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 | 中亚五国经济差距缘何越来越大?


今年是中亚国家独立30年。中亚国家都举行了或将要举行隆重的庆典。国内外媒体频频发文对中亚国家30年的变化加以评论。应该承认,中亚国家独立30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是各国变化程度不同,各具特点而已。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中亚国家无论如何变化,都是自主决定的结果,而不像独立前一切都听命于莫斯科。


当时作为加盟共和国的中亚五国,无论从政治、经济到社会,都无权自行决定。苏联时期推行的“劳动分工”政策和“拉平”政策,造成中亚国家之间经济和社会虽然存在差距,但差距不大。例如。1990年中亚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哈1850美元、吉1119美元、塔984美元、土1204美元、乌1148美元。当时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哈萨克斯坦也只约等于情况最差的塔吉克斯坦的1.9倍。在社会领域,例如教育、卫生等方面差距不大。由于物价和工资等方面都是国家决定的,住房也是国家分配的,人民生活水平相差也不大。


经济水平落后的塔吉克斯坦缘何与其他共和国差距不大呢?这与苏联“拉平”政策有关。塔每年国家预算支出不足部分靠莫斯科划拨,来自苏联中央政府的补贴约占塔国家预算的50%。



中亚国家经济结构畸形与苏联的“劳动分工”政策有关。莫斯科规定各中亚国家经济发展重点方向,例如,塔吉克斯坦重点发展果蔬业、棉花种植业、轻工和食品工业,重工业不多,仅有的大型工业企业是一家铝厂,但原料还得从其他共和国甚至从国外进口。


哈萨克斯坦则大力发展包括石油、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的采掘业和冶炼业,以及生产粮食为主的农业。其他共和国也都各有分工。在当时苏联经济“一盘棋”时期,中亚国家基本是能源、原材料、农牧产品和食品的供应地,生产和生活必需品需从俄罗斯和其他共和国调进,经济上有很大的依附性,经济发展存在局限性和落后性。这种状况延续多年,使中亚国家成为苏联时期经济不够发达,较为落后的一批加盟共和国。


独立30年来在各国独立自主管理国家的情况下,原有的发展差距相差不大的局面被打破,经济发展差距已经很明显。2019年,哈萨克斯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接近1万美元。而塔吉克斯坦还不到1000美元,相差近10倍。哈萨克斯坦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中亚其他四国的总和。迄今,哈是中亚国家发展最快的国家。其次是土、乌两国,吉、塔两国情况最差。


中亚国家为什么从独立前的相差不大,30年后却相差悬殊呢?以下一些原因似能说明这个问题。


一、领导人的作用


中亚国家独立后实行的基本是“大总统、弱议会、小政府”的体制。这就决定了总统的治国理念和治国能力对国家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应该说,中亚国家独立初期领导国家的总统都是政治强人,否则也不能领导国家度过独立最初年代的困难期。不过,独立初期担任五国总统的领导人的治国理念和治国能力不尽相同。


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是中亚五国中治国能力最强的总统。他任职28年,至今仍未完全裸退,正在为国家操劳。哈萨克斯坦所以成为中亚国家中政治形势稳定、经济发展最好的国家,与他的运筹帷幄治国理念关系很大。他不固守传统,勇于改革开放,但也是从本国实际出发,不生搬硬套外国做法,一切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将维护国家稳定放在首位,在此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事实证明,纳扎尔巴耶夫的治国实践是成功的。


乌兹别克斯坦前总统卡里莫夫也是一位精干的领导人。他比纳扎尔巴耶夫大两岁,病倒在任上。他是一位经济学家,在独立初期,有些国家采用“休克疗法”时,他采取稳健的经济政策,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可是后来,他将国门开得太小了。他的对外政策特别是与邻国政策存在问题,导致与塔、吉、哈等国关系不好或不融洽。他的治国理念延续到他逝世前多年,使乌经济发展缓慢。米尔济约耶夫继任总统后改变了以往的一些政策,使乌出现新的局面。这反映了在乌发展中总统个人的作用确实很大。



与上述两位前总统做法不同的是吉独立后首任总统阿卡耶夫。这是一位学者出身的总统,受西方影响很大。他不考虑本国具体国情,一味追求“西方民主”,声言将吉建成“东方的瑞士”。在其治理下,吉在“民主”的旗号下无政府主义泛滥,为西方策动“颜色革命”提供了土壤。2005年吉爆发“颜色革命”,他应对无力,结果被赶下台,流亡俄罗斯。正是由于他的治国理念不符合国情,流毒深远,导致吉后来国体反复,政府多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


已故土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深谋远虑、富有远见,使本国成为“永久中立国”,为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是经过战火考验、战胜恐怖势力、领导国家走向和平、稳定与发展的总统。他性格刚毅,不畏困难,保证了国家独立和勇敢面对恐怖势力的挑战。


中亚国家形式上是民主国家,但总统个人的作用很大。在土库曼斯坦等国总统至今仍是一言九鼎。国家发展与总统的治国理念和治国能力息息相关。


二、自然禀赋不同



独立30年中亚国家并没有彻底改变原有的经济结构,依然是一些靠能源、原材料和农副产品出口决定GDP起落的国家。


正是因此,自然资源禀赋优越的国家,例如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依靠石油天然气出可以大幅度提升本国国内生产总值。哈萨克斯坦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尽管亩产收成不高,广种薄收也能保证本国粮食的充足供应,还可出口。


可是,塔吉克斯坦93%是山地,可耕地有限,为保证出口换汇的果蔬和棉花,种粮土地有限,致使粮食靠进口。土地限制了塔吉克斯坦农业的发展。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储量丰富。出口天然气和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石化产品成为该国的摇钱树。该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领先于塔、吉、乌三国,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功不可没。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塔、吉两国,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使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即使水利得到开发,发电的效益远不能与石油天然气相比。


自然禀赋的作用,对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沙特和海湾国家由穷国变成富国,靠的就是石油。对中亚国家来说,自然禀赋优越与否也同国家发展快慢有很大的关系。


地理位置也很重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凸显了哈萨克斯坦作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过境国的优越性,仅过境费就能年收入几十亿美元。而位于中亚腹地、遍布高山峡谷的塔吉克斯坦,从道路联通方面就无法与哈萨克斯坦相比了,交通不便会影响经济发展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三、制度因素也不可忽视



中亚国家独立后由原来的相同制度转变为各行其是。制度变化包括经济制度的变化。中亚国家独立后,都宣布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但做起来有很大的不同,最主要表现为对待改革开放问题上。是否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体是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国家中第一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国家,但是由于经济体量小,又无特别建树,并没有显示出入盟的长处。而哈萨克斯坦入盟和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合作,对该国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中欧班列的过境国的效应明显,从而使其他中亚国家也加以仿效。


与之相比,乌兹别克斯坦在卡里莫夫执政时期和土在尼亚佐夫执政时期,国门就开放的不大,影响外资的进入,导致经济发展缓慢。乌、土两国继任总统洞察世界发展的潮流,改变了以往的政策,积极推动地区一体化和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极大地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四、社会因素的作用



社会因素包括多个方面,其中城乡人口比例不同会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城市是国家工业、贸易、教育、科研较为集中的地区,是带动国家发展的发动机和火车头。中亚国家城市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哈萨克斯坦,最少的国家是塔吉克斯坦。城市人口多少是确定一个国家是工业国还是农业国的标志之一,是影响国家发展的社会因素之一。


作为社会因素的另一个问题是人口增长率。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有限的情况下,人口数量会直接影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30年来,中亚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塔吉克斯坦,几乎增长了70%(由550万增加到970万)。人口增长最慢的是哈萨克斯坦,只增加了13%(由1679万增加到1900万)。这种情况决定了塔吉克斯坦30年经济尽管有较快的发展,人口快速增长却稀释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迄今仍未达到人均1000美元的水平。


五、外部因素的掣肘



中亚国家面临的外部因素总体上讲是共同的。例如通常所说“中亚面临严峻的外部安全威胁”。但仔细分析,各国面临的外部情况还是有所不同。换言之,各国发展受到外部的影响和掣肘还是有区别的。从近期阿富汗政局突变、政权更迭对中亚国家的影响来看,塔、乌、土三国受到的影响最大。这不仅给各国安全带来重大威胁,还要应对扑面而来的难民问题。这都需要大量经费,需要从国家财政支出,使本不充裕的经济预算捉襟见。阿富汗事变前塔、乌等国为应对来自阿富汗恐怖势力的威胁和毒品流入,也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


由于西方国家对某些中亚国家的体制与政策不待见,在舆论上抹黑它们,使得一些外国投资者对西方的不实之词信以为真,望而却步。这就造成有些国家吸引外资很少,资金不足,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在这方面,哈萨克斯坦还有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口碑较好,再加上外资能够投资的项目较多,来自外部的助力不同,这也造成中亚国家发展程度的不同。


最后总结一下。领导人的治国理念和推行的政策、自然资源禀赋,人口结构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都是造成中亚国家发展差距拉大的原因。


本文讲到自然禀赋因素,并不认为是自然禀赋决定论。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例如日本、以色列、新加坡等资源很匮乏,但经济发展位居世界前列。城市人口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就业问题解决不了,也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中亚国家多数都处在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时期,建设工业化国家或使国家再工业化仍是当前的战略目标。对中亚国家来说,欲使国家工业化,所缺乏的不是劳动力,而是资金和技术。

另外,我们在看到物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更要重视人的作用。只有人的努力和根据本国具体国情,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促进国家发展的对策,才会使国家快速发展。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亚国家想回到30年前经济基本拉平的状况是不可能了。各国尤其是经济后进的国家,必须寻找新的发展途径和动力。各国都不要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通过放眼世界,对比自身,促使国家出现新的飞跃。中亚国家的未来发展应该是朝差距缩小的方向努力,而不是继续扩大。在这方面,中亚国家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十分重要。中亚国家若能实现经济一体化,也是朝这个方向前进的不错的选择。

 

作者:赵常庆,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往 期 推 荐 新疆两名干部被提起公诉!
吉尔吉斯斯坦这个排名,中国NO.1!
视频 | 这里不仅有好看的风景,还有好吃的冰淇淋


凡转载本账号文章,请在明显位置标注:转载自“丝路新观察”。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意见。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内容系网络资料,无法联系版权所有人,如文章文字、图片存在侵权行为,烦请联系公众号运营人员。

如需广告、商业合作,请联系微信:z13565801531。

丝路新观察网站:www.siluxgc.com

新浪微博:丝路新观察官微

监制:张兴鼎  编辑:潘琦





丝路新观察开通抖音账号

快来关注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