,新娘为红色,小女孩多为黄色,并爱佩戴各种银珠玉饰。塔吉克人特别崇拜鹰,认为它象征着勇敢和英雄。他们崇尚白色,认为白纯正洁净,还喜欢绿色,认为绿象征着幸福和美好。


土库曼人习惯,在家里最明显的位置上往往摆放着被咬掉几口的面饼,这一古老风俗意在缅怀那些出征而未能返家的亲人们。在某些特定场合(如家宴), 土库曼人还保留了游牧民族席地而坐用餐的传统。食品有馕、抓饭、烤肉、烤肉饼、炸馓子和包子等,饮料以茶为主,夏天人们往往喝酸骆驼奶用以消暑。在饭桌上,吃饭的客人只要不起话头,主人就不会向客人提问题,因为他们认为应该让尊敬的客人吃饱饭后,由客人先说,这是一种礼貌。在交谈中,土库曼人从来不打断对方的谈话。在谈论问题时不大吵大嚷,认为吵闹是不体面的行为。


乌兹别克人讲究礼仪修养。男性见面时多以握手为礼,但在握手之前要把右手放在胸前鞠躬。女性的习惯是拥抱,但也要在拥抱前把右手放于胸前鞠躬。长辈可以亲吻晚辈的面颊或额头。去乌兹别克人家里做客时,要客随主便,如果端来饮料就喝一点,端来吃的就吃一点,这才算礼貌。与人交谈时,要保持恭敬态度,不能吐口水、吐痰,不能打嗝、咳嗽。在大庭广众的场合里,要求穿戴整齐,举止文雅。如果穿着背心、短裤之类的服装,就不能到别人家里去,更不能进清真寺,也不能到公共场所里去。在穆斯林做礼拜时,不准别人乱走动、大声说话。

中亚人食肉量“世界第二”

我在哈萨克斯坦工作了两年多,这个国家及其人民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突厥语中,“哈萨克”是指“自由之民”,“斯坦”是“国家”或“地方”的意思。哈萨克人对马情有独钟,视其为最忠诚的朋友,与此同时马肉也是当地人日常生活和节日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佳肴。刚到哈萨克斯坦时,哈方朋友对我说,他们喜欢吃肉,食肉量为世界第二。我问:“谁是第一?”他们答:“那是狼。


我原先不喜欢吃羊肉,但入乡随俗,也逐渐习惯了。当地人每次招待贵宾时,几乎都少不了他们的一道特色民族菜——哈萨克式手抓肉。香喷喷的羊肉,再佐之以用木勺盛在特制木碗内的“索尔帕”羊肉清汤,那才叫原汁原味。大块未完全切开的羊肉煮熟后端上桌,主人亲自把肉切成小块递给每位客人享用:盆骨和小腿肉给德高望重的长者,胸脯肉给女婿或儿媳,颈椎骨分给姑娘们,再割一块羊耳朵给年龄最小的孩子,而给最尊贵的客人要先献上用特殊方法制作的羊头。哈国首任总理捷列先科还专门用羊肉宴为我接风,初次面对盘中的羊头,我束手无策。他亲手教我用小刀将额头上的一层薄皮片下留给自己,说这是最好吃的一块。后来才知道,按哈萨克族正规习俗,客人应先割一块面颊肉回敬主人家年龄最大的长者,然后自己随便割一块,再将羊头还给主人。这时主客围坐在一起,一边大口食用盘中的羊肉,一边尽情畅饮主人家酿的马奶酒。



吉尔吉斯人喜欢食用羊肉、马肉、牛肉、骆驼肉和牦牛肉,绵羊肉最受欢迎。据悉,吉尔吉斯人饿了的时候常说“能吃一整只羊”,可见其食肉量并不亚于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同其他穆斯林一样,忌食猪、狗、驴、骡及猛禽肉和自死畜肉。在宗教气氛比较浓厚的地区,即使可食的马、牛、羊肉也必须是信仰伊斯兰教者所宰的才可食用。吉尔吉斯人在食肉方面至今还保留着不少古代的风俗习惯。例如,在用铁锅煮肉时,首先向沸腾的水中投入一块桡骨,然后再倒入肉块。在吃肉菜时,客人按两人、三人或者四人一组入座,依照来宾的社会地位或亲属辈分,主人给他们每人相应的熟肉块,进餐者必须严格从自己的盘子取肉吃。在餐桌上,如果刀子不够用,进餐者可以互相使用刀子。在这种情况下,送刀子给别人时,一定让刀把儿朝前方;如果把刀子送回主人,那刀尖上要扎上一块肉


中亚最有名的招牌美食

1983年3月,随同钱其琛副外长访问已有2500年历史的布哈拉城时,市长热情地用传统的抓饭招待代表团。我是初次品尝抓饭,不知真用手抓,还是使用刀叉。正在犹豫之时,当地陪同人员告诉我,可以用刀叉,并称这是中亚最有名的羔羊肉抓饭,不吃会终身遗憾的。如今一提到抓饭,就回想起当初闻到的那股特有的诱人扑鼻香味。


中亚各国以及我国新疆地区都烹制抓饭。不过,乌兹别克抓饭确有其独到之处。仅从制作手法上看,就有塔什干抓饭、撒马尔罕抓饭、布哈拉抓饭、安集延抓饭、希瓦抓饭等二三十种。食材虽无明显区别,都是羊肉、胡萝卜、洋葱、油、盐、水、大米等7种原料,但最终出锅的味道及颜色却各有不同。据介绍,波斯语中这7种食材的首字母相连刚好能构成“抓饭”一词,这或许便是其名称的由来。


全中亚最大的抓饭中心位于塔什干国家电视塔下。这里并非高档餐厅,却吸引着市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此地的抓饭名声在外,生意兴隆,不待天黑当日所做的抓饭即告售罄,并非总能吃到。2017年9月,来自乌国各地50余位厨师,用一口大锅共同烹制了8吨抓饭,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此外,乌国还将抓饭做成罐头包装销往国外,让更多外国民众得以领略乌兹别克抓饭的魅力。


在中亚各国驻华大使举行的国庆招待会及其他活动上,几乎每次都少不了他们的正宗抓饭。我们这些有中亚情结的老外交官,争先恐后品尝的也正是久违的抓饭。


吉哈两国钟爱手抓面与马肠子

在吉尔吉斯斯坦,每每与当地人聊到美食,诸如“吃过手抓面吗”、“喜不喜欢吃手抓面”这样的问题,几乎每次都会被问及。所谓“手抓面”,读作“别什巴尔马克”(意为五根手指),是由炖熟的马肉或羊肉加上汤、面片或面条烹制而成。在宴会上,“别什巴尔马克”是最重要的一道菜肴,通常在最后奉上,这时一般已是午夜。在哈萨克斯坦,“别什巴尔马克”也是婚礼、节日宴的主打菜。之所以被称作手抓面,是因为吃传统的“别什巴尔马克”并不需要刀叉一类的餐具,而是直接用手抓吃。对于游牧民族的传统美食,这种手抓进食方式,能更好地适应在草原放牧时相对简单的生活条件。马肉或羊肉熬制的汤汁看似油腻,实则却给人们的放牧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热量。当然,如今很多中亚人早已不再放牧,食用“别什巴尔马克”时也不再手抓,而是改用餐叉。与手抓面搭配的马肠子,也是相当不错的美味。通常挑选膘肥体壮的马宰杀后,取其肠子洗净,按马的肋条切成条肉,撒上盐、蒜沫、胡椒粉等佐料,灌进3尺多长的马肠内后两头扎紧,风干几日即成。马肠子脂肪丰富,但油而不腻,瘦肥分明,不仅色悦目,而且营养价值很高。


2018年3月在首都比什凯克,吉尔吉斯斯坦50多名厨师共同努力,一次烹制而成的1464公斤手抓面创下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为了烹制这份载入世界纪录的手抓面,厨师们共使用了13口铁锅,仅面粉就用了半吨有余。为了与这么多的手抓面搭配,厨师们还使用了长达120米的马肠子。上一个类似的世界纪录,还是哈萨克斯坦方面于2015年创造的。彼时,哈国的厨师们制作了700余公斤的手抓面,使用了100米长的马肠子。


中亚饮食的特点是多食肉类,饭菜油量大。中亚民众普遍爱饮茶,特别是红茶的习惯,也与此有关。饮茶对茶叶本身的要求并不高,但一般都是浓茶,以解饮食中的油腻。饮茶时多加入柠檬和方糖。除了饮茶,普遍对奶制饮品钟爱有加,不仅是一般的牛奶或者酸奶,还有颇具民族特色的马奶和骆驼奶。新鲜的马奶和驼奶经过发酵后,会形成独特的醇厚、微酸的口味,营养丰富,对于增强身体抵抗力大有裨益。


别具特色的纳乌鲁斯节

1992年1月4日,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新独立的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双方当天就达成了建交并互设大使馆的协议,晚上塔吉克斯坦外长宴请我们代表团一行。席间,外长兴致勃勃地介绍了塔吉克民族的历史和风俗,并指出,在人文方面塔吉克与伊朗的渊源较深。比如,塔吉克语与波斯语相近(属波斯语系),塔吉克传统的春节——纳乌鲁斯节即源于古代波斯,已有2700年历史。在波斯历法中,每年的3月21日是旧岁的终结和新年的开端。在这一天,人们要走亲访友,互赠早开的春花。这是我第一次听说纳乌鲁斯节。


每年春分之际,中亚国家都会隆重庆祝一年中最为盛大的传统纳乌鲁斯节,类似于中国的春节。2010年2月,联合国宣布每年的3月21日为“国际纳乌鲁斯节”。中国媒体新华网曾用“五宗最”来推介中亚各国庆祝纳乌鲁斯节的盛况:


哈萨克斯坦——最“美味”的纳乌鲁斯节。纳乌鲁斯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丰盛的节日美食,这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传统的“纳乌鲁斯饭”——用大米、小米、麦粒、面粉、奶酪、牛羊肉等烹制而成的美味肉粥。虽说各国在纳乌鲁斯节期间准备的菜肴有千百种,但唯有“纳乌鲁斯饭”作为最古老的节日菜肴最为正宗。节日当天哈萨克人聚在家中,一同品尝母亲亲手熬制的“纳乌鲁斯饭”,佐以储存过冬的马肠子、马脖子、碎肉灌肠等下酒菜肴,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迎接春天,品味家的味道。


吉尔吉斯斯坦——最“正宗”的纳乌鲁斯节。吉尔吉斯人庆祝纳乌鲁斯节的方式与中亚其他国家唯一不同的是,在节日这天,吉尔吉斯斯坦家庭一定要点燃篝火,举行古老的祭祀仪式,并让家族的男性和孩子们跳过篝火,意在保佑族人健康。他们相信,火圣洁而炽烈,具有净化与保健作用。由此可见,纳乌鲁斯节起源于拜火教这一说法并非完全空穴来风。也正因如此,吉尔吉斯人认为自己的庆祝方式最古老、最传统、最正宗。


塔吉克斯坦——最具“创意”的纳乌鲁斯节。2015年,塔吉克斯坦人民庆祝纳乌鲁斯节的方式可谓匠心独运。拉赫蒙总统批准了本国设计师为纳乌鲁斯节量身定制的标志——背景为绿色大地,中央的圆形图案象征地球,阳光和植物幼芽象征春天到来和新生命的萌芽,地球下方由塔吉克斯坦国旗图案组成的缎带环绕。据了解,塔政府用它来装饰和布置节日庆典现场,还制成胸章供民众在节日期间佩戴。或许有一天,塔吉克斯坦的纳乌鲁斯节专属Logo真的会冲出塔国,走向世界。


土库曼斯坦——最“国际化”的纳乌鲁斯节。自2010年起,中亚各国轮流举办国际纳乌鲁斯节庆祝活动。2013年3月21日,作为中立国的土库曼斯坦在首都阿什哈巴德隆重举办第四届国际纳乌鲁斯节庆祝活动,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和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总统以及来自土耳其、阿塞拜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高级代表团出席。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向国际纳乌鲁斯节致贺信,并派代表出席庆祝仪式。土方以传统节日为平台办多边外交,可谓走向国际化的一招妙棋。


乌兹别克斯坦——最“高规格”的纳乌鲁斯节。每年3月21日,在首都塔什干都要举行盛大的纳乌鲁斯节庆祝活动。乌政治精英、各界名流云集,各大电视台对活动进行全程现场直播。作为乌国内最高规格的节日盛会,该活动影响力之大、受众之广堪比中国春晚。如此阵势自然是有重量级嘉宾登场。自独立以来,总统每年都要出席纳乌鲁斯节庆祝活动,并广邀驻乌使团参加,共度节日。除上台致辞外,总统还会步入舞台中央和各民族舞蹈演员们载歌载舞,并到观众席和民众互动,为节日中的乌兹别克斯坦民众带去浓浓的暖意。


我的老朋友塔吉克斯坦前任驻华大使阿利耶夫和现任大使达夫拉特佐达,几乎每年都要在北京举办纳乌鲁斯节庆祝活动,而且十分隆重,气氛热烈。除品尝节日传统美食外,还表演诗朗诵等文艺节目,人气很旺。上海合作组织的驻华使节、外交部主管领导和我们这些曾在中亚工作过的老朋友也都应邀出席。纳乌鲁斯节成了广受欢迎的中外嘉宾友好交流的温馨平台。



神奇宝马成国礼

上世纪70年代,我在驻苏联使馆工作时,就听说过中亚的土库曼产有著名的阿哈尔捷金马,即我国史书记载的汗血马,但一直未能前往寻访。苏联解体后,我有机会两次去土库曼斯坦出差,终于得以亲眼见证其真容,并有幸在主人指导下试骑宝马。后来,我出版外交回忆录时还专门写了有关阿哈尔捷金马的传奇故事。


阿哈尔捷金马不愧为 “世界上最好的马” 之称,不仅形体美、速度快,而且通人性,土库曼人祖先花了数千年时间才培育形成。


土库曼有句俗语:“早上起床后先给父亲请安,之后给马儿请安。”这形象地反映了马在家庭中的地位。小马驹出世后,像孩子一样被正式命名,因此每匹阿哈尔捷金马都有自己的名字,其后代则叫儿子、女儿、孙子、重孙等等,并有世代家谱。在悉心喂养的过程中,马儿受到主人全家老少的呵护和疼爱,始终与人类保持着亲密接触,因而也渐渐变得通人性了。当主人有难时,它总会挺身相救。


据《史记》中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归来说:“大宛多善马,马汗血”。在我国,两千多年来这种马一直被神秘地称为“汗血马”。公元前112年,敦煌有人将一匹汗血马献给汉武帝。武帝大喜,将其称为“天马”,并作歌咏之:“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沬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达兮龙为友。”武帝爱马心切,遂派百人使团,带一具纯金制作的马前往大宛国,欲以重礼换取汗血马种马。可是,大宛国王不仅拒换,还在归途中“杀汉使,取其财物”。武帝闻之大怒,下令武力夺马,并为此发生两次战争。唐朝时,中原与西域诸国的关系更加密切。公元647年,奧古什-卡拉乞达人赠给唐太宗一批阿哈尔捷金马。太宗从中选出10匹,封之为“千里马”。天宝三年,唐改大宛为宁远,并将义和公主远嫁宁远国王。对方献上两匹“胡种马”(亦即汗血马),唐玄宗取其名为“玉花骢”和“照夜白”,还将其画进唐代名画《照夜白图》、《玉花骢图》。


被誉为“贵族血统”的阿哈尔捷金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与阿拉伯马、英国纯血马同为世界三大纯种马。土库曼斯坦总统曾先后三次向我国领导人赠送极为珍贵的国宝阿哈尔捷金马。在中国公众视野中消失了千年的梦幻之马,从它的故乡穿越古丝绸之路,又再次来到友好的邻邦。这是中土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的美好象征。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开辟了一条横跨欧亚、绵延万里的伟大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运往波斯、大食等地,西域的胡椒、胡桃、胡萝卜、胡马等物产也通过丝绸古道流入我国的千家万户,为丝路沿线各国的贸易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经贸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各类文明汇聚此道,以其包容互鉴的精神发展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


古丝路历经沧桑绵延至今,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一带一路”正承载起新的历史使命。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作者:周晓沛(系原外交部欧亚司司长,前驻哈萨克斯坦大使) 


往期推荐

温馨提示

凡转载本账号文章,请在明显位置标注:转载自“丝路新观察”。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意见。

如需广告、商业合作,请联系微信:z13565801531。

丝路新观察网站:www.siluxgc.com

新浪微博:丝路新观察官微

监制:张兴鼎  责编:叶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